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docx





《文言断句-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断句-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12文言断句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高 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 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 的标志。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我 们可以发现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 .考查题型上,客观题居多,如课标全国I、II、HI卷,天津卷等;以主观题为辅,如浙江卷。2 .考查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命题的情况看,一般在阅读文段中截取一个文言要素集 中的五六
2、十字的语段,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一般在整段文字中预设两处 断句错误,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一个选项正确。篁点旁向知识建构hi shi jian gon断句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需要平时多朗诵文言文,形成较强的文言语感,完成这类题, 可以遵循以下方法:找名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 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看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 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明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 贯。据排偶。排比、对偶、对称是文
3、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 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依总分。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 也可以进行断句。一、探究命题规律1.命题方式(1)命题立意: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省略了主语“我”,宾语是“民”,“民”后要停顿;第四个谓语是“言”,其宾语是“是明时修”,“修”后 要停顿。依此考生便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点睛文言断句题做完后,须要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诵读找语感。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是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一。在断句题中,诵读时语感不对之 处,往往就
4、是断句错误之处。如第1题中画线局部句子短小,且相对整齐,断开后一读便可知晓断句是否 正确。2 .翻译求通顺。疏通文意是最直接的方法,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是做到断句后的文句能翻译得通,如 果有文意晦涩拗口之处,那就可能是断句错误之处。3 .逻辑应合理。就是断句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必须符合情理,符合逻辑。考生在检查时,应充分调 动自己各方面的生活经验、社会常识等。4 .语法应准确。断句结束后,考生应根据语法知识,明确主谓宾定状补,明确充当这些成分的词语的 词性,明确句子的各个成分是否完整。考向四未提供语境的主观型断句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日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
5、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 祥景公乃止(取材于刘向说苑正谏)【答案】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 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缺乏/冻饿死者不可胜数 也/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解析】解题时,首先,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旨,由选文出处说苑正谏和“晏子 谏日”的提示语可知,这段文字讲的是晏子劝谏的事。其次,要寻找显性标志词。“景公为台台成”有顶真 修辞,应停顿为“景公为台/台成:“晏子谏日”有对话标
6、志日,需要停顿;“今复欲为钟”一句中的“今” 无论翻译为“现在”还是“假如”,都需要停顿:“是重效于民民必哀矣”句中有顶真修辞,前边有指示代 词“是”做主语,后边有句末语气词“矣”,提示要停顿三处。最后,再次诵读全文,详加险证。语段断好 后,要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脸断句是否正确。名师点睛1 .关注对话。如果题干出现“日”“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一般可首先断开,并从中找出相应 的句子成分,明确主宾。2 .关注虚词。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因此明确它 们所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但以下两点要特别注意:一
7、是“也”“矣”“乎”等虚词既可用在句末,也可用 在句中,故考生必须明确词性,才能确定它们的位置;二是“而” “之”等虚词有时意义实词化,不可一看 到虚词便断开。3 .关注句式与结构。文言特殊句式与固定结构等,也是断句的标志。考生如果发现文句中有特殊句式 或固定结构,可先将其断开;同时,有些断句题的句型很有特点,如讲究对称、上下句对举、押韵等,考 生可根据这些特点灵活断句。4 .诵读疏通文意,检查核对。一般而言,断句出现错误的句子,在诵读时总会给人拗口的感觉,在翻 译的时候也总是前言不搭后语,考生可根据语感,对断句的正确与否做出初步判断。方法指津一1 .研判实词含义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8、)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 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 出境/借鉴:对文言实词含义的不同理解,会影响对语段的断句,这时就需要分析句子,确定其含义,进而 判定语段的断句。此题中对文言实词“少”含义的不同理解就会影响到该句的断句。如果理解为“数量少”(读 shao),那么“少有”就讲得通;如果理解为“年纪轻”(读shao),那么“少有”就讲不通。审视该句,“少”的陈 述对象是“公孙鞅年(年龄,岁数),所以其义应取后者。据此可以判定,A项断句有误
