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字纵横谈]占豪纵横谈 - 大参考.docx





《[“忍”字纵横谈]占豪纵横谈 - 大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忍”字纵横谈]占豪纵横谈 - 大参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忍”字纵横谈占豪纵横谈 - 大参考 忍,是古往今来人们谈修身养性话题时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同健康长寿关系最亲密的一个问题。忍,好像是一个特性、气质问题,其实它更是一种德行,一种涵养,一种度量。有人赞扬它是一种美德,也有人将它斥之为窝囊;有人说它能使人心平气和,避开气淤致病,也有人说它会使人心气不通,导致郁闷生疾。应当说,“忍”本身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看法,孤立地看并无是非之分,只是因为人们用的地方不同、驾驭的度的不同,“忍”便对人出现有利和有害之分了。 (一) 说到忍,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便要数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了。 公元前494年,吴王率大军攻打越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只得求和
2、。吴王夫差这时以成功者的姿态,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让越国成为吴国的属国,越王成为他的臣下,并叫勾践两口子到吴国去服侍吴王。勾践接受了这个屈辱的条件。勾践夫妇到吴国后,住在吴王老爹大坟旁边的石屋里,给人家看马。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总要给他拉马。勾践每日当心地侍候着吴王,真是言听计从,比别的使唤人还要驯服。勾践的恭顺感动了夫差,就送勾践夫妇回到了越国。 勾践回越国后,起先卧薪尝胆,发展生产,积攒粮草,扩充军队,操练兵马,国家便快速强大起来。公元前473年,勾践带领大军一举击败吴军,吴王夫差被迫自杀,吴国灭亡,越王勾践成为雄极一时的东方霸主。 勾践的忍,不是一般的忍辱求全,而是一种才智,一种谋略。古
3、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有大谋之人,在他为实现其宏大的目标时,就不会去计较自己局部利益的损失和一时名誉受到损害,尤其是在危难时刻,更不会逞一时之能,泄区区小愤,硬去鸡蛋碰碌碡,结果以小失大,使“大谋”毁于一旦,甚至丢掉自己的身家性命。勾践兵败之时,实行的这种忍,更是一种护身之法,求生之术,以忍图存。爱护了自身,才能冀图大谋。 忍,也是一种烟幕,一种掩饰,一种策略。通过忍,制造一种假象,迷惑麻痹对方,掩饰机心,为实现“大谋”创建条件,也即忍小谋大。三国时的刘备是这方面的另一位代表。曹操独揽朝中大权,借天子之命而横行无忌,祸国殃民,刘备与董承数人便欲为国除奸,为民除害,行刺曹操。为不引起曹操的
4、留意,刘备便“就下处后园种莱,亲自浇灌”,俨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菜农。关羽、张飞不理解大哥的行为,刘备说明说:“吾之学圃,正欲使曹知我无大志。”这就是流之千古的韬晦之计。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藏于波涛之内。”他却不知,刘备就是潜藏在他身边的一条龙。没有这时的忍,就不会有以后刘备雄居西南,与魏、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忍的表现是“弯”、后退,是收回拳头,低下头颅,当积蓄了足够的力气时,再突然出击,一展宏图。古人说:“忍辱至三公(指太师、主傅、太保)”,也是这个意思。 (二) 忍,也是一种美德,是襟度广袤的表现。观微子
5、中说:“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这就是说,不是全部人都能做到忍的,而是只有君子,即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忍,尤其是面对那种“人所不能忍”、“人所不能言”、“人所不能处”之事,没有宰相的肚量更是无法做到的。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说说千古称道的名相蔺相如。 战国时,原来只是赵国一个宦官门客的蔺相如,在出任使者,出访秦国,发觉秦王想骗赵国的“和氏璧”,便当面揭穿,并以死相争,做到了完璧归赵,打击了秦国的气焰。在两年后的渑池之会上,他机灵地挫败了秦王想羞辱赵王的图谋,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赵王器重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高于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廉颇。廉老将军非常不平,便扬言有朝一日要给
6、蔺相如个难看瞧瞧。蔺相如知道后,就装病,不去上朝。就是有公事,也不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带着一群随从出去,正走着,老远瞧见廉颇的车迎面来了。他赶忙叫赶车的退到东口,走另一条道儿。赶到他们退到东口,就瞧见廉颇的车马正从那边过来。蔺相如只好叫赶车的再退回西口。万没想到廉颇的车马很快地又把西口堵住了。蔺相如耐着性子,劝说手下的人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过去了再出来。门客见他如此,都气坏了,说,你和廉颇是同事,地位又比他高,他骂了你,你反倒怕了他,在朝上不敢跟他见面,半道上碰见他,也这么藏藏躲躲的,叫我们怎么忍受得了!要这么下去,人家还要骑在我们颈项上来啦!蔺相如听后开导他们说:“
7、天下诸侯,哪个不怕秦王?可是我蔺相如就敢在秦王的朝堂上当面骂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反倒会怕了他呐?强横的秦国为什么不敢来侵扰咱们赵国,还不是因为咱们同心同德地抵挡敌人吗?要是两只老虎斗起来,准是两败俱伤,秦国听见以后,准得来侵扰赵国。为了这个原因,我只好厚着脸皮,忍声吞气。你们想想,还是国家要紧呐,还是私人要紧呐?”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的耳中,使廉老将军深受感动,演出了负荆请罪的感人一幕。 蔺相如能做到忍,是由于他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是国家和民众的平安。在这个大局面前,个人的一点委屈就都会抛到九霄云外了。 蔺相如身居高位,他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利益,为了大局,做到忍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一般的人,
8、在私人之间的交往中,也经常须要有忍的雅量。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有自己的欲求。在相互交往中,可能会常常遇到别人的言行损害了你的利益、抑制了你的欲求、影响了你的声誉的事情,这时,你会怎么办?有的人斤斤计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结果小忍不耐,小事成大,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严峻后果,使对方和自己都蒙受重大的损失。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人不是这样,而是实行忍让的看法,也即是放弃自己的利益,遏制自己的欲望,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严于持身,大度容人。看起来,他们一时吃了些亏,然而,“忍得一时之气,免得千日之灾”,从大的方面看,他是所失很小,获益甚多,是得大于失。在这里,忍让是有识见的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忍”字纵横谈 “忍”字纵横谈占豪纵横谈 大参考 纵横谈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