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右江区、那坡县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右江区、那坡县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右江区、那坡县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考试用时:150分钟;总分值:120分) 考前须知:1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考前须知。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作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作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体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善用语言的力量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 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到达 事
2、半功倍的效果。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 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 服力。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 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 “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 然无法令人信服。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 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
3、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分、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 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 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 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 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发动植树,长篇累牍都是 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平安事故,人们最关切
4、的是伤亡 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 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认行“嫦蛾奔月”的神话故事。探月的探测器用嫦娥之名,正是取其奔月神话的意境。更有意思的是,月宫中 有一只与嫦娥相伴的玉兔,“玉兔”被用来命名“嫦娥”号的月球巡视器,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 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探索目标就是火星。2020年7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 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随后它所携带的执行任
5、务的火星车开始工作。此前,这台火星车通过网 络投票,正式被命名为“祝融”号。材料二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 “天问”,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 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号。祝融是中国 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开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 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感自我,逐梦星辰。材料三玉兔探月 日记:大家下午好!我是玉兔号,现在我在月球上向大家问好!我现在终于可以摆脱飞行中 的各种锁定机构,让大家看看我的“芳容,啦!我身高1米1,身长1米5,身宽1米,体重140公斤,
6、 比普通的兔子大多了吧!什么?有点胖?你们不许嫌我胖,研制我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 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没方法,人家稍微有点重嘛。还有啊, 我的腿是六个金属轮子,能够前进、后退、行进间转向,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的越障能力。在地 球上,人们常用成语“动假设脱兔”形容动作敏捷。但是,为了我的平安,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 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5 .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嫦娥”号到“天问一号”表达了中国航天开展的宏伟蓝图。B. “玉兔”号有六个金属轮子,比苏联、美
7、国的月球探测器体积小。C. “玉兔”号能在月球上动如脱兔,动作敏捷。D.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航天器美好的名字之中。5.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材料一告诉我们,航天器的命名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B.材料二中的“憧憬”“搭载” “驱散”“点燃”都是动词。C.材料三划线句子采用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将“玉兔”号拟人化,表达语言生动性。D.材料三运用了摹状貌、列数字、打比方、作比拟的说明方法。6.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他们于4 月16日完成任务返回地面,假如让
8、你作为学生代表到现场迎接他们,你最想说什么呢? (50字左右,表 达欢迎、赞美之情)【答案】4.C5.D 6.例如:叔叔、阿姨: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们告别亲人,在浩瀚的太空中探索奥秘,这6个月来,你 们辛苦了。今天,我代表学生欢迎你们凯旋归来!并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或:叔叔阿姨你们好!欢迎回到地球!你们在天宫183天,探索太空奥秘,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是航天的英雄!我们中学生要向你 们学习!【解析】【4题详解】“玉兔号能在月球上动如脱兔,动作敏捷”表述错误。从材料三“能够前进、后退、行进间转向, 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的越障能力”、“在地球上,人们常用成语“动假设脱兔”形容动作敏
9、捷。但 是,为了我的平安,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可知,玉兔号在月球上的移动速度还是很慢的,动作 也不能说敏捷。应选C。【5题详解】D.材料三运用了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述错误。材料三中有作比拟(比普通的兔子大 多了吧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和列数字(我身高1米1,身长1米5,身宽1米, 体重140公斤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的越障能力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的说明方法,没 有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应选Do【6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可联系选文内容表达自己对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宇航员的欢迎、 赞美之情。注意50字左右的字数限制。例如:叔叔、阿姨
10、:欢迎你们回家!你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为祖国争得荣誉,为祖国创造了奇迹,我们 也希望航天事业能有更多的突破,等我们长大了也能像你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听雨王继怀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 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 了,村子里的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 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微风细雨中,我常赤
11、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 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 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 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爰卷空去,用那要久似的尾旦襄断木工里的运挂电帘“闭上眼睛,静静 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 里雨的气息自古以来,
12、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单独一人,在夜深人静时, 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 “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 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 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 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20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 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
