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大黄临证施治机理的探讨-伤寒论但头汗出的机理.docx
《《伤寒论》中大黄临证施治机理的探讨-伤寒论但头汗出的机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中大黄临证施治机理的探讨-伤寒论但头汗出的机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伤寒论中大黄临证施治机理的探讨:伤寒论但头汗出的机理 摘要伤寒论意理蕴深,后世医家对本书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如先后有脏腑、经络、气化、部位、阶段等说。文章仅就书中大黄一药的运用法度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探析,以求其绳墨。 关键词大黄中药作用伤寒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34 大黄在伤寒论中的运用程度 大黄在书中所涉及的方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其所列举的条文、方药进行统计,就不难看出这一点。其全书所论条文共397条,除缺方和重复的方剂外,共有113方,由92味药物组成。397条条文中,有关涉及含有大黄方剂的条文共49条(10.3%)。113方中有含
2、有大黄的方剂13方(11.5%),其在六经病脉并治篇中的分布以阳明篇最多,共有7方27条,次之为太阳病6方14条,余则少阴病1方3条,太阴病1方2条,少阳病1方2条,厥阴病1方1条。而在13方中以三承气汤用之最多。就其所涉及的92味药物中,其用得最多、最广泛的药物中除有生姜、大枣、甘草、桂支外,大黄亦在其中。这充分说明白大黄在临床运用中的广泛性与重要性。 苦寒攻下,推陈致新首推大黄 伤寒论用大黄苦寒攻下,推陈致新作用主要体现在阳明腑实证及少阴病三急下证。其见症俱为土燥水竭的危重症,二者水竭一在胃阴,一在肾之真阴,具当急下以存阴津。然其具因邪热与燥粪互结而导致,邪得燥粪而愈炽,燥粪得邪热而愈坚,
3、非大黄苦寒攻下,推陈致新之力而不达。方药虽有三承气之分,但皆不离大黄之主,只是随症而加减,或增或减其攻下之力。 调胃承气汤的药物组成主要是依据邪热初入阳明胃,痞满不甚,热实亦不甚及大便不硬或初硬之里不甚急阶段而设,如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本条不明言痞满、腹痛、潮热、谵语等候,说明其为日未深,其症不甚,治当以甘寒和胃为主。如误用大承气则病轻药重,不胜其力,邪虽祛而正亦伤,故调胃承气汤在用大黄、芒硝的基础上,重用炙甘草缓大黄泻下之力,意在缓下,再则和胃护阴,攻邪而不伤正。凡胃阴受损燥结不甚或下后邪热宿垢未尽皆可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润燥软坚,如太阳病
4、之29条、94条等皆是。 小承气汤的适应证如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本条说明胃燥成实,大便已硬,且由其大便硬结而致腑气壅滞,气机不畅而致痞满增剧,浊热上扰心神而谵语。证较调胃承气汤甚又较大承气汤的程度轻,气机壅滞之痞满为其特点。故小承气汤以大黄泻热推陈,配枳实、厚朴以理气行滞宽中除满,且大黄得气药之推动其泻下推陈致新之力更猛。但枳实、厚朴虽行气且又耗气,久用与证情不宜,故仲景强调谵语止者,更莫复服。只是依据症情一时而用之,中病即止,不行过用。 邪热全入阳明阶段,热实、痞满及燥坚等症俱转剧,并且由于热势炽盛而引
5、起了神志变更。又由于热势燔灼,胃阴将竭,非重剂不足以荡涤热结,非急下难挽阴竭之势。如220条“二阳并病,太阳症罢,但发潮热,手足蒸蒸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再如212条“日脯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不识人,循衣摸床”及252条“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故大承气汤将大黄与行气之枳扑及润燥软坚之芒硝同伍一方,确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峻剂,适用于阳明腑实重症或阳明痞满燥实坚数症具备者。少阴病之急下证,虽各有侧重,但燥实灼伤真阴,症重势急,如不坚决急下,则真阴将完全涸竭,危亡立至。故三症俱用急下之大承气汤以挽其真阴。 大黄为攻邪而设,非专攻燥结 苦寒攻下之品,首推大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大黄 施治 机理 探讨 头汗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