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上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x
《2022年七年级上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上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共n小题).如表所示内容反映了()三字经(节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A.春秋时期的大国争大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D.战争造成的社会倒退.有学者认为:“北族和中国人的接触,开始于前四世纪秦、赵、燕诸国与北方骑寇相遇, 至6世纪末五胡全被中国同化而告终,历时约千余年J据此可推断()A.民族交融长期发生在北方B.战国至隋统一民族交融完成C.民族交融导致了种族同化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战争奉行“不违农时、不伤国君”,“不加丧、不因凶”,“逐奔不过百步,纵 绥不过三舍”等战
2、争准那么观念,但战国时期的战争却变成以消灭敌国为目的的杀戮战争。 这种变化说明()A.周朝礼制趋于崩溃B.战争阻碍农业的开展和进步C.分封制已荡然无存D.兵法和诡道开始在战争中盛行.“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 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说明()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C.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D.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第1页共10页-班固汉书食货志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亡知其为秦开帝业,不
3、知其为秦致亡道也。-桓宽盐铁论非鞅(2)依据材料二,概括班固、桓宽对于“商鞅变法”的记载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 (3)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记载?你认为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事件? 【解答】(1)材料一认为战国时各国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作用是各国通过变法, 推动了社会转型。依据材料一可知,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 变法之长。(2)依据材料二可知,班固、桓宽对于“商鞅变法”的记载的不同是班固认为商鞅变法 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 全国奠定了基础。桓宽认为商鞅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也为秦朝二世
4、而亡埋下了隐患。(3)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有着不同的记载的原因是二人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我 认为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应该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故答案为:(1)为了富国强兵;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2)班固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 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桓宽认为商鞅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 基础,但也为秦朝二世而亡埋下了隐患。(3)二人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应该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 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第10页共10页HN(公元年)A.和平和开展成为时代
5、主流B.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C.社会动乱,兼并战争不断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J商鞅此举()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打击了封建的守旧贵族.“商鞅之法惩奸完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J这段材料主要表达了商鞅()A.坚持依法治国之道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提高军队战斗力量D.实施利国富民措施.表格数据最能表达商鞅变法措施中的()时间秦与六国战争结果交战全胜失败互有胜负商鞅变法到秦 65次58次3次4次王嬴政即位前(共109
6、年)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C.鼓励耕织D.奖励军功.盐铁论非鞅中载:“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其后并六国而称帝业。”这说明商鞅变法()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第2页共10页C.稳定了封建社会秩序D.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如图为1974年,当地人民在维修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时,挖出的一座巨大的李冰石像。历史人物李冰与都江堰的关系是()A.李冰是传说中都江堰的河神B.李冰因修筑都江堰而牺牲C.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D.蜀郡郡守李冰在1974年主持维修都江堰.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历史表达与历史解释。以下关于如图工程的表述,属于历 史解释的是(
7、)A.秦国在岷江上兴修的水利工程B.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修建C.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局部组成D.为秦实现统一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材料题(共1小题)1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 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其中,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 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第3页共10页(1)材料一认为战国时各国变法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成 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对于“商鞅变法
8、”,历史上有如下记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 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班固汉书食货志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亡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桓宽盐铁论非鞅(2)依据材料二,概括班固、桓宽对于“商鞅变法”的记载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3)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记载?你认为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事件?第4页共10页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 .如表所示内容反映了()三字经(节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A.春秋时期的大国争大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级 历史 战国时期 社会 变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