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江安河变电站10千伏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docx





《220Kv江安河变电站10千伏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江安河变电站10千伏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0Kv江安河变电站10千伏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5. 6围岩分级拟建工程顶管区域主要为卵石层,卵石以花岗岩、砂岩及石英岩等为主,微中等风化, 般粒径2cm10cm,大者可达20cm以上,隙间充填砂粒为主,局部富集呈砂透镜体,应依据卵 石的特点选择顶管施工工艺,并需做好地下水的疏排措施。顶管区域的围岩分级详见下表5. 6。围岩分级表表5. 6围岩级别围岩口二程地旗条件围岩稳定状态主要T程地质特征结构形态和完整状态V士体:第四系冲洪积 成因的卵石和细砂。卯石 以花岗岩、砂岩及石英岩 等为主,微中等风化, 一般粒径2cm10cm,大 者可达20cm以上,卵石颗粒磨圆度较好,分选
2、性、级配一般,一般呈 松软结构。围岩极易坍塌变形,地表水 渗入及地下水位变动时,极易产 生涌土、涌砂或管涌,影响顶管 施工进度;建议对管道的素填土 采取注浆、夯实等加固处理措施。6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本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周边距相临道路、管网较近,周边建筑环境较复杂。基础施工时可采 用明排降水,且场地存在粉砂层分布,局部层厚较大,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地质条件 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列举如下:(I)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粉砂层容易失衡且随水流失,易导致基坑失稳、 周边道路、管网沉陷。(2)由于填土局部厚度较大,层底高差较大,均匀性差,结构松散,处于欠固结状态,易导 致基坑失
3、稳。7与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7.1基坑周边环境调查本工程场地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江安河变电站周边,在星空路四段路口及双楠大道与双九路路 口设有顶管井,顶管井埋深6. 0m左右。经现场初步调杳:顶管井紧邻市政道路,存在相关配套市 政管网,基坑开挖对其影响较大。在基坑开挖前,应进行更详尽的调查周边环境调查,并采取合 适的基坑支护体系,以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平安和正常使用。7. 2基坑稳定性评价及基坑支护场地内的素填土厚度大、较松散,砂卵石为散粒结构土体,抗剪强度均不高。基坑开挖深度 在现有自然地面下1.00-6. 00m,上体侧压力大,故基坑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基坑工程平
4、安等 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r0=L 10,基础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以保证市政道路、管网及施 工平安。拟建电缆明挖段开挖深度L 00-3. 00m,基槽开挖后,侧壁土质为素填土,其稳定性差,应结 合周边环境分别采取放坡+网喷、钢板桩等支护措施。而顶管井那么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护,并开挖至设计管底标高后进行顶管施工。本基坑支护还可采用排桩或沉井等支护型式,具体选用何种加固及支护方案,应由具有相应 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的岩土工程设计,并经相关机构审查合格后方能实施,所需设计参数可按表 7. 2及表8. 1选用。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表7.2土层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密石 稽
5、卵密石 中卵frb(KPa)2()257040601401807. 3基坑降水、排水及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水位变化受季节影响,年变化幅度在2. 0-3. 0mo勘察期间处于平水期,于钻孔中测得水位 4. 3-7. 6m,相当于绝对高程500. 02-504. 65m左右。由于地层渗透性较好,丰水期基础施工时水位有所上升,建议进行专项降水设计,采取基坑 内明排的降(排)水措施。具体选用何种方案,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的岩土工程设 计,并经相关机构审查合格后方能实施。场地及其周边应做好地表水的疏排工作和地面封闭
6、,防 止地表水卜及施匚用水卜.渗对基坑平安产生不利影响。拟建场周边紧临道路、既有建筑,地下管网等,降水井施工应严格控制含砂量,防止基坑地 面及周边管网的不均匀沉降。施工降水应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专门设计与施工。施工降(排)水应按施工周期确定降(排)水停止时间,同时满足相关条件及规范要求。7. 4施工验槽和现场监测(1)施工验槽由于勘探点存在一定间距,勘探点与点之间尚不能判断地层变化,因此在基础施工时,应加 强施工验槽工作。假设地基基础施工时发现异常地质情况,可通过施工验槽或施工勘察酌情处理。(2)现场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进行土体变形、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地下水位及周边建(构)筑物、 地下管