9、,B 项断句正 确。2 .研判虚词用法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意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囊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 贵/簧鼓朝绅/借鉴:对文言虚词用法的不同理解,也会影响对语段的断句,这时就需要结合句子,确定其用法,进 而判定语段的断句。此题中对文言虚词“且”用法的不同理解影响到对该句的断句。“且”作为连词使用时,如 果连接的是两个词语,不需要断开,如“又有假设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如果连接的是两 个句子,那么需要断开,如
10、“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该句中“且”是一个连词,表 示并列关系,它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均为郑承宪的罪状,应予断开。据此可以判定,A项断句有误,B项断 句正确。3 .研判句式特点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似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似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借鉴:对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考生在断句时必须遵循文言文的语法规那么,即“以古断古”, 而不能“以今断古工在古汉语中,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而在现代汉语中,
11、常放在谓 语动词前作状语。这类句式被称为“状语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该句中的介词结构“于郡中”置于谓语动词 “闻”之后,是“闻”的补语,补充说明贾谊闻名的范围,所以应该紧跟“闻”,不应该断开。据此可以判定,B 项断句有误,A项断句正确。4 .研判句子结构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凳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 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维及工徒于路/独永安 不受令/借鉴:断句应兼顾到上、下两个句子的结构,如果断错位置.,往往会造成其中一个句子成分残缺,而 另一个句
12、子成分赘余。在A项中,“永昭陵建”应单独成句,意思是“修建永昭陵(时)”,如果再续上“京西转 运使”,那么成分赘余。其实,“京西转运使”是下一个句子“配木石砖篮及工徒于一路”的主语,二者应合为一句。 据此可以判定,A项断句有误,B项断句正确。5.以语言现象检验1 .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 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他口不言公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 州刺史/2 .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涣字稚子/广汉那人也/父顺/安定太守/
13、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 /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那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 /读律令/略举大义/3 .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 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 诉者/士无留难/借鉴:古人讲究对称美,文言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非常多。这种结构相似、句式整齐的语言现象可 以用来检验答案。此外,文言文行文简练,
14、有许多表述习惯,如多用单音节词,主语常常承前省略等,这 些表述习惯也可以用来检验答案。第1题中“口”与“志”对举,B项结构比A项匀称,因此B项正确。第2题 中断句的不同之处,B项均为三字句,其句式比A项整齐。据此可以判断B项为正确答案。按照文言文表 述习惯,第3题A项“又不得诉长交的主语应为承上句省略的“吏”,如此就形成了“属吏一方面据文行奸,另 一方面又想向长吏申诉”之意,有悖常理,据此可以判定,A项断句有误。B项在“缘文为奸”之后断开,让“选 者”属下,如此断句,就形成了“属吏能够据文行奸,而被选者又无法向长吏申诉”之意,符合常理,据此可 以判定,B项断句正确。方法指津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
15、语段,完成(1)(2)题。五年,高祖为雍州刺史,景宗深自结附,教请高祖临其宅。时天下才乱,高祖亦厚加意焉。永元初,年为冠军将军、竞陵太守。及义亚起量宗塞女道亲人拉思如娟迎曲康王上襄阳即贡位缀直那么为五金it(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1 .掌握实词一数、方、表(1)(2021新编)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藜请高祖临其宅数:时天下方乱方:本为冠军将军、竞陵太守表:答案:屡次 正,当 上奏章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中,“数”在动词“请”前,因此“数”应为副词,意 为“屡次”;中,“乱”是动词,“方”修饰动词“乱”,应为副词,意为“正,当”;中,“为冠军将 军、竟陵太守”是前文提到的“景宗”,
16、即“表景宗为冠军将军、竟陵太守”,“表”在这里应为动词上表”, 前面省略了主语“高祖”。2 .利用语法断句,掌握客观断句题分析思路(2)(2021新编,3分)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及义师/起景宗聚众/遣亲人杜思冲/劝先迎南康王于襄阳即帝位/然后出师/为万全计/B.及义师/起景宗聚众/遣亲人杜思冲劝先迎南康王于襄阳/即帝位然后出师/为万全计/C.及义师起/景宗聚众/遣亲人杜思冲劝先迎南康王于襄阳即帝位/然后出师/为万全计/D.及义师起/景宗聚众/遣亲人杜思冲/劝先迎南康王于襄阳/即帝位然后出师/为万全计/ 答案:C解析: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断句。解题时,要
