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自测预测题56.docx
《2022年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自测预测题5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自测预测题56.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 )。A.高中生B.大学生C.高中教师D.大学教师【答案】 B2. 【问题】 对于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A.心理素质培养B.心理健康维护C.发展性心理教育D.补救性心理教育【答案】 D3. 【问题】 师德原则的基本功能的实现途径是( )。A.教育事业整体利益B.教师个人的职业行为C.教师的道德情感D.教师的道德责任心【答案】 B4. 【问题】 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
2、,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 )。A.育人的角色B.研究的角色C.代理的角色D.管理的角色【答案】 D5. 【问题】 ()是指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A.学习动机B.学习方法C.学习活动D.学习心理【答案】 A6. 【问题】 按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A.普通迁移和特殊迁移B.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答案】 D7. 【问题】 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目的性原则D.主客体结合原则【答案】 C8.
3、 【问题】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答案】 B9. 【问题】 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A.能力B.意志C.爱D.希望【答案】 D10. 【问题】 “主句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词”,这句话属于(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性概括D.理性概括【答案】 C11. 【问题】 创造过程的必经阶段是( )。A.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启发阶段、验证阶段B.酝酿阶段、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C.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D.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答案】 C12. 【问题】 师德规范要求教师
4、“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 D13. 【问题】 人格的特征不包括( )。A.独特性B.稳定性C.多变性D.功能性【答案】 C14. 【问题】 心理学上的“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 C15. 【问题】 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A.感知直观B.形象直观C.言语直观D.表象直观【答案】 C16. 【问题】 辅导员指出来访者自身存
5、在的矛盾,让来访者透过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觉察到自己尚未留意的现象的技术是指( )。A.情感回应B.共情C.具体化D.面质技术【答案】 D17. 【问题】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答案】 A18. 【问题】 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规律的研究属于( )。A.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B.德育心理研究C.教学心理研究D.心理特征研究【答案】 C19. 【问题】 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B.言传身教C.依法从教D.课堂教学【答案】 B20. 【问题】 认为“趋乐避苦”是人性的自然要求的思潮是( )。A.自由主义B
6、.实用主义C.拜金主义D.享乐主义【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归纳起来有以下模式( )。A.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B.牛津模式C.哈佛模式D.筑波模式E.剑桥模式【答案】 ABD2. 【问题】 下列权利中不属于我国教师法第7条明确规定的教师权利的有( )。A.民主管理权B.管理学生权C.获得公正评价权D.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答案】 CD3. 【问题】 当代大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有( )。A.道德认知比较模糊B.道德情感比较消极C.道德意志比较薄弱D.道德行为习惯比较差
7、【答案】 ABCD4. 【问题】 大学教师激励的方法包括( )。A.学术激励B.职务考核C.目标激励D.提高待遇【答案】 BC5. 【问题】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有( )。A.为国家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B.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C.提升全民族科学素质D.推动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答案】 ABCD6. 【问题】 脱产研修的高校教师培养形式实现的形式通常有( )。A.进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培养B.特殊培养C.做国内访问学者D.出国进修E.学术休假【答案】 ACD7. 【问题】 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表征C.知识的保持D.知识的应用E.知识
8、的传播确认答案【答案】 ACD8. 【问题】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原则有( )。A.培养人才与研究开发相结合B.学术价值和知识创新相结合C.全面投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D.需求导向和技术推动相结合E.放宽搞活和严格管理相结合【答案】 ACD9. 【问题】 大学生社会知觉的途径主要有( )。A.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B.对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语言等进行人际知觉C.通过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的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权利等由此产生的行为知觉来进行角色知觉D.通过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的知觉来进行自我知觉【答案】 ABCD10. 【问题】 衡量一门学问是不是学科的标准包括( )。A.要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9、B.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C.要有公认的方法论体系D.公认的专门术语【答案】 ABCD11. 【问题】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有( )。A.学习者B.行为C.条件D.程度E.因果【答案】 ABCD12. 【问题】 关于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与教师道德范畴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教师道德范畴是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前提B.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是教师道德范畴的前提C.教师道德范畴是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D.教师道德范畴从属或者依附于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答案】 BCD13. 【问题】 在写教案涉及知识的难点时,应重点考虑的知识有( )。A.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B.自
10、己深入研究的领域内的知识C.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D.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E.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答案】 ACD14. 【问题】 在现代伦理学概念体系中,道德是( )。A.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B.以社会习俗、舆论和人类良知为维系手段C.以善恶为价值评价方式D.是一种外在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制手段【答案】 ABC15. 【问题】 以下不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A.集中性与分散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答案】 ACD16. 【问题】 心理发展阶段论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A.自我保护期B.墨守成规期C.尽责期D.自治期E
11、.自觉期【答案】 ABCD17. 【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是( )。A.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小康社会全面建成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根本变化【答案】 AB18. 【问题】 按高等教育法规定,哪一级政府应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中心城市人民政府D.县人民政府【答案】 ABC19. 【问题】 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比较差的表现主要有( )。A.上课忘关手机B.上网成瘾C.不按时就寝D.阅览室聊天【答案】 ABCD20.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 )。A
12、.法制意识B.政治思想C.业务水平D.工作态度E.工作成绩【答案】 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的意思是: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的区别。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还有一个成语“因材施教”,认为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施加不同的教育。有人认为这两句话似有矛盾,也有学者指出“有教无类”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同样性,即同样的关爱与负责,“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材料来源: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请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公正原则的理解。【答案】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高校教师 资格证 自测 预测 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