7、线等市政设施的沉降和位移等的观测。7.5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基坑工程和基础施工涉及到的运输、机械作业时,将产生扬尘、振动和噪声,将对周围环境 产生一定影响,应对施工现场的合理布局、科学管理、文明施工,有效地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扬 尘、振动和噪声。施工产生的弃土等建筑垃圾应固定堆放区域、及时清运,防止对环境造成的影 响。施工期间由于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及施工场地作业和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会对大气产生一定 的污染。应对施工工地进行有效隔遮挡,堆放区域应根盖并及时清运,并应根据规定在现场设置 喷淋设施等。8结论与建议1结论(1)场地地貌单一,地形有一定起伏,勘察期间场地内未发现埋藏的墓穴、防空洞
8、、孤石等 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除粉砂为中等液化土外,无其它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 建筑环境良好,场地及地基整体稳定,适宜建筑。(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 10g,设计地箧分组为第三组, 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划分为软弱土-中软土,属I【类建筑场地。拟建场地内分布的粉砂具有中等液化、且厚层素填土为软弱上,按照建筑抗宸设冲规范 (GB5011-2010 2016年版)第4. 1节,可综合判定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应采取注浆、碎石桩 等加固处理措施或挖除后,视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3)勘察期间处于平水期,于钻孔中测得水位4.
9、3-7. 6m,相当于绝对高程500. 02-504. 65m 左右,年变化幅度在2. 0-3. 0m,建议采用集水明排+管井降水的降水措施,卵石层渗透系数取 30. Om/do(4)本工程基坑按现地形挖深约-6. 0m,基坑平安等级为级,基坑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建议采用土钉墙、支护桩或沉井等支护体系进行基坑支护。(5)场地地卜水和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场地地卜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8.2建议(1)地基与基础方案建议详见5.4节相关内容,基础设计所需参数见表地基基础设计 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见第7节。(2)基槽开挖后应请有关专业人员验槽,以比照、校核岩土层物理
10、力学参数,解决施工中出 现的地质问题。经检验合格后的基槽,应及时浇筑封闭,以防外界扰动而导致其承载力降低。基 础施工过程中,应作好隐蔽工程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各方主体到现场会商解决。(3)本工程中涉及基坑支护、基坑降水等均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岩土工程设 计。如要利用现有的支护体系,需对其进行平安鉴定。(4)本报告可作为施工图设计之依据。假设施工中发现异常地质情况,可通过施工验槽或施工 勘察酌情处理。岩土名称重度 Y (kN/m 3)地基 承载 力 特征 值 3(kPa )压缩 模量 E, (MPa)变形模量 E.(MPa)抗剪强度指标基底 与岩 土的 摩擦 系数基床系数基坑开
11、 挖建议 坡比 (坡高 小于5. 0m)基坑开挖 建议坡比 (坡高大于 5. 0m)粘聚力 标准值 Q (kPa)内摩 擦角 标准 值M (度)水平方 向m (kN/m 3)竖向方 向mo (kN/m 3)杂填土118.5/510/ /1:1.0-1:1.25素填土118.070/8100. 20/1:1.0-1:1.25粉质粘土 119.51305.5/33130. 25350050001:0. 75-1:1.0粉土219.51004.5/14150. 26300045001:1.0-1:1.25粉砂318.5806.040200.40250040001:1.25-1:1.5稍密卵石 J21
12、.032025210300. 452.5X103.5X101:0. 75-1:1.01:1.0-1:1.25中密卵石422.055038295400. 503.0X104.0X101:0. 5-1:0. 751:0. 75-1:1.0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一览表表8.1附1.勘探点性质一览表勘探点一览表1标序号勘探点 编号勘探点 类型探度m) 勘深加坐标(m)取样数标贯次数地下水 位备注X (A)Y (B)岩水初见静止原扰埋深标高埋深标高1zkl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孔7.50510.42203427.99()216078.X802zk2取土试样钻孔8.40508.95203427.0002160
13、17.800114.30504.653zk3取土标贯钻孔7.2()508.97203426.060215959.070114zk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孔7.00508.79203427.290215893.7805zk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孔6.90508.78203448.750215X18.07()6zk6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孔7.00510.32203445.540216079.36017zk7取土试样钻孔7.60509.06203445.570215990.75015.10503.968zk8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孔6.90508.87203445.840215896.6809zk9取土标贯钻孔13.4
