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期宏观展望:迎难而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期宏观展望:迎难而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期宏观展望:迎难而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当前经济形势:二季度经济仍有下行压力1.1 一季度投资增速还有基建支撑基数掩盖了制造业投资的局部增长,地产政策放松没有扭转房地产投资增速转弱的事实。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 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3% ,比2021年放缓2.9个百分点。在制造业投资方面,1-3月的同比增速为156% , 较前值(20.9% )有所下滑,但这主要是受到基数抬升的影响,实际上,在政策支持下制造业投资仍保持初性。 从行业上看,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万,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 资分别增长37. 5% , 35. o在房地产投资方面,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已有放松,然而政策的松绑
2、没有带来 市场的回暖。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 K ,较上期的下降9.% 进一步恶化。究其原因,一是在房价边际 下降的情况下,居民的购房意愿偏弱。二是受疫情封控的影响,居民看房、购房受到限制,对商品房销售形成负 面冲击。而销售的疲弱加大了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压力,限制了房地产投资的能力。图1: 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落:Wind2.3假设增发基建专项国债,时间大概率落在下半年专项债前置已集中在上半年。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五一假期间监管部门紧急通知地方,要求在6月底前基本 完成2022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由于今年1-4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接近40 %,如果“基本”意味着完成 了
3、90%左右的发行进度,也就表示5、6两月要承当约5索,假设按每月平均第 的量发行,那么5、6两月每月需发 行9125亿元左右的专项债,留给下半年的量仅为剩下的10% ,即3000多亿,而去年留给三四季度超过7CW。因 此,专项债下半年的强度明显缺乏。在GDP增速上,考虑到上半年经济增速明显低于5.5 %,全年要实现5. 5%, 下半年的经济增速要到达6. 4%左右。综上来看,今年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巨大,而对应的专项债强度缺乏以支撑 6%以上的半年GDP增速,故假设要增发国债,大概率选择下半年,相关的政策信息极有可能于上半年底发布。图15:专项债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发行%201920202021202
4、2 1(X) -I90 -8()-7()-60 -50 -40 -30 -20 10 0 :ZVind注:虎蝮为孩计值下半年增发基建专项国债,主要可为四季度形成足够的实物工作量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新冠疫情之前,专项 债从发行到完成基建投资约相隔3个月,即债券发行到形成实物工作量约一个季度;疫情后,“发行-完成”的 时间冷度明显缩短,从3个月缩短到约1个月。如果按照1个月的时滞再结合基建的季节性施工(7月正值酷 署一般不适合大规模开展基建作业)来看,今年6月基本发行完专项债后,约在8月和9月形成一波实物工作 量的高峰,而四季度的实物工作量那么无法倚靠专项债。同时今年和去年不同,去年截至当年9月,
5、已经实现了 9.8%的GDP累计同比增速,远超年初6%以上的预定目标,而今年四季度仍需保障实物工作量具有强度。因此 假设选择在下半年发行超万亿基建专项国债,再搭配超万亿贷款,可以有力支撑四季度的工程建设,使全年四个 季度的基建都具备强度。假设在下半年增发基建专项国债,并搭配同等数额银行贷款,我们预计增加基建资金总规模不会少于2万亿元。图16:疫情之前专项债彩成实物工作量约需3个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当月同比(滞后3个月)15新增专项债当月值(右轴)8():Wind图18:今年基建增速推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注:阴影局部为预测增速图19:今年GDP增速推演:Wind注:种影局部为预洌增速三
6、、货币政策展望:宽信用成为主要发力方向中美利差倒挂和汇率贬值约束央行再降息美联储加息驱动中美利差倒挂,限制了中国央行再降息的空间。2022年以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驱动 中美利差不断收窄,4月11日中美利差发生了近十年以来的首次倒挂。这主要是受到美国高通胀下市场加息预 期不断强化的影响,2022年3月加息落地以来,美联储高官屡次发表鹰派讲话,引导加息预期进一步发酵。在 美联储开启加息后,全球各央行纷纷跟随效仿,但中国央行的政策基调更多项选择择“以我为主”,采取宽松操作尤 其是降息较为谨慎。鉴于当前中美利差仍倒挂,央行假设再降息,利差收缩压力加剧,或造成更多资本外流、加速 汇率贬值预期的形
7、成。而且在历史上,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内,中国央行从未降低政策利率。国20:美联储加息期,中国央行从未降低政策利率:Wind图21:中美利差发生倒挂%3.0:Wind中美利差:国债收益率:10年近期来人民币屋次跌破几个整数关口,出现快速贬值,此轮人民币汇率贬值是一系列因素同时扭转的结果。一是美国货币政策明显紧于中国,中美利差扭转。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可能开启一轮史诗级的加息周期, 比照之下,我国2022年稳增长压力较大,中央屡次强调慎重出台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货币政策将维持相对偏 松的基调。美国货币政策明显紧于中国,将推升美债收益率,缩小境内外利差,跨境资本可能从流入转为流出, 进而推动人民
