2020-2021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江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论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早在17世纪就已传入欧洲。1687年,法国巴黎出版了首部 拉丁文本的中国哲学家孔子,该书在之前耶稣会士译作的基础上编译而成。之后根据该书又出版了其 他语种的改编本或节译本,其中最早的有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关于孔子道德的信札以及英 译本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其实在这几部作品发表之前,贝尼耶于1687年就已经完成了中国哲学 家孔子的法文全译本论语导读,其全名为孔子或君王之道,包括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员政治统治特 有的
2、道德原那么。但遗憾的是,同年贝尼耶因中风去世,该部译著的出版工作便被搁置下来。比照这四部作品,仅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关于孔子道德的信札和英译本中国 哲学家孔子的道德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都强调了孔子在道德层面的影响,同时后两者还保存 了拉丁文本中孔子作为哲学家的一面。而贝尼耶那么完全改变了对孔子的定位,强调的是孔子思想的科学性 和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某些学者认为贝尼耶曾希望伺候于国王左右,但近十年的国外生活已使他与当时 法国的政治和社会脱节。仕途上的失败使他只能在精神层面幻想自己能辅佐国王。所以他翻译论语导 读的目的是希望能用中国的智慧来培育欧洲年轻君王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正如他
3、在序言中所坦陈的:“因为我真诚地热爱着我的国王和我的祖国,所以我认为这些伟人或许能成为我们年轻君主的向导和楷 模。”不同的翻译目的也导致不同的译本在结构和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贝尼耶将拉丁文本中大 学和中庸的内容进行了重组,以使文章的表述更为流畅。在论语的译文中,贝尼耶保存了对话 的方式,但将大局部的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表达有时是从译者的角度,有时是从暗含的某个人物的角 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复调的效果。他用中国先贤的格言来揭示法国社会的问题,唤起人们对 仁德治国、礼法治国、礼乐治国等问题的思考。其次,贝尼耶在法译本中删减了拉丁文本中的大量注疏。中国哲学家孔子以张居正的四书直
4、解为底本,并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做补充。在翻译过程中,耶稣会上不仅保存了这些中国学者的注 解,还补充了自己依据书经诗经等经籍而撰写的大量释义,以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 这两类注解分别用正体和斜体呈现,以示区别。而贝尼耶只保存了那些在他看来对于理解不可或缺的条 目,也无正体和斜体之分,其目的是使读者更加专注于儒家思想本身,专注于法国的王公贵族们可汲取的 精神食粮。到了 “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是解决了 “他”现实中所遇到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见,三 七还是帮助“他”解决现实问题的良策。【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能力。首先,依据原文“还有一个任期就到站了,
5、选择见好就收,还是胜勇追寇,成为困扰他官场生涯至关重要 的当务之急”“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他,何尝不是一种救治之道,非得政府陷入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的境地”“偏生,提拔在即,他犯了书生意气,提出留任要求”可知,此时的“他”内心有着离 任还是留任的矛盾,文章正是围绕“他”因为现实中急需解决的环保无法解决而“头昏脑涨,口鼻出 血”,通过“他”看病遇到老中医,老中医用三七喻人生,让“他”茅塞顿开,解决现实的矛盾,为了将 环保问题进行到底,“他”决定继续留任。矛盾解决,文章结束。其次,由“污染企业老总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眼前缺失点利润不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兵,依照官场升
6、迁惯例,他是日头薄暮的西由,他们那么可东山再起,怎么说这些本土企业根系都扎 根在自己的营盘,他这条过江龙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兴风作浪”可知,因为“他”对污染企业老总 的想法心知肚明,他们是想等“他”这条过江龙走了之后继续赚钱,也因为这才使“他” “头昏脑涨,口 鼻出血”,这也是文章中的矛盾之一,即“他”与污染企业老总的矛盾; 这也促成“他”继续留任,誓将 环保进行到底。最后,由原文“要知道,这些污染企业都是小城的利税大户,他这是壮士断腕呢”可知,在经济利益面 前,对这些污染企业的关停与否,也是文章的矛盾之一,但“他”听了老中医的“也不外乎三成收获,七 成损失”的谈论后,有所醒悟,特别是想到
7、“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后,这一矛盾也顺势得以 解决,最终“他”选择了继续留任。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日:“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欢也。太子 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 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那么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 之愿也! 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 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令一将军
8、诈为王,伏兵武关,楚王至那么闭关劫之,与俱西至 咸阳,朝章台,如藩臣礼,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目:“秦诈我,而又强 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日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 合谋那么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 宜!”乃诈赴于齐。齐潜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假设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 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日:“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日:予我下东国,吾 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十八年,楚怀