14、0508.34205568.920215529.430536.50501.8410zkIO标准贯入试验孔14.20508.12205609.070215527.680111zkll取土标贯钻孔14.50508.22205655.160215529.310317.20501.0212zkl2取土标贯钻孔13.70508.24205575.76()215474.370316.50501.7413zkl3鉴别孔12.40508.02205618.400215486.80014zkl4取土标贯钻孔14.20507.62205668.950215480.230337.60500.0215zkl 5取土试
15、样钻孔5.30506.62205848.330215500.710116zk!6鉴别孔5.60506.42205913.270215501.46017zki7鉴别孔5.80506.43205974.560215501.52018zk!8鉴别孔5.60506.21206040.880215505.09019zkl9鉴别孔6.20505.72206126.040215505.36020zk20标准贯入试验孔6.20501.15204819.770213196.010221zk21取土试样钻孔7.30501.53204818.630213141.340122zk22取土试样钻孔6.70501.432
16、04817.640213074.690123zk23取土标贯钻孔7.20502.31204816.070213011.6101124zk24标准贯入试验孔6.90501.10204814.860212946.620125zk25取土试样钻孔7.10500.87204813.580212878.690126zk26标准贯入试验孔6.50500.76204812.140212789.5501勘探点一览表2序号勘探点 编号点型 探勘类探度m) 勘深(m坐标(m)取样数标/次数除地下水 位备注X (A)Y (B)岩土水初见擀 止原扰埋深标高埋深标高27zk27取土试样钻孔6.80500.3620481
17、0.800212731.800128zk28取土试样钻孔13.40500.64204794.410212683.940229zk29鉴别孔)2.40501.26204788.380212620.78030zk30取土标贯钻孔14.50500.46204788.880212572.70011131zk31鉴别孔)2.60500.73204790.260212609.230合计277.00272161序言-1-L1工程概况-1-L2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1-L3勘察工作依据-1-1.3.1 顾客提供的相关资料-1-1.3.2 国家标准-1-1.1.2 行业标准-1-1.1.4 地方标准及政府主管部门
18、通知-2 -1.4 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布置-2-1.4.1 勘察工作布置原那么-2-1.4.2 勘察方案-2-1.4.3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2-1.4.4 钻探-2-1.4.5 原位测试及波速测试-2-1.4.6 取样及室内试验-3-1.5 勘察点的测放-3-1.6 勘察作业时间及完成工作量-3-1.7 勘察质量-3-2 场地地理、交通及气象水文条件 3 -3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4-3.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稳定性-4-3.2 地形地貌-4-3.3 地层岩性-4-3.4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4 -3.4.1 原位测试-5-3.4.2 室内试验-5-3.5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5-3.6 水
19、、土腐蚀性评价-5-3.7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评价-6 -4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6-4.1 砂、土液化判别-6-4.2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6-5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7-5.1 建筑物性质及建筑环境评价-7-5.2 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评价-7-5.3 岩土适宜性、均匀性评价-7-5.4 地基与基础方案建议-7-5.5 顶管施工评价-7-5.6 围岩分级-8-6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8-7与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8-7.1 基坑周边环境调查-8-7.2 基坑稳定性评价及基坑支护-8-7.3 基坑降水、排水及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8-7.4 施工验槽和现场监测-8-7.5 工程建设对
20、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9-8结论与建议-9-8.1 结论-9-8.2 建议-9-附1 .勘探点性质一览表-1-附录: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1-1-82 .工程地质剖面图2-1-2-113 .土样、水样检测报告1份1序言1.1工程概况成都空港建设管理(以下简称“业主”)于二。二二年五月委托西北综合勘察设计 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对其拟建“220Kv江安河变电站10 T伏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场 地进行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江安河变电站周边。场地地形整体较平缓,地势较开阔。新建12 孔4 200+2孔排管约1.3km。各拟建建筑物性质见表1. U拟建物性质一览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0 Kv 江安 变电站 10 千伏 配套 电力工程 建设 工程 勘察 报告 详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