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省临洲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 .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明德”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虞舜时期。史记五帝本纪云:“天下明德皆自虞 帝始。”“明德”不仅是道德上的自
2、我完善,更是一种施政理念,它与远古帝王、三代明王和后世明主紧 密相连。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人治的社会,执政者的道德修养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治乱兴衰。孔子“祖 述尧舜,宪章文武”,其实质是追慕尧舜文武之“明德”也。孔子认为,修身是从政的前提,欲正人先正己,人君只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那么,百姓才会效 法学习,社会风气也才会随之改善,社会治理才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认为,只有人君坚持德教, 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有序。孔子认为,明王只有到达“至礼不让”“至赏不费”“至乐无声”这三种境界, 才可以对外征伐。明王所征伐的对象必定是无道之君,是为了吊民罚罪,明王征伐必然会得到所征伐之地 百姓的拥护和支
3、持。孔子认为,明王所进行的征伐是战无不胜的,在他看来,征伐有时是必要的。孔子还认为,明王要到达天下大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劳苦和耗费。所以大戴礼记主言载孔子 日:“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主之道也。”这里所提到的“不劳不费”是孔子 “无为而治”政治理想的具体化。文中还提到“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这也表达了早 期儒家“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孔子认为,“明德”不仅是“明王”“圣人”为政理民的重要前提,同时还是他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的重要保障。在孔子看来,虞舜、商汤、周文王因有“明德”而得天下,并得到四夷的归附;相反,夏桀、 商纣因失“明德”而失天下。据大戴礼记少间
4、记载,孔子认为,执政者要想倡导“德政”,就要首先“发厥明德”。他认为, 舜、禹、汤、武丁、文王等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圣王,不仅是因为他们受命于天、修德砺能,而且他们都 有德化天下、四海一家的胸襟和气魄,使四夷能够自觉向中央政权归附和靠拢,在地理格局上形成众星拱 月之势,这样就使自身的稳定和开展有了和平的外部环境。相反,夏桀、商纣没有秉承、发扬先王的“明 元,但车夫仍旧遵循之间的约定收3元,并且以实情相告,这些表现出车夫的诚恳善良;如载“我”上坡的时候,“我”要下来帮助,但车夫说“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 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
5、度,便倔强地不肯前 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 “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 头使劲地向前耸”“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这展现出车夫虽然身残却志坚的精神;如两个韩国人“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但车夫硬是载着两个韩国人蹬车八十多 里逛成都,“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面对韩国人车夫展现出乐观自信以及自 尊自强。这些都是“圣洁的东西”。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
6、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 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假设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 有羞耻事。假设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 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 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日“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 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
7、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用君子之真朋,那么天下治矣。”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 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童旦勿为久鼠坟玩欲直宜之迎旦臣左速职僵论事会越职血宣北 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 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 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 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
8、诈为修奏,乞澄汰 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谢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 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日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B.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C.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D.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1L以下对文
9、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孤,常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老而无子称为“独”。B.疏,文中指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C.左迁,降低官职。我国古代某些时期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义词还有“致事”“解褐”“休致”等。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欧阳修家贫苦读。母亲亲自教他读书学习,家里贫穷,所以只能以芦获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B.欧阳修结交文友。考中进士任官后,欧阳修与尹洙结交,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C.欧阳修谴责权贵。欧阳修著文指陈时弊,高假设讷认为应当贬黜他,欧阳修就
10、此事写信谴责高假设讷。I).欧阳修受到器重。每次进见,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仁宗勉励他大胆说话,赐给他五品官服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其群皆怨怒,谐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答案】10.A 11. D 12. C. (1)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凭借文章天下闻名。(2)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 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得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 标志,如作主
11、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 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句意: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 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勿为久留计”中,“久留计”作“为”的宾语,“计”后断开,据此排除BC; “今越职而言”中“越职” 是定语,“而”表修饰,中间不断开,据此排除D项。应选Ao【11题详解】此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考试当中的“丢 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
12、那么试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 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 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 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同义词还有解褐”错误。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应选Do【12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题,首先会翻译文本,然后还需要寻找信息源提取文中 信息,并筛选整合,与选项细致对照,以便发现问题,找出答案来。C项,“欧阳修著文指陈时弊”错误,原文说“范仲淹以言事贬”,译为“范仲淹因著文指陈