13、长, 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 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 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 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 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7.以下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段划线句子中的“涨”“满”两个字形象
14、写出了小溪和池塘雨后的变化,用字凝练,不可置换。 B.老华侨每当知道有家乡人到马德里,就赶过来聊天,聊雨声,说明他对雨声已经到达如痴如醉的地 步。C.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燕子在雨中快速敏捷的身姿。C. “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这是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强调了这些故事在文 中的重要性,有深化主题的作用。8.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 时高时低。9.每个人都有乡愁,你的乡愁是什么?写出来与大家提供。【答案】7.B8.这些动词描写雨落下的各
15、种声音以及带给作者美妙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雨声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雨声的迷恋和陶醉。9.例如:每年的清明节和三月三都是我们祭祖扫墓的日子,因为疫情形势严峻,今年不能回去了,我为自 己不能亲自扫墓而遗憾,在此也只能进行云端祭祀、寄托哀思和乡愁了。【解析】【7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B. “说明他对雨声已经到达如痴如醉的地步”的表述有误,联系第段中“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 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 忘的时
16、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的内容可知,老华侨每当知道有家乡人到马德里,就赶过来聊天,聊 雨声,是因为“雨声”纾解了老华侨的思乡之愁;应选Bo【8题详解】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解题时,需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语境作答。结合语境中“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 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 “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 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等内容可知,“打” “敲” “击” “落”这些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雨落 下的各种美妙的声音,和这些声音给作者带来的美好体验,十分鲜活和灵动地给读者展现出山中雨声的节 奏和韵律之美;结合第段中“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
17、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的内容 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雨声的陶醉和喜爱之情。【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围绕对“乡愁”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作答即可。 例如:我的乡愁就是回不去的故乡。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现在,隔着多年的时 光,尽管小时候玩耍的地方依稀有印象,可物是人非,很多的人与事都只能留在记忆里。满大街都是陌生 的人与陌生的房子,只剩下的一口乡音,证明我来自这里。10 .名著阅读济阳楼上他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假设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 苦。”乘着酒兴,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笔便写道:
18、“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假设得报冤仇,血染;寻阳江口。”他 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 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日假设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 夫!(1)选文出自元末清初小说家 的水浒传。(2)这段文字写的是谁?他后面所写的四句诗说明了他有什么样的志向?【答案】(1)施耐庵(2)这段文字写的是宋江。宋江一心报国为民,他将自己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进行比拟,也要干一番大事业,如果有一天实现了,在他心里,黄巢就不值得一提了。【解析
19、】【小问1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掌握。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对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 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 生、开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对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小问2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的识记。第一问,由选段中“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可知这段文字写的是宋江,宋江因怒杀阎婆惜,吃了 官司,在双颊刺文然后被发配到江州;第二问,“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日假设遂凌云志,敢笑黄
20、巢不丈夫! ”意思是我人虽然在 吴地(江州)服刑,但心却在山东(梁山),飘零江湖常常感叹蹉跖岁月,如果以后我实现了自己的凌云 壮志,我可以嘲笑黄巢的行为不是大丈夫。该诗抒发了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的忧郁心情,表达了他想要实 现其“凌云志”的迫切愿望。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以下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日:“吾死之后,那么商也日益
21、,赐也日损。”曾子日:“何谓也? ”子日:“商好与贤己者处, 赐好说不假设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以藏者赤,漆之所以藏 着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 “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 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合。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1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苔痕上阶绿/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B.无丝竹之乱/耳/下车引之 C.与善人居/择其善者而从
22、之 D.那么商也日益/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 12.以下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德,洛阳人。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 “诗豪”之称。B.【乙】文画波浪线的文字的断句划分为“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C.【甲】文题目里“铭”是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一般押韵;【乙】文中的“丹之所以藏者赤,漆之所以藏着黑”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异曲同 工之妙。D.【甲】文的“何陋之有? ”是倒装句;【乙】文的“赐好说不假设己者”是判断句。13.以下选文的理解
23、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通过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来往客人之高雅和陋室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这三个方面来 点明“陋室不陋”。B.【乙】文告诉我们:真正有德行有修养的君子必须慎重地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相处的人。C.【甲】文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和【乙】文中“芝兰之室”都喻指贤士的居所。D.【甲】【乙】两文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怀。14.把以下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假设己者。【答案】U. D12. D 13. D14. (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2)子夏喜爱同比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百色市 德保县 右江区 那坡县 2022 年中 考一模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