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分析作文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6).docx
《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分析作文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分析作文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分析作文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6)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分析作文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6) 盗传必究 一、阅读与分析 1. 或日:“无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l厌I,而卒l蚤l天。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I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l或l择地而蹈之,时然后而出言,行不由匿l,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行胜数也。
2、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1)说明下列选段中的词义。(每词2分,共10分) 史记伯夷列传 厌: 蚤: 是: 或: 径: 答:说明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 厌:满意(饱、足) 蚤:早 是:这 或:有的人 径:小路 (2)翻译划线句子。(5分) 答: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经常(总是)帮助好人。”(5分) (3)概括本语段的主旨。(5分) 答: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完全是蒙人之说,实不足信。(5分) 2.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么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爱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
3、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简单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始终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务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一想北平 (1)这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文中写北平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答:抒情。比方、拟人。(2分) (2)作者爱北平,他爱北平的哪样?却为什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8分
4、) 答:作者所爱的是整个儿与作者心灵相融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包括名胜在内的整个儿 北平。作者对北平的爱是一种整体的感觉,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与心灵相粘合的。”(4分)作者对北平的爱之深,是爱在心里,是最真诚的爱,是一种心情和感情。所以作者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因为,终归语言是理性的,而感情,是超越于语言的功能的。(4分) 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日:“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
5、,类名埯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一史记伯夷列传 (1)说明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 疾: 冯: 趣: 称: 施: 答: 疾;担忧 冯:凭(只) 趣:同“趋”,指出仕 称:称述 施:持续 (2)翻译划线句子。(5分) 答:(居住)在陋巷,想要通过磨砺自己的行为而立名的人,不依附德高望重者,(名声)怎么能够在后世持续(流传)?(5分) (3)以本段所述,结合全文说明司马迁写作此文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对传统的天道观提出质疑,为那些“砥行立名”的“间巷之人”作传,能让他们流芳百世;同时借古讽今,鸣自己的不平。(5分) 4山海经上就
6、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平安欢乐?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好像还是死也不愿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志向底好国民又不同。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春末闲谈 (1)“刑天”在文中喻指什么?(2分) 答:喻指的是誓死抗拒不怕牺牲的民众。(2分) (2)联系全文,请概括春末闲谈一文的思想。(8分) 答:文章分析了治人者和被治者的冲
7、突,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治人术以及实际发挥的是麻痹抗拒的神经的主见作了剖析和辛辣嘲讽,深刻论证了一切统治方法的“麻痹术”实质及其“不能非常奏效”,热情歌颂了人民的斗争精神,体现出“五四”运动高潮之后,二十年头初学问阶层的思想分化和斗争,鲁迅艰难求索的思想境况和社会行动。 (8分) 5. 夜筚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8、,唯君图之。” (1)说明选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每词2分,共10分) 缒: 鄙: 共: 厌: 肆: 答: 缱:用绳子吊着重东西往下送 鄙:边邑,用如动词,以遥远的地方作为边邑 共:同“供”,供应 厌:同“餍”,满意 肆:延展,延长 (2)翻译选段中画线句子。(5分)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3)选文是说辞的经典,分析这段选文的层次。(5分) 答:第一层从军事地形学的角度陈述灭郑对秦国无益,反而进一步壮大了晋国的力气,这对始终想称霸的秦穆公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其次层说放弃攻打郑国对秦国的好处; 第三层以历史事实说话,说明晋侯的话不行信,
9、打消了秦国妄图从伐郑之中分一杯羹的念头; 第四层再一次利用秦晋之间的冲突为秦穆公敲响警钟。 6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劝服秦公用了几条理由?请归纳。 答: 四条理由:A从军事地形学的角度陈述灭郑对秦国无益,反而进一步壮大了晋国的力气。B说放弃打郑国的好处。C拿历史事实
10、说话,说明晋侯的话不行信。D说明晋国贪得无厌,利用他们之间的冲突为秦敲警钟。(3分) (2)烛之武退秦师的关键是什么? 答: 烛之武退秦师的关键是能从对方的立场动身,紧扣“利害”二字,让对方的确感到打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所以能让秦穆公重新审时度势,最终作出撤军的确定。(2分) (3)联系全文,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答: 文中的语言,尤其在对话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首先,用对话来写人物和事务的发展,比如烛之武,作者始终没有干脆评论,完全通过对话来体现,有佚之狐的举荐,有他自己的说词和郑文公的对话。、突出了烛之武柔中有刚、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形象。其他人物,如佚之狐的话可以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与写作基础1 电大 专科 阅读 写作 基础 分析 作文 题库 答案 试卷 22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