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材料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一历史下册材料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下册材料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中外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玄奘西行,研习佛法,带回大量佛经;鉴真历经磨难,东渡弘法。他们的行动见证了盛唐的 博大胸怀和高度自信,谱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动人篇章。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下(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外交往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对外政策。材料二中中E3(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世界的影响。据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宋元时期)编制材料三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 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宋代中国人逐
2、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宋代“海外贸易集中 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 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材料四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 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材料四中表达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2分)(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宋元明时期中外交往的特点。材料五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
3、,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 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抗侵略的作用, 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 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中国历史十五讲(6)根据材料五,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政策原因及其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对 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科举制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广大学生和家 庭的切身利益。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教育部综合研判、审慎研究,宣布今年高考延期一 个月举行。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
4、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方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 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 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 进步。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的朝代。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 步之处。(4分)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 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 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
5、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日寸期科举次薮次)录取进士官数人)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宋太祖1518813宋太宗81487186宋国宗121760147宋仁乐134561351(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开展。并说出北宋前期统治者这样做 的主要目的。(4分)材料三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 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 程朱理学的范围内。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在哪些方面
6、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 极影响? (4分)(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古代的科举制度? (2分)(5)以上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分)3民族政策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阅读下 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1)材料一中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1分)请举出发生在他统治时期的民族友好交 往的典型事例。(1分)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 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
7、民族的开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 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末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 两。西夏建立后,屡次进攻北 末。1044年,末复议和,末每 年赐给西夏岁币。末和辽、X 和议以后,恢复了济文化交 ZhL o(2)据材料二,指出“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 (1分)请说出我国历史上两个由少数民族建 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2分)回族是什么时期形成的?当时出现什么趋势?(3)材料二反映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2分)宋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 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国策有关? (1分)材料三(4)请回答:材料四雍
8、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 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请回答:(5)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什么原那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设置了什么官职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1分)管理新疆的机构是什么?(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1分)(7)请你谈谈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8)总结一下我国古代管理少数民族的方式有哪些?4大唐盛世材料一贞观初年,太宗同意用18岁以下男子服兵役。中书省拟定敕文,文件到门下省,魏征坚持 认为不可,没有签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历史 下册 材料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