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 感受童话的奇异,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单元内容分 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宝葫芦的隐私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异,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单元学情分 析 中年级课堂形式上更应当是敏捷的、开放的、富于改变的。抓住学生喜爱听故事、唱歌的特点来适时调控课堂,运用从中找发音相同字眼的形式、运用引读的方式寓学于乐之中,学生的爱好始终都很深厚。喜爱主动向上,喜爱老师表扬,是低年级学生的又一特点。老师依据这个特点,在学生留意力将要分散的时候,利用情境图中的两个对象,即主动的
2、对象和消极的对象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重新唤回留意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学习目标 1驾驭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异,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3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4能和同学沟通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学习重 难 点 1感受童话的奇异,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2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课时 8课时 课 题 课时 25宝葫芦的隐私 (节选) 26巨人的花园 27海的女儿 习作 语文园地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学习内容 25 宝葫芦的隐私(节选) 学习内容 分 析 本文讲解并描述了宝葫芦的主子王葆在得到宝葫
3、芦之前,如何常常听奶奶讲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得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华蜜极了”,于是王葆起先联系到自己,特别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已经积累了肯定的量,信任许多同学有读过宝葫芦的隐私。对于本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则”等词语。2.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异,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3.依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学习重难点 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异,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4、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打算 课件 学习时数 2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乐 1.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一般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2.今日,我们来学习<宝葫芦的隐私>(节选)。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隐私”。请同学们分小组沟通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隐私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今日,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隐私,走进奇异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宝葫芦的隐私(节选)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5、,感受真情。 二、互动沟通 二、互动展示、乐合释疑 (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3)词语说明 (二)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读后的收获,老师巡察指导。3.小组举荐一名同学汇报沟通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老师总结。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宝葫芦的主子王葆的自我介绍。其次部分(5-18自然段):奶奶从小给我讲了很多宝葫芦的故事。第三部分(19-21自然段):我特别想得到
6、一个宝葫芦的缘由。5.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宝葫芦的主子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常常听奶奶讲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特别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 (三)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细致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的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3.学生小组沟通自学结果,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沟通自己的感受。4.老师依据沟通结果归纳:(宝葫芦的主子是一名一般的少先队员,名叫王葆。)你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 老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我姓王,叫王葆。”
7、 为什么不说“我叫王葆”? (这样说,比较正式,有仪式感。) “可是我要声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经常的一般人。” 为什么说王葆说“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因为他和宝葫芦有故事,是传闻中的那种宝葫芦和王葆发生过一些故事。)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沟通 三、展示 三、总结评价、乐拓提升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张天翼先生一道相识了传闻中的宝葫芦有过故事的王葆小挚友。下节课我们,来看看宝葫芦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其次课时 一、导入 导案 学案 备注 一、复习检查,乐导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谈
8、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相识了一个小挚友王葆。这节课,我们将接着跟随张天翼先生走进宝葫芦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宝葫芦的奇妙。 二、沟通互动 二、互动展示、会悟乐读 (一)学习其次部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 1.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 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都是宝葫芦的故事) 2.“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张三
9、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即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立刻就冒出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特别奇异) 怎么奇异了? 预设: 三遇到了神仙,并得了一个宝葫芦很奇妙。 李四游到了龙宫,得到一个宝葫芦。他们从宝葫芦那儿得到了许多好处“华蜜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指导朗读其次部分:带着华蜜、欢乐的语气读出宝葫芦的奇妙。(2)奶奶给我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有许多,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依据已有的内容创编一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分组讲故事,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留意:可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空白,发挥想象,大胆编创。 预设: 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
10、是个勤奋的农夫。掘着掘着,突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莫非底下有珍宝吗?于是,他就当心翼翼地把“珍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特别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悲观。赵六想:“假如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立即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他的手心上! 3.王葆特别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什么?(因为听了这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每个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华蜜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书:宝葫芦使人们 华蜜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4.“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宝葫芦最想做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
11、部分: 读读课文20-21自然段,圈画出王葆要宝葫芦的目的是做哪些事? (1)帮助王葆列式子,学数学: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2)帮助向日葵长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指导朗读:读读第三部分,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求,对华蜜生活的憧憬。 通过学生的自读体会以及老师课件的出示,帮助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三、展示 三、总结评价、乐拓提升 1.课文详细写了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自己也想要个宝葫芦。童话的故事新奇妙呀! 2.王葆为什么要宝葫芦?他能用宝葫芦做什
