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 2015-20162015-2016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主要是指下面哪一种情况? A私有财产出现 B阶级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 4 份材料说明A.西周盛行分封制 B.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C.荀子是儒家代表 D.分封制有利于西周扩大疆域3.在分封
2、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 镇守疆土 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A. B. C. D. 4.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5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和鲁伯禽
3、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62011 年 9 月 20 日教育网信息:广东省某县近 5年来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在 150 100 左右,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严重存在。这种观念的历史成因表述恰当的是 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 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 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7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_A B C D8、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候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这一规定的意图是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C、西周的手工业特别
4、是冶铸发达 D、西周时期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9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等级森严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中央高度集权 王位世袭A. B. C. D. 10、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112011 年 7 月在建党 90 周年庆典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统一度量衡标准 D首创郡县制度12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
5、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14.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 B C D15.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执掌群臣奏章 管理军事 下达皇帝诏令 兼理国家监察事务A B C
6、 D 16下图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建立的两种政治制度,它们分别是-_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三公九卿制 D宗法制和三省六部制 17.汉武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是A.中朝 B.外朝 C.三公九卿 D.尚书18.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A召开政事堂会议,完善三省六部制 B广设宰相,分化相权C以六部分割相权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19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 20.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
7、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21.北宋为分割宰相财政权而设立的官职是A.中书门下 B.枢密院 C.三司使 D.知州-_22.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C.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2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
8、要原因。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帅地位、分离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24.朱子语类云:“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本朝”这些措施实施的消极影响是A.皇帝得以大全总揽,中央集权加强 B.导致地方严重的“积贫积弱”C.造成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威胁到皇权 D.不利于各行省之间密切交流25.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个王朝和它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汉朝分封诸侯国B.宋朝大力削弱地方权
9、力C.唐朝增设节度使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26.图 2 和图 3 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 2图 3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27科举制取代察举制 极大冲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 提高了封建政府行政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吏选拔的封闭性和不公平性 A B CD 2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对材料中所说的“此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 B.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它把读书、
10、考试和做官有机的结合起来 D.使得官员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优胜劣汰”29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 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 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_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30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 “部权尽归内阁” ,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 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
11、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31.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扩大了地方藩王的权力A.B.C.D. 32、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A. B. C. D. 33.“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 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适应军事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 34、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
12、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35军机处自设立以来,到 1912 年清王朝灭亡,经历了 180 余年。下列关于军机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设立者为清朝雍正帝B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C在一定时期是有决策权的,是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D执掌着每日觐见皇帝、共商处理军国大事,奉旨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令的重要使命36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C.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37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
13、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3814 世纪晚期,中国一位大臣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 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上朝,皇帝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 嫌迟啊,改作忧如何?”该大臣吓得连忙磕头请罪。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趋势是-_A君臣关系和睦 B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封建国家走向强盛 39.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确立之后绵延了两千余年,从根本上讲是因为A.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先后传承B.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C.与西方国家相比这一制度具有优势 D.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抵御外
14、来侵略40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41 题 19 分,第 42 题 6 分,第 43 题 15 分,共 40 分。)41. (19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
15、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 1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材料四 图片反映的是指鹿为马的故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
16、制度?并指出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4 分)(2)材料三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6 分)(3)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朝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9 分)-_42(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四日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康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
17、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筑行者成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 分)(2)材料二、材料三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 分)(3)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2 分)43(15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
18、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
19、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_元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出简要评价。(6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5 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1 分)-_高一历史月考一答案2015.9一、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5 DBBAC
20、 6-10 BCADD 11-15 DBBDC 16-20 AABCC 21-25 CDBBD 26-30 ADACD 31-35 CAADC 36-40 BACB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41 题 19 分,第 42 题 6 分,第 43 题 15 分,共 40 分。)41答案(19 分)(1)分封制、宗法制。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4 分)(2)秦始皇;依据:他自称皇帝;创建了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6 分)(3)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汉:
21、汉武帝建立新的决策机构“中朝”,成为朝廷决策的重要机构。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9 分) 42. 答案(6 分) (1)血缘、门第、等级(世卿世禄) 。 (2 分)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2 分) (3)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 国家。 (2 分) 43.答案 (15 分)(1)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3 分)(2)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评价:汉初错误地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分封王侯是历史的倒退。(6 分)(3)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宣慰司。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 分)(4)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1 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