13、时弊而被贬谪” 选项把“范仲淹”说成“欧阳修”,张冠李戴。应选Co【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宾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 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1)游,结交;倡和,唱和;遂,从此、于是或就;以,凭着;名冠天下,状语后置,天下闻名。其群,那些宦官;皆,者E;谐,联合起来(陷害);出,京官外调;知,管理;纳,听取、采纳。【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
14、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 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方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拟,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 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 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 阳修开始结
15、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 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 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假设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假设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 间还有羞耻一事。高假设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 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1043),兼掌谏院。 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 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
16、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其时 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欧阳修担忧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 以获胜,便也屡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 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 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 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 到达大治了。”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
17、励他敢于说话,当面 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乂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 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 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 朝还是在地方。”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 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 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 彩,臣下我真为朝
18、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 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到任二年又徙迁扬州、颍州。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 兼南京留守司事。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 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得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 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欧阳修熙宁五年去世,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 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别号醉翁,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兀手种
19、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假设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柳州:柳宗元当时被贬作柳州刺史。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皇树:即橘树,屈原爱橘,曾作 橘颂)赞美橘之品行。柳宗元在本诗中将柑与橘看作同一物。木奴:指柑橘的果实;据晋习凿齿襄 阳记记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作宅,种柑橘千株,他临死时叮嘱儿子说待柑树长成那么可赖之维持生计, 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13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以叙事语开篇,自然流畅,第二句中,诗人使用“新”“遍”两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字,却分别写出 了柑叶的嫩
20、绿和繁盛,颇具匠心。B.颔联先借屈原爱橘的典故说明自己和屈原对橘树的态度是高度一致的;又借李衡的典故直言自己虽为生 计所困也不会对柑树存功利之心。C.颈联想象奇特,用“闻”字把柑橘树开花似“喷雪”与花开香四溢一笔写出,又用“垂珠”形容累累硕 果,将上文“怜”的内容具体化。D.全诗名为记事篇,实为抒怀作。诗中种柑树、赞柑树并设想待其开花结果自己即可品尝等一系列描写, 其实都是在抒发内心委婉曲折的情感。14 .古人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请试着分析一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怎 样的情感?【答案】14. B 15.对柑橘树深沉的喜爱之情。由“怜”写起,到“儿岁开花”的盼望,再到
21、“何人 摘实”隐含的淡淡伤感,对柑橘的情感经历了一波三折。因身心孤寂而生出的伤感之情。颈联借花开飘 香渲染出一派热闹气氛,但实际上是借外界的热闹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寂与伤感。心交古贤不慕荣利的 自得之情。颔联通过用典、比照,寄寓了他心有坚守、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因贬伤怀却仍自我调侃的 旷达之情。尾联本可顺势直接抒发自己迁谪时日已久的感伤,而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之语。(任 意答对三点即可)【解析】【分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B. “直言自己虽为生计所困也不会对柑树存功利之心” 一句,表述错误,诗人在诗中并未明言自己目前的 生活状况,因此,“为生计所困”
22、无据。应选Bo【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句点明“手种”和株数,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次句用“新”字来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 字来形容柑叶的繁盛,不仅状物候时态,融和殆荡,如在目前,而且把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暗 暗点出,写出自己对柑橘树怀有的深情。接着,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花结实,“儿岁”、“何人” 都上承“怜”字来。“怜”之深,所以望之切,写出对柑橘开花结实的盼望之情。诗人又想到将来由谁来 摘它的果实?内心又产生淡淡的哀伤之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那么采用典故,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 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
23、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这两种人生态度的对 比,鲜明地表达诗人的取向,流露出他的高情逸致,淡泊名利。颈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下一个“闻”字,把“喷雪”奇观与柑橘花飘香一笔写出,渲染出一种热 闹的气氛;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这毕竟出于想象。从想象回到现实, 热闹的气氛恰恰反衬出眼前的孤寂。尾联看似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但这是托词,实际 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本是表达自己忧虑迁谪时间会 持续太久,然而却是平缓调侃的语气说出,显出自我开解的达观态度。(
24、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五丁开山 句子是“, ”。(2)杜甫一生常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3)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往事的追忆。【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栈、钩、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此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部史诗级战争大片,事件的铺陈与宏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甘肃省 定西市 临洮县 临洮 中学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