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docx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对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对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杰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 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 维亚”。、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 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对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 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士兵的优厚待遇,不
2、尊重宗教信仰。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士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三、开辟新时代1、政治: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政权机关。2、经济:大工业、铁路、银行收归国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3、军事:废除旧常备军,组建红军。4、外交:废除沙皇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公布和平法
3、令。四、历史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 政权。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凡尔赛条约1、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6月。实质:一战战胜国召开的分赃会议。(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国,尤其是德国。会议特点:大国强权,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2、操纵国:英、法、美(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3、内容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归法国,莱茵河 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成认奥地利、波兰独立。经济方面:德国还向协约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4、;(赔款委员会)。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不超 10万人。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 名义瓜分(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世界领土和称霸世界)。4、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和约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的条约共同构 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国际“新秩 序”。建立国际联盟。二、九国公约1、华盛顿会议(9个参会国)背景:为调整英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主导召开会 议。2、九国公约内容:只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和维护各国在 华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那么。(“门户开放,机会均等”)(2)实质:
5、使“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三、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I、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 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战后国际 新秩序得以重建。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会开展和生产恢 复。2、主要内容(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力,允许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按劳取酬工资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部工业
6、国有化。3、作用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危机,巩固了工农 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开展。二、苏联的工业化1、苏联的成立:1922年,俄罗斯、白俄、乌和南高加索联邦成立 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O2、社会主义工业化:重点:优先开展重工业。(2)措施:两个五年计划(1928 1937 )成果:落后农业国强大工业国。(4)作用:短期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排斥市场和 商品经济的模式固化,使苏联经济僵化。三、农业集体化1、背景:1927到1928年苏联发生严重粮食危机。2、目的:解决粮食问题,适应工业化需要。3、方法:消灭富农,支持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四、
7、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铲除 了人剥削人的现象)。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3、影响(评价斯大林模式):积极作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巨大国际 声誉。消极作用:也令苏联付出沉重代价。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 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造成 经济部门开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一战期间,印度提供了人力、军费、物资。因饥荒大
8、量死 人。导致英印矛盾激发。2、领导人:甘地。时间:1920年3、内容:抵抗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 手工纺织以抵抗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4、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主要方式:采取不服从方式。内容:要求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5、影响:发动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 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控制群众斗争方式,防止了暴力革命, 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 罗斯福新政(1933年)一、从繁荣到危机危929 1933年)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 在资源配置效率
9、上的不协调)。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黑色星期四)。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环性大。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目的和手段:国家干预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维护资本主义制 度。2、主要措施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公平竞争, 协调各部门的活动;规定最低工资、限制工时;全国劳工关系 法。通过农业调整法,调整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 价格。(4)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应急的救济机构等。3、意义积极: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 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美国人民信心
10、,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 深远影响。局限: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1、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2、政策:对内专制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经济危机引发中下层民众不满;群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 满。2、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3、措施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共。燃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3)掀起反犹狂潮。(4)开展军工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 克。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
11、、背景:内阁制定夺取满蒙,再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政策。日本受到经济危机重创。2、形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建立法 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行动:制定国基准那么。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 华战争。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9-1945. 8)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2、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3、主要战场: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太平洋战场。4、战争进程(1) 1940年攻陷法国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 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
12、可战胜的神话。(3)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虎!虎!虎!),标志着太平 洋战争爆发,二战到达最大规模。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2、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德战场)。3、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垮台。4、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 最后决战阶段。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雅尔塔会议(1)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2)时间:1945年2月,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内容: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
13、领。决定战后成立 联合国。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 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3、战争结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美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8月15宣布投 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4.二战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灾难(人口、财富、环 境。但击败了法西斯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 人类社会进步。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6课冷战一、冷战的发生1.含义: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 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2、背景:美国成为最
14、强军事、经济国家:推行民主制度、自由观念: 认为社会主文国家有发略性。苏联认为美国是潜在防御对象。3、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 系破裂(政治表现)。4开展: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援助西队恢复 经济(经济表现)。二、德国的分裂1、分区占领: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2、柏林危机3、东西德: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4、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三、北约与华约对峙1、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5、。2、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美苏敌对开展到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欧洲的联合1、背景:原有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科技、开展政策促进 了经济开展。2、欧洲共同体:1967年,简称“欧共体”,由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3、作用: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开展和国际地位的 提高。4、欧盟:1993年,大局部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 洲联盟。二、美国的开展与日本的崛起1、美国的开展(1)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 济开展。开展
16、:七八十年代放缓。90年代以后,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 的“新经济”。2、日本的崛起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公布“和平宪法”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大量军需订单;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成就: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 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 任职,按功劳提拔。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 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作用: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初中历史 知识点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