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球与-地图预习复习讲义(精华版~).doc
《高三地球与-地图预习复习讲义(精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球与-地图预习复习讲义(精华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 高考地理专题高考地理专题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知识结构】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 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 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 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 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形状形状半圆半圆圆圆 方向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特 点长度长度都相等都相等(约约 2 万千米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间隔间隔
2、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 关系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4经度和纬度 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 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 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 度数愈向西愈大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 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 为东半球,为东半球,160 E18020W 为西半球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 球特殊经纬度(1
3、)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2)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 中、高纬度界线。 (2)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 寒带界线 5经纬网的意义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_ (3)确定对称点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 B(40S,20W)。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同。如 A(40N,20W)与 C(40N,160E)。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
4、和为 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 D(40 S,160E)。 三经纬网图的应用三经纬网图的应用 1定定“方向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如图 1 中 A 在 B 的西北方向。(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如图 2 中 A、B 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先确定 A、B 两地经度差小于 180,再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B 在 A 的正东方。 B、C 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 C 位于 B 的正南方。 C、A 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 方向,可确定 C 在
5、 A 的东南方。 2定定“距离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 111 千米,如图 3 中 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 111cos 千米(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 数值),如图 3 中 AC。 (3)图 3 中 BC 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3定定“范围范围”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 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定定“最短航线最
6、短航线”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 交线。如图 4 所示。 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图 5 所示。 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 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 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 180。如图 6 中的两段劣弧。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岛位于北京的 (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7、D西北 (2)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 ) A180 千米 B1 800 千米 C400 千米 D4 000 千米四、地图三要素四、地图三要素 (一)(一) 比例尺比例尺-_ 1、概念、概念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2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 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
8、尺的关系:甲乙丙。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1)规律内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 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精确度越低。 (2)规律应用: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 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
9、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 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5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 1/20 000 的比例尺放大 1 倍,即比例尺放大到 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1/10 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 1/120 000 的比例尺缩小 1/4,即比例尺缩小到 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
10、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则放大后图幅面 积是原图的 4 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3,则图幅面积为原 图的 1/9。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6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如下图,求 A、B 两点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 AB 间的图上距离, 然后除以比例尺。 (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下图,AB 间为 30 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先用刻度尺量出 AB 间图上 距离,然后除以 30 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
11、际距离单位要统一。【典型例题典型例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 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 80 厘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_厘米( ) A20 B40 C60 D80(二)(二) 方向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_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东西,经线定南北。 (三)(三) 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
12、的文字以及表示山 高、水深的数字。 五、等高线地形图五、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1判断地势高低判断地势高低 这主要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有时又叫降坡线。 2判读地貌类型判读地貌类型 (1)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
13、“V”字形。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0 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3判读地形部位判读地形部位地形地形特征等高线图判断方法山峰 山丘四周低 中部高数值内高外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外侧盆地 洼地四周高 中部低数值内低外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内侧山脊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 部分等高线凸向低值处;脊线高于 两侧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等高线凸向高值处;谷线低于 两侧鞍部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呈 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陡崖近
14、于垂直的山坡等高线重合; 根据陡崖符号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4判断坡度的大小判断坡度的大小 (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 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部位ABCDE地貌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_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 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
15、的顺序为:BDAC。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3)坡的类型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高距相等。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 陡坡。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如下图中的甲、乙;等 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下图中的丙、丁。5判断河流流向判断河流流向 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 可判断;(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3)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地图 预习 复习 讲义 精华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