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 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2、“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材 料有关的制度是()A.丞相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分封制3、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
2、了一道口子,开动了 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5、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 段。前一阶段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 人民的反帝斗争。这一变化说明()A.列强由经济侵略转为政治侵略B.中国领土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C.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列强进入商品输出
3、为主的阶段6、在对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那么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 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那么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 盲目”的运动是()A.华夫脱运动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1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 产阶级统治,在同法国争夺殖民地过程中打败了法国;经济原因:英国已开始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开展。(2 )林肯公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3 )官员依据:农奴在法律是自由人;列宁依据: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 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4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5 )国家独立统一是开展
4、的前提;要坚持改革开放。2、(1)政治:为政以德;思想:“仁”和“礼”;(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墨家学派;墨子或墨翟;(4)法制和德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1)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马关条约。(2) 1921年。目标: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3)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因素:中国 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开展经 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等。(答到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C.巴拿马收回运河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7、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 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翻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8、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 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 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9、拿破仑在他给儿子
6、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 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 献是()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公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D.率军远征俄罗斯10、对以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B.社会局面比拟安定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1、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了 “契丹的兴起”、“澧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2、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7、,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实现南移B.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C.中国古代丝织生产到达高峰D.宋代的制瓷水平领先世界13、如以下图反映的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的战役是()人民第&军气&KIL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4、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 合理的是()A.政治的成熟与稳定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C.国家的巩固与开展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15、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开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 制度-学思想”的
8、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以下探索中的主张提 出的先后顺序为()“民主”“科学” 三民主义变法图强 “自强”“求富”A.B.C.D.16、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 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17、”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 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带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期末考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