9、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 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臣光日: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 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那么楚无国矣/B.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
10、合谋/那么楚无国矣/C.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那么楚无国矣/D.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那么楚无国矣/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质,诸侯送其子弟到中央朝廷或其他诸侯那作抵押的人质。B.郡,古代行政区域。秦统一时设郡县制,长官由地方推举产生。C.庶子,一般用来称妾生之子,其地位要低于嫡子。D.薨,古代诸侯或大官死亡称为“薨”,皇帝死亡称为“崩”。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秦王派人送信给楚怀王,说秦国攻打楚国是
11、因为楚太子凌辱杀害了他的重臣,又不辞而别,实在气愤 难忍,所以才派兵攻打,希望重新结盟。B.面对秦国重新结盟的请求,昭睢认为秦国不可以相信,不能去,而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楚怀王去赴 约,楚怀王于是前往秦国,最终死在秦国。C.面对楚国迎太子回国即位的请求,齐滔王想要扣留楚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但遭到了丞 相的反对,齐潜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D.楚怀王从秦国逃跑,结果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 赵国人不敢接纳他,后来被秦国人追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2)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
12、其所以危也。【答案】10.D11. B 12. C13. (1)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十分悲伤。各诸侯从此不再尊重秦国。(2)所以作为一国的君主,不求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此题中,“吾王在秦不得还”是“日”的内容,“吾王”主语,“不得还”谓语,二者之间不可断开,排 除AB;“合谋”,“合”是“谋”的状语,不可断开,排除C。本句译为:楚国的大臣们都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秦国扣留不能回国,还以割地相威 胁,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国、秦国联合一起对付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
13、!”应选Do【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8. “长官由地方推举产生”说法错误,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免。应选B【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C 齐滑王想要扣留楚太子”错误。并不是齐滑王想要扣留楚太子,根据文中“或曰”可知是大臣的建 议。应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 “怜”,哀怜,同情;“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亲人;“直”,尊重。(2) “人主”,一国的君主;“广”,扩张;“所以”,的原因。参考译文:秦国向楚国发动进攻,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弟,在
14、黄棘 立盟,你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楚太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臣,不辞而别。我实在 气愤难忍,所以才派兵攻打你的边境。现在听说大王将太子送到齐国充当人质,求得和解。我国与楚国相 邻接壤,相互通婚,结为婚姻亲家。如果今日秦国与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去号令别的诸侯。我希望 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结成友好盟约,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啊。”楚怀王为此深感忧虑,想前往赴约,又 担忧上当受骗,想不去又担忧秦国会更加愤怒。丞相昭睢说:“秦国如豺狼一般,有吞并各诸侯之心,不 可以相信呀! ”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赴约,于是楚怀王到了秦国。秦王命令一位将军装扮成自 己,并在武关埋伏下重兵,楚王一
15、到便关闭城门将他劫持,带着他西行到咸阳,秦王在章台宫以藩臣的礼 节接待了他,逼迫楚怀王割让巫郡、黔中郡。楚王想与秦王缔结盟约,秦王却想先得到土地。楚王愤怒地 喊道:“秦国欺骗了我,又强迫我割地! ”不肯容许。秦国便把他扣留下来。楚国的大臣们都十分担忧, 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秦国扣留不能回国,还以割地相威胁,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 国、秦国联合一起对付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 ”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昭睢说: “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国外,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愿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到齐国假称楚怀王去世,要迎太子回国即位。齐漕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不
16、如扣留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 以北的土地。”齐国的丞相说:“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扣留了太子,楚国就会另立新王,这样,我们就 等于空守一个人质又在世人面前蒙受不仁不义的罪名。”那个主张扣留太子的人又说:“不见得。如果楚 国拥立新王,我们就与新王做交易,说:让给我们下东国,我们替你杀掉太子。不然,将会联合秦、 韩、魏三国共同出兵送太子回国继承王位。”齐潜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楚国便立他 为楚王。周赧王延十八年,楚怀王逃跑,准备回到楚国。结果被泰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 路,楚怀王只好从小路逃到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他。楚怀王又准备逃往魏国却被秦 国人追上,