8、币从升值转为贬值。二是2022年以来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资本流动方向扭转。过去两年我国对外资吸引力增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 资维持双顺差。2022年以来资本流出压力加大,多项高频指标均显示出资本外流迹象。从银行代客收付款差额 上看,2月份资本与金融工程由顺差转为逆差241亿美元,3月份逆差进一步扩大至322亿美元。在中美利差持 续收窄的背景下,中国国债对于外资吸引力有所弱化,3月债券通境外持有量显著下滑,中央结算公司与上清所 口径数据合计减少1125亿元。股市资金同样面临流出压力。三是2022年出口增速可能前高后低,出口支撑扭转。2020年下半年以来至2021年底,我国出口经历了一轮高 增长时期。
9、但2022年,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的出口前景面临挑战。此外,考虑到去 年我国出口高景气源于海外生产能力受挫,而今年海外生产能力逐渐修复,我国出口份额有小幅下降风险,这将 进一步加大我国出口下行压力,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也趋于减弱。四是中国疫情防控领先的比拟优势在2022年被打破,基本面扭转。去年,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疫情防控持 续领先。得益于疫情防控领先,中国生产有力恢复,叠加外需拉动,出口订单不断向中国转移,外汇市场流动性 充裕,支撑人民币大幅升值。但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疫情防控的相对优势被打破。众多兴旺经济体已经开始有 序解封,中国疫情防控到目前为止仍面临严峻挑战。图
10、22: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快速贬值现象图23:金融工程筑行代客收付款由顺差转为逆差:Wind图24: 2022年出口增速可能前高后低出口金额:季度值:同比60在汇率贬值的压力下,中国央行再降政策利率的空间已经很小。从中长期基本而来看,一系列支撑汇率升值的 因素都在发生扭转,这一轮人民币贬值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停息。在这一贬值压力下,央行降息空间被进一步压 缩,一是假设再降息,或进一步刺激人民币贬值,有违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大基调,二是预 期失调后再做纠偏势必付出更大代价。此外,4月25日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释放了明确 的稳汇率信号。从历史上看,2021年5月和12
11、月央行曾两次上调这一工具抑制升值,而下调外汇存准率,能够 释放一局部外汇流动性,增加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给,从而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我们将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变动 分解为市场贡献和中间价贡献后,可以看到,3月后半月,市场力量总体贡献贬值,中间价力量总体贡献升值, 这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和持续贬值并非合意结果。图25: 2021年央行两次上调外汇存准率图26:中间价贡献所反映的操作思路:Wind预计LPR仍有下调空间1年、5年期LPR均有下调空间。历史上央行降准后,LPR降与不降的情形都存在,但我们判断后续LPR下降的 可能性更大,一是降准能够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本钱,此次降准节约本钱约65亿元,理论
12、上有动力推动LPR下调。 二是4月13日国常会上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三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鼓励中 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BP)左右。至此,银行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均有不同 程度缓解,存在充足空间推动LPR进一步下调。由于当前是宽信用发力窗口,未来要进一步稳房贷、优化信贷结 构,降LPR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较大。我们判断本月中旬1年、5年期LPR有较高可能性出现下调。图27:历史上央行降准后,LPR降与不降的情形都存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1年四、市场走势展望:价值跑赢成长的风格延续美债走熊,中债收益率易升难降美联储加息周期内美债走
13、熊。历史上,美联储的屡次加息都无一例外地推动美债走熊,10年、2年期美债收益率 在加息周期内均明显上行。当前美联储继续加息确实定性强,再次加息50bp的可能性高,美联储开启渐进式缩 表,对长端美债收益率形成支撑。1)短期来看,工资通胀螺旋升温、油价走强或引导通胀预期进一步发酵,同 时美国经济增长动能仍存,实际利率继续作为支撑,上半年10年期美债利率维持在3%上下的可能性较大,高点 或突破3. 2%。2)中长期来看,通胀预期和加息预期已较为充分,未来趋于降温,但政策利率的招升和缩表将继 续对长端利率形成支撑,下半年10年期美债利率或维持高位震荡。中债表现受国内基本面的影响更大,下半年债市收益率易
14、升难降。中美利差收窄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中国国债 对外资的吸引力,对债市而言存在资本流出的压力。回顾历史表现,美联储加息期内,中债表现更多以国内经济 基本而为主。2004年中国跟随美国加息,债市应声下跌,但2005年随着国内央行降准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刺激债 市走强;2015年央行和美联储政策错位,央行在2015年的加息周期中屡次降息、降准推动债市走牛,而2016 年央行收紧流动性后转为熊市行情。这一轮中美政策再度背离,中国面临内外压力下稳增长重要性更高、政策基 调偏松,上半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压力不大,预计位于2.8-3.0%之间。下半年稳增长政策生效,宽信用 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增强,债市收益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宏观 展望 迎难而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