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热阶段同步测试(附答案及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热阶段同步测试(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热阶段同步测试(附答案及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热阶段同步测试(附答案及 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某学生为了防止回家受到父母的责骂而努力学习,这种努力学习的行为 是因为()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奖励【参考答案】:B2、“人的开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 果。”这一观点属于个体开展上的O OA、内发论B、外银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活动论【参考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开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 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开展的
2、水平、个体的 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3、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前面开展学说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中国具体实际【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B【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 的性质决定的。34、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A、实现教育平等B、实现全民教育C、提高教育效率D、提高教育效益【参考答案】:A【解析】:实现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35、推动个体开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B、成熟C、环境D、人的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D36、教学技能属于()A、交际技能B、操作技能C、心智技
3、能D、言语技能【参考答案】:B37、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开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参考答案】:A【解析】:正是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发 生。38、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 能性或前提条件。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参考答案】:B【解析】: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 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39、教师要解决学生人生方向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改造, 这是由教师
4、的()角色决定的。A、教员B、领导者C、人类灵魂工程师D、心理医生【参考答案】:C40、于1966年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杰克森【参考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是美国学者杰克森在1966年正式提出来的,以后影响 到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并形成不同的派别。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对科学技术开展的作用有O 0A、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D、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参考答案】:A,B,C,D教育对科学技术开展的作用有四方面: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 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
5、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 能。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oA、研究型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基础型课程E、拓展型课程【参考答案】:A,D,E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学生管理的原那么包括()A、开放性原那么B、激励性原那么C、主体性原那么D、联动性原那么E、全员性原那么【参考答案】:B,C,D,E4、以下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E、赞可夫【参考答案】:B,C,D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5、教师的职业形象
6、主要包括()A、教师的道德形象B、教师的文化形象C、教师的人格形象D、教师的外部形象E、教师的教学形象【参考答案】:A,B,C6、从狭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主要包括()A、教师的意识B、教师的义务C、教师的行为D、教师的良心E、 教师的公正【参考答案】:b,D,E7、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其具体表达在()。A、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B、对象是奴隶主贵族子弟C、内容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E、方法是体罚和机械练习【参考答案】:A,B,C,ED项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8、杜威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A、提出疑问阶段B、分析阶段C、假设阶段D、评断阶段E、结论阶段【参考
7、答案】:A,B,C,D,E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提出疑问、分析、 假设、评断、结论。9、以下法律中,专门对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作了规定的是()o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参考答案】:A,C,DB、E两项与题干内容不符。10、教师的地位应包括()OA、社会地位B、学校地位C、经济地位D、政治地位E、文化地位【参考答案】:C,D,E教师的地位一般指老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老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 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三、填空题1、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关系,在人
8、格上是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关系。【参考答案】: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的过程。【参考答案】:学生身心开展3、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局部是由基因制约的, 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开展过程的机制就是 O【参考答案】:成熟4、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开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o【参考答案】:格塞尔5、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运用 知识、检查知识。【参考答案】:巩固知识6、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 o【参考答案】:目的游离评价模式7、一般说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成果的 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参
9、考答案】:研究的组织与实施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育再生产劳 动力;二是 O【参考答案】: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9、个体身心开展是在 过程中实现的。【参考答案】:社会实践10、在德育的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 题叫做 O【参考答案】:道德两难11、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 O【参考答案】:最基层的行政组织12、学生具有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参考答案】:向师性13、洛克是 的代表,代表作是教育漫话。【参考答案】:绅士教育1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语言直
10、观三种。【参考答案】:模象直观15、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 o【参考答案】:自我意识16、循序渐进原那么是指教学要按照一一和学生认识开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 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参考答案】:学科的逻辑系统17、学生开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与的相互作用。【参考答案】:个体,环境;18、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 间、信息,其中主要的管理对象是人,即。【参考答案】:学生19、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法国的蒙田和 等。【参考答案】:维多里诺拉伯雷20、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
11、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研究的核心。目前 认为主要有两条途径,即 和问题化策略。【参考答案】:结构化策略21、影响人的身心开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及教育等。【参考答案】:成熟22、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 o【参考答案】:家庭德育23、明代以后,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 而且形式上创造性也被扼制。【参考答案】:八股文24、按课程的设计形式,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o【参考答案】:活动课程2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否认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 觉能动性。【参考答案】:环境决定论2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 、结论的五步,简称
12、五步教学法。【参考答案】:验证27、义务教育是国家用 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参考答案】:法律28、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o【参考答案】:鸿都门学29、课程评价的模式主要有目标评价模式、和CIPP评价模式。【参考答案】: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0、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韵专业素养,还要 有 素养。【参考答案】:教育专业四、判断题1、相对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 教育理念。()【参考答案】:正确V2、反对压抑儿童本性,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 的是存在主义教育家的主张。()【参
13、考答案】:错误题干表达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家的主张。3、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参考答案】:错误一般认为,认知方式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包括接受、储存、转化、 提取和使用信息)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 它与学生的个性相关,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认知 方式一般是根据两极来描述的,没有高低和好差之分。4、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参考答案】:正确5、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参考答案】:正确6、19世纪德国教育家夸美纽斯用“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
14、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参考答案】:错误X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用“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 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7、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因而不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作用。O【参考答案】:错误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但同时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反作用。8、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对学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它不影响学生的 学习方式。()【参考答案】:错误9、所有教育法律条文都是教育法律规范。()【参考答案】:错误10、班级规章制度是班主任制定的。【参考答案】:答:错误。我们成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班级规章制度
15、 的制定需要认真讨论,科学合理;严肃慎重,相对稳定;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教育为主,不断完善。所以,班级规章制度不是班主任随意决定的。11、教学原那么是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参考答案】:正确教学原那么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1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参考答案】:错误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 基础。13、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教育内容为中介的“教”与“学”活 动所借助的各种形式和条件的总和。()【参考答案】:正确14、教育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参考答案】:正确4、学校精神文化
16、的物质载体是学校的()。A、规章制度B、网络资源C、校园环境D、物质文化【参考答案】:D【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表达着一定的价值目 标和审美意向等。5、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B、洛克C、克伯屈D、斯普朗格【参考答案】:D【解析】: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 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6、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其中“二馆”是()。A、教馆和学馆B、崇文馆和弘文馆C、文馆和武馆D、书学馆和算学馆【参考答案】:B7、心理断乳期是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15、教师职业
17、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表达。()【参考答案】:正确五、概念题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的基本理论 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开展是与人的片面开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开展的人是精神和身 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开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开展,怎样开展,开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 从历史开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开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开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开展的要求,并提供全 面开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开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18、6)教 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唯一方法。2、简要说明当代教育学的开展趋势。【参考答案】:简要说明当代教育学的开展趋势。20世纪末的教育学的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 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 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 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3、课程设计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 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 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学 教师资格 考试 中学 教育学 预热 阶段 同步 测试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