17、又被捉住送回秦国。周赧王延十九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 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十分悲伤。各诸侯从此不再尊重秦国。臣司马光说:秦国太霸道无理了,不仅害死楚怀王,还威逼其子楚襄王;楚国太软弱无能,也太不争 气了,忍受杀父之仇,又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呜呼!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如果能任用 贤能的大臣,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作为一国的君主,不求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势 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
18、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主要描写邹明府在西畿县做主管时的情形,通过写马没有长出肥膘侧面表现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 形象。B.颔联写邹明府三年任满离去时债多只能靠卖剑来归还,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C.贾岛的诗喜欢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此诗中后两联中“听晓角” “客馆”正是这一风格的 表达。D.这是一首送别诗,尾联真实的描写了邹明府到灵州时的艰难现状,表达了诗人对邹明府的不舍与担 忧。15.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从诗歌颈联中找出两个最精炼
19、传神的字作简要赏析。【答案,4.D15.“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硬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 想象力和感染力。【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 “尾联真实的描写了邹明府到灵州时的艰难现状”错误。后两联是是作者的推测和想象,想象他此去一 路狂风漫雪,前程艰难,尾联是想象他到了灵州,每天能听得见报晓的号角声,家里人的客房根本没有开 过,这是虚写。应选Do【15题详解】此题
20、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颈联“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中的“藏”字运用得极佳,此处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边雪的情态,边 雪把路藏起来了,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一个“藏”字写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边塞风雪纷飞,正是因为雪大,才能藏住路。一是边塞地区偏僻寒冷,所以出行人少,表现了边塞地区人 烟稀少的特点。“透”字运用的也非常好,“透”是穿透的意思,林间朔风能穿透薄弱的睡衣。一个“透”字给人以想象 感,说明风的穿透力强,风吹得很急,人行走在风中感到天气寒冷,穿着的睡衣在寒风中显得那样薄弱, 让读者感同身受,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
21、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论语中子夏在莒父为官,向孔子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不要贪快,不要计较小的利 益,“,”。(2)论语中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乐也在其中。反之那么“, ”。(3)论语中孔子站在河边,看见河水不停流逝,慨叹道“, 。【答案】.欲速那么不达 .见小利那么大事不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逝,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 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
22、,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引领社会风气,君 子,是社会正能量的表达。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 说君子引导民众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君子能够言传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 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做出典范,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可以 说,( )o 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不能什么都依靠法律来管理。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靠通过君子延续、传承,如果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社会上的君 子,文化就会失败。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 不能
23、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传承传统文化,不是要求文化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根本精 神传承下来。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当其冲现身说法事必躬亲A.首当其冲现身说法事必躬亲A.首当其冲现身说法事必躬亲B. 一马领先以身作那么身体力行C.首当其冲以身作那么事必躬亲D. 一马领先现身说法身体力行食古不化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 食古不化.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君子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表率,确立行为准那么B.君子以自己的行为教化民众,从而推动社会进步C.引领就是在一种社会习俗的基础上营造一种气氛D.引领就是营造一种气氛,促进一种社会
24、习俗的形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君子是文化的延续者、传承者,如果社会上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君子,文化就会失败。B.文化通过君子延续、传承,如果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社会上的君子,文化就会中断。C文化依靠君子延续、传承,社会上如果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君子,文化就会中断。D.传承文化靠君子来延续,如果社会上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君子,文化就会失败。【答案】17.B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一马领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 到灾难。语境中强调君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江西省 九江市 一中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