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运用.docx
《绘本在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本在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运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绘本在“惇高年级心理健康i臧学中的运用一、绘本的应用价值“绘本”也被叫做“图画书”,书中用图画和文字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绘本因其在阅读、思维、科学、艺术等 方面的教育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绘本在个人成长、情绪情感、生命教育等方面同样具有巨 大价值。绘本中具有的叙事冲突,使读者感同身受,从而了解自己的内心。心理治疗上有一种“阅读疗法”,其心理作用机制 为“认同”“净化”“领悟”。认同,就是获得共鸣,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故事人物与自己的特征、过往经历、所在处境的共同点, 从而获得认同和支持的力量。净化,就是宣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被带入到故事情节中,自身的焦虑等会被释放
2、 和宣泄,从而得到情感上的净化。领悟,就是进行迁移,在认同和净化的基础上,读者把对故事的认知迁移到自己身上, 并进行深层的思考,从而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绘本在小学心理课中的运用能有效解决主题式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内容重复、无新意的问题,其应用价值主要表达 在:引起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新意、有趣、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增强认同感,优化教学效果。本文 以绘本感叹号为例,通过绘本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内心观念、冲突投射到绘本情节中,引发对自我 的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教学背景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其中包括个体对自身心理特征、自身价值的意识
3、;还包括 个体对自己应该成为和可能成为怎样的人的意识。在人的一生中,自我意识是不断开展变化并逐渐成熟的。在自我意识 开展的过程中,个体不断进行社会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初期,初步形成 了自我意识,且自我意识的开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因此自我意识是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小学高年级阶段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帮助学生正 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更不能从多方面、深层次地评价自己,从而导致自我评价过低, 形成了消极的
4、自我概念。这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承受一定的压力,陷入不良情绪之中,甚至回避学习和 人际交往,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通过绘本感叹号,让学生在自己的内心领悟属于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肯 定,在活动中使学生得到认同满足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三、教学过程那么,如何通过心理绘本所蕴含的内涵深入挖掘心理辅导因素呢?结合钟志农提出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阶段(团 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以及“阅读疗法”的“认同、净化、领悟”的心理机制,明确了 以下
5、绘本教学的四个阶段,表达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衔接性。通过以下四个阶段的绘本教学,加深了学生 对自我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感悟。(一)绘本呈现团体暖身阶段暖身阶段也是“破冰”阶段,这一阶段目标是使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既没有心理压 力,又感到轻松愉快。绘本因其本身源自儿童认知需求,图画及情节令儿童着迷,所以绘本一经呈现便点燃了学生尤其 是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呈现绘本,可分为整体呈现和局部呈现。为保持绘本故事的整体性,本课选择了整体呈现,通过课前对整本内容的录制,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绘本内容。“感 叹号”原来生活在一群句号中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高年级 心理健康 教学 中的 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