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3.2力存在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3.2力存在导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科学3.2力存在导学案力的存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3、通过活动和生活阅历感受力的作用效果。4、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说明有关现象。5在视察体验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看法。6、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相识科学方法的价值。把力的 、 、 叫做 力的三要素。怎样简洁、便利地表示力?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
2、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课堂练习 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100N的力推箱子,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试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得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展示预设(酌情预设) 1、力的概念 2、相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说明有关现象。三、学习内容 1、力、力的单位 力是 。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2
3、、力的作用效果 演示:用力捏橡皮泥、松开手后,视察橡皮泥的形态有什么改变;用力压或拉弹簧,视察弹簧的形态(长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得出:力能 , 。 四、总结提升(固定环节)学生自己总结 五、达标测试 1. 有下列现象: 放射火箭时火箭腾空而起加油机在空中给大型运输机加油 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奋力向前游小挚友在游乐园的蹦床上被弹起 其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 B C D 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D、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3. 下列有关力
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它们之间必定有力的作用 B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肯定没有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肯定会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仔细细致视察。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试验结束后,学生沟通所视察到的现象: 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放磁铁吸引 ,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变更,偏向磁铁方向运动。试验现象表明:力可以 。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依据前面视察力作
5、用效果的试验,结合课文图以及学生生活的阅历进行论证。 (1)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2)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当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假如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些事例说明白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试验探究: 推门试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4. 蛋碰石,蛋碎石完好;锤砸砖,砖碎锤完好。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大小是不同的 B从可知施力物蛋同时也是受力物,从可知施力物锤却不是受力物 C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但同样大小的力施于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5. 一个初中生体重约为 ( ) A、4牛 B、40牛 C、400牛 D、4000牛 6.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间要更简单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有关的一项是 (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