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方法验证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方法验证技术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检验方法适应性验证和技术指标一、验证流程1、验证方案合理、审批;2、仪器已经确认、校正并在有效期内;3、经过培训的人员;4、可靠稳定的对照品,标准样品;5、可靠稳定的实验试剂6、确认受试溶液的稳定性,在规定时间内无降解7、验证环境符合要求;二、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1.1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 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工程,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 标准草案。2. 2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 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三、仪器校准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 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
2、试验和再确认。2.1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 电导仪等: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3. 3校正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 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 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 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别离度和拖
3、尾因子,并 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 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3.1 适用性预试验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 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 求。例如对熔点测定仪的适用性预试验是采用溶点的甲硝嘎做 试验,测试结果与熔点比拟。紫外分光光度计可用含量的某标准品试验,测得结果与 数值比照,确定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3.2 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在起草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物生产方法变 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那么质量标准分析方法 也需进行验证。方法验证过程
4、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或修订说明中。根据中国药典附录原那么要求,检验方法的验证可分为三种情 况处理;1、无需验证的方法。如药典(包括USP、EP、CP、JP等各国药典)的 方法,一般只做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确认系统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指 仪器稳定性及柱的别离度是否达标)。2、比照法。已在参比实验室验证过的分析方法,可用比照试验的方 法来确认方法的可靠性,即将本实验室与参比实验室用同一方法对同 批样品所测数据进行比拟(如至少取五个批号,每批重复测定五次), 判断方法在本实验室的可行性。如有差异需查明原因或设计方案,对方法进行再验证。3、需进行系统验证的方法。四、主要技术指标:1、准确度准确度:
5、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 百分回收率表示。测定回收率R (recovery):具体方法可采用加样回收试验法来进行 测定。加样回收试验已准确测定样品含量P的真实样品+量A的 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高、中、 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2、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屡次取样测定所得 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 (RSD)(变异系数,CV)表示。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 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
6、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 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 次进行评价(2)中间精密度: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 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3)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 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4)数据要求:需报告 SD, RSD和可信限。一般多人屡次多设备多浓度,测试保持稳定性、重复性。3、专属性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 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能反映该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供试物准 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是指该法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是否受到相互干 扰程度的度量通常通过分析含
7、有加了杂质、降解产物、有关化学物质或抚慰剂成分 的样品,将所获分析结果与未加前述成分之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比 较,两组测试结果之差即专属性鉴别反响: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别,不含被分 析的样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均应呈负反响 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色谱法和其他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亦说明 专属性;图中应标明各组份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别离度应符合要求 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辅料,考 察测试结果是否受干扰;对于杂质测定,也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 杂质,考察杂质间是否得到别离。4、检测限检测限系指试样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
8、度 或含量;它是限度检验效能指标,无需定量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 于该规定浓度即可。非仪器分析目视法:用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 的最低浓度或量信噪比法: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是把 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拟,算出能 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3 : 1或2 : 1时的相 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l=J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 精密度要求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S/N)为10 : 1时相应的 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也可用仪器所测空白背景响应标准差(SD)的10倍
9、为估计值,再经试验确定方法的实际测定下限76、线性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 度。线形通常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求得回归曲线的斜率(Slope) 来表示。数据要求:至少需要五个浓度考察线形,需提供相关系数、 y截距(是检定的可能偏差)、回归斜率及方差等参数,应列出回归 方程数和线性图。做线性时,应注意尽量做的点多一点、线性浓度范围宽一点,这样做 的好处是:当你在准确度考察时,你做的回收率考察的浓度就大些, 配制溶液时就容易操作些;否那么,在你做线性考察时,你做的线性浓 度范围不宽,那么你在考察回收率时,你采用加入法考察时的浓度变 化范围就不宽,操作浓度很难控制,造成实际操作困难。7、范围指到达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 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 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8、耐用性指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常规检验提供 依据。是衡量实验室和工作人员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实验结果重现性的 尺度;如果方法易受到分析条件的影响,或要求苛刻,应注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