17、先观察选项:选项中断句相同的地方一定正确, 可以帮助理解句意;断句不同的地方是分析的重点。此题中,“及义师起”“即帝位然后”之间的断法是 分析的重点。“及”位于句首,是“等到”的意思,“义师起”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后面应断开,据此可 以排除A、B两项。“于襄阳”是“即帝位”的地点状语,中间不能断开。“然后”承接“即帝位”和“出 师”两个动作,前面可以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答案为C项。参考译文:建武五年,高祖做雍州刺史,曹景宗用心结交亲附他,屡次邀请高祖到他家。当时天下正处动乱,高 祖也特别关注(他)。永元初年,上表(让曹景宗)做冠军将军、竟陵太守。等到正义的军队起义,曹景宗聚集 很多人,派遣亲信
18、杜思冲劝告(高祖)先迎接南康王到襄阳即帝位,然后发兵,(把这)当作万全之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4)题。丙寅,诏曰:“朕多眇末,承奉鸿烈。阴阳不和,水旱违度,济、河之域,凶馍流亡,而未获忠言至 谋,所以匡救之策。寤寐永叹,用思孔疚。惟官人不得于上黎民不安于下有司不念宽和而竞为苛刻覆案不 急以妨民事甚非所以上当天心下济元元也思得忠良之士,以辅朕之不逮。”(节选自后汉书孝和孝残帝纪第四)3.掌握虚词一以(3)(2021新编,3分)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朕以眇末A.不赂者以赂者丧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请立太子为王,多绝秦望D.场五十步笑百
19、步,那么何如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先看例句,“朕以眇末”中“眇末”是同义兔词,“眇” 和“末”都有“渺小”之意,“眇末”意为“渺小,微小”,在这里形容词用作名词,是皇帝对自己的谦称。 联系后句,“承奉鸿烈”指继承江山大业,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以”在这里是介词,表凭借。再看选项: A项中的“以”为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B项中的“以”为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C项中 的“以”为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D项中的“以”为介词,表工具,译为“凭借”。故答案为D项。4.掌握据修辞断句的方法(4)(2021新编,3分)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
20、一项()A.惟官人不得于上黎民/不安于下有司/不念宽和/而竞为苛刻/覆案不急/以妨民事/甚非所 以上当天/心下济元元也/B.惟官人不得于上/黎民不安于下/有司不念宽和/而竞为苛刻/覆案不急/以妨民事/甚非所 以上当天心/下济元元也/C.惟官人不得于上/黎民不安于下/有司不念宽和/而竞为苛刻/覆案不急/以妨民事/甚非所 以上当天/心下济元元也/D.惟官人不得于上黎民/不安于下有司/不念宽和/而竞为苛刻/覆案不急/以妨民事/甚非所 以上当天心/下济元元也/答案:B解析: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断句。此题中,“黎民”“有司”前后的断法和“上当天心”的断 法是分析的重点。观察句子结构,“官人不得于上
21、” “黎民不安于下”句式结构相同、意思相反,构成对偶 句,中间、后面应断开。而且“有司不念宽和”构成主谓宾结构的完整句子,“有司”后面不应断开。据此 可排除A、D两项。“上当天心”“下济元元”中,“上”和“下”相对,“天心(皇帝)”和“元元(百姓)” 相对,构成对偶句,中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故答案为B项。参考译文:丙寅年间,(皇帝)下诏说:“我凭借卑微的身份,继承江山大业。(正赶上)天地阴阳不和,水旱违背了 正常规律,济水与黄河之间的地区,灾年饥荒不断,百姓流亡,却没有得到忠诚的进言和好的谋划,可以 用来作为拯救国家百姓的策略。(我)日夜长久地感叹,内心非常痛苦。官员没法好好在上面做官,
22、百姓没法 在下面安心活命。官吏们不考虑宽容和谐,却竞相做苛求百姓的事,复审的案件不尽快处理,以致妨害百 姓的生活,这绝不是对上替皇帝担当,对下扶助百姓啊。我想要得到忠诚优秀的人才,来弥补我的缺乏之 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6)题。刘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述,因之父也。岁壬辰述始北归刻意间学邃性理之说好长啸年四十未有 壬叹日:“天果使我无子那么己,有子必令读书。”因天资绝人,甫弱冠,才器超迈。欧阳玄尝赞因画像日: “做点之狂,而有沂上风雪之乐;货由之勇,而无北聊鼓瑟之声。”(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八)5 .掌握实词微、资、鄙(5)(2021新编)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缺点之狂微:笠由
23、之勇资:而无北鄙鼓瑟之声鄙:答案:没有 具有 边境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中,将词语放在语境中分析,“微点之狂,而有沂上风 雪之乐”,“而”在两句间,应为连词,表示并列、顺承或者转折。如果“而”在这里表转折,“而”后 是“有二那么“微”应译为“没有将“没有”代入句中翻译,“没有曾点的狂放,却有沂水沐浴舞等的 快乐”,符合语境,故“微”应译为“没有二中,观察句子,“资由之勇,而无北鄙鼓瑟之声”与前句句 式相同,相同位置词语意思相反,所以“资”的意思应与“微”相对,译为“具有中,“鄙”有“边 境”之义,代入句中翻译,意思为“没有北方边境鼓瑟的杀伐之声”,句意通顺,符合语境。故“鄙”应
24、译 为“边境”。6 .掌握“一词一句”断句法(6)(2021新编,3分)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局部断句。岁壬辰/述始北归/刻意向学/邃性理之说/好长啸/年四十未有子解析:此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文言断句。此题可根据“一词一句”法分析断句,即找到句中可作谓 语的动词或形容词,再找出谓语对应的主语或宾语,确定完整句子,从而断句。此题中,“岁壬辰”位于 句首,是时间状语,后面一般断开。“归”是谓语,主语是“述”,宾语是“北”,“北”在这里宾语前 置,“归”后应断开。“问”是谓语,“刻意”是状语,修饰“问”,主语“述”承前省略,“学”是宾 语,“学”后断开。“邃”在这里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深入钻研”,是谓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断句 备战 2023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考点 新高 专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