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出自论语述而【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注释】纲:动词,用大绳系住网,断流以捕鱼。弋(yi):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鸟。宿:归巢歇宿的 鸟。【翻译】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带的箭射鸟, 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解读】对万物心怀仁德在捕鱼的时候,孔子“钓而不纲”;在射猎的时候,他 “弋不射宿”。这样做是在告诉人们要对动物心存仁爱,不 可滥捕滥杀,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繁衍。儒家学说重视天人关 系,主张万物和谐共存,这种思想,就是所谓的“上天有好 生之德”。孔子重视仁道,主张人类应该效仿上天,不仅对 人类自己,即便是对鸟兽,也应该心怀仁德。本章的这段文 字,是对孔子垂钓射猎活
2、动的记述,孔子的行为,就表现了 这种仁德情怀。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人们最看重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 谐,凡事都要讲求个度,如若过了这个度,那就是无道的表 现。孔子此举,体现的是“取物以节”的思想,讲求的是节 制欲求。一个人有欲望是没有错的,秉持正确的行事原贝I, 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满足某些欲望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 些人欲壑难填,再多的物质和财富也难以满足贪婪的心。这 种贪欲,如洪水猛兽,不仅会严重危害社会,最终也会害了 自己。所以,在物资匮乏的古代社会,所有的智者都特别强 调节欲。从天人关系上讲,节欲能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 索取,能保证动植物的正常繁衍生息,这是一种仁德;另一 方面,节欲能积累
3、财富,如果把这些物质用于救济陷于灾荒 的民众,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这更是大仁大义。孔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历朝历代统 治者,在鸟兽捕猎、山林砍伐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特别 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否则,便视为违禁,理由是这样 做“有干天和”,也就说违背了上天好生之德,应该受到严 厉惩罚。总之,无论是节欲也好,还是怜物惜命也罢,无论出于 哪种目的,都是仁者之心。本章所描述的这两种行为,虽然 看似平常,却是对孔子爱人之心的扩充,可以将其理解为仁 德思想,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孔子的行教。孔子的这种“取物 以节”的思想,对于现代这个物欲横流、自然环境受到严重 破坏的社会,有着极大的教育和指导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