12、么? 四、评价 指导朗读:读读第三部分,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求,对华蜜生活的憧憬。 作 业 设 计 1、 朗读课文 2、 抄写课后词语 板 书 设 计 25、宝葫芦的隐私(节选) 宝葫芦使人们:华蜜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学习内容 26、巨人的花园 学习内容 分 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解并描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四周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今,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芜。后来,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华蜜。从这
13、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共享的欢乐才是真正的欢乐。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特别宠爱,也读了许多课内外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特别接近学生的生活,又充溢了奇妙的想象。信任本文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了解巨人花园发生了哪些改变,巨人又有了哪些改变。 4.明白“欢乐应当和大家共享”的道理,情愿和同学沟通阅读后的感受。学习重难点 1感受童话的奇异,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
14、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打算 课件 学习时数 2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乐 1同学们,你们喜爱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美丽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里有漂亮和善的白雪公主,有英勇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毅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相识一位巨人吧! 今日,我们就和作家王尔德一起,走进巨人花园,感受那里景象的改变多端。(板书:巨人的花园)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了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互动沟通 二、互动展示乐合释疑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5、 遇到自己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硕果 允许 砌墙 覆盖 咆哮 一缕 搂住 脸颊 告示牌 禁止 惩处 踪迹 咆哮 自私 拆除 (1)读准字音 留意读准翘舌音“拆”等。(2)指导书写 “ 砌 啸 拆”都是左窄右宽,“ 允 禁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洋溢:充溢;广泛传播。充分流露、显示。(2)咆哮:发出高而长的声音。(3)瑟瑟颤抖:指因寒冷或胆怯而不停地哆嗦。(4)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意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值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需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5)冷酷:意即冷淡
16、苛刻,残酷无情,毫无怜悯心。(6)提示:是唤起忘掉的事或很难再想起的事,有时是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引,引起留意。4、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分几个部分介绍巨人花园的?(三个部分)是根据什么依次将材料串接起来的?(事情发展的依次)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读后的收获,老师巡察指导。3.小组举荐一名同学汇报沟通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老师总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可爱而欢乐。其次部分(3-9自然段):巨人回来后驱逐孩童,花园充溢凄凉和没有了朝气。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发觉缘由后,巨人欢迎孩子,
17、花园又充溢欢乐。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美丽而欢乐。巨人回来后驱逐孩童,花园充溢凄凉,没有了朝气。当弄清缘由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溢欢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自学,培育学生自主识字,自主理解词语,质疑问难的实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子 三、展示 三、总结评价、乐拓提升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春天到来了,正是这剧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板书:寒冬 春天)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共享欢乐的经验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共享欢乐的? 生甲:我也有过这样的经验。秋天,我
18、们家的苹果成熟了,我摘下一些红红的苹果,送给了我的同桌,他还夸我们家的苹果很甜呢! 生乙:我把新买的故事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可快乐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欢乐共享给大家时,一个欢乐就会变成多数个欢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华蜜。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懂得共享的孩子吧!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亲身经验,这样,“与人共享欢乐”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2.总结:欢乐要和大家一起共享。(板书:欢乐一起共享) 3.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相识? 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深厚的幻想色调,运用拟人的写法 四 、评价 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相
19、识? 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深厚的幻想色调,运用拟人的写法 其次课时 一、导入 导案 学案 备注 一、复习检查,乐导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巨人的花园,了解了巨人的花园里的景象在不断地改变,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抓紧走进巨人的花园里,再看个明白吧! 检查复习环节的设计, 二、沟通互动 二、互动展示、会悟乐读 出示巨人回来前花园景象的课件: 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漂亮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宝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预设:巨人花园的
20、景色真美啊! 师:是啊,这么美的景色人们喜爱带领孩子一起到这儿玩耍,但是后来 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改变,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依据课文内容想象巨人在叱责孩子们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并指导朗读。 说一说,巨人是个怎样的人。(自私、冷酷、任性)(板书:冷酷、任性) 他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巨人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发生巨变的课件。 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个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
21、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 巨人独自由花园里生活,他过得欢乐吗?(凄凉、寒冷、孤独) 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 巨人才醒悟过来,指名朗读巨人的话。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愿到这儿来了。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 巨人最终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想象拆掉围墙后花园里的美景。)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课件。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呢?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后,他还那样孤独孤独吗?(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现在的巨人花园真美妙呀!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猜猜巨人陪孩子们
22、做了哪些嬉戏? 生甲: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捉迷藏的嬉戏,让孩子们藏在他的身后。 生乙: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拔河嬉戏,让孩子们把他的手臂当成绳子来拔。 生丙:老师,我来说个更好玩的嬉戏。 师:还有什么好玩的嬉戏呢?你来说说看! 生丙:老师,巨人可慈祥、宽容、和善了!他让孩子们爬上他的肩膀,抱着他的颈项,坐在他的肚子上滑滑梯,肯定很好玩!(板书:宽容 和善) 师:有感情朗读课文,依据课文想象画面,并演一演。 巨人生活在美丽的花园和孩子们的中间,感到无比华蜜和欢乐。让我们齐读最终一段,再来共享他们的华蜜吧! 三、展示 三、总结评价、乐拓提升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春
23、天到来了,正是这剧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板书:寒冬 春天)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共享欢乐的经验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共享欢乐的? 生甲:我也有过这样的经验。秋天,我们家的苹果成熟了,我摘下一些红红的苹果,送给了我的同桌,他还夸我们家的苹果很甜呢! 生乙:我把新买的故事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可快乐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欢乐共享给大家时,一个欢乐就会变成多数个欢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华蜜。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懂得共享的孩子吧!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亲身经验,这样,“与人共享欢乐”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学 语文 第八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