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写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之际.docx
《解铃还须系铃人——写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之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铃还须系铃人——写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之际.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铃还须系铃人写在4 - 18国际古迹遗址日之际福建泉州的六胜塔,也称万寿塔,是宋元时期的东方大港一一泉州港的航标灯塔。记者李韵摄水下考古队员调查沉入地中海的埃及港口。图片选自大英博物馆出版的Sunken Cities: Egypts Lost Worlds【守望家园】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是“遗产与气候”。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和联合国气候 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是联合国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而颁 布的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公约,前者回顾历史、保护人类 遗产,后者面向未来、守卫地球家园。在此背景下,本年度主题 的选择,实在是立意深远。1933年,英国皇家海
2、军飞行员库尔驾机掠过埃及尼罗河口 的地中海,影影绰绰看到海面下似乎有一座古城,后经证实这就 是著名的亚历山大港,它的一部分,由于海平面变化,己经永远 沉入蔚蓝色大海。近年来,水下考古队员在这里发现了巨型的神 庙、巨幅的石碑及巨大的雕像。2016年,这些无与伦比的水下 文物在大英博物馆隆重展出,观者如潮,人们开始憧憬有朝一日 找到沉入地中海的中世纪文化地标一一亚历山大图书馆!不仅如此,在遥远的加勒比海,有一个曾经辉煌的著名海港 皇家港(Royal Port),牙买加政府正在为其申报世界遗 产。这座见证了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的著名海港,而今一半 在陆上,一半在水下:水下的一半,是西班牙人修建的贸
3、易码头; 陆上的一半,是后来者英国人建造的皇家海港。地中海的亚历山 大港与加勒比海的皇家港,都是由于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而沉 入大海深处。气候,用一只无形的大手塑造了人类文明。公元前后,罗马 帝国建造了人口达到百万级的首都一一罗马城,从遗世独立的古 罗马竞技场,依稀可见其强盛的帝国气象。与它遥相呼应,欧亚 大陆东部的汉代王朝,也建造了可与罗马城相媲美的东方都会一 一长安城,其高大雄伟的前殿基址,依然有大汉雄风的余韵。这 一时期,正是人类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气候宜人阶段,亦即竺可桢 先生讲到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温暖期。气候还有意或无意地塑造了另一项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一 一长城。长城以内是温暖湿润、适
4、合农耕的华夏腹地,长城以外 则是广袤无垠、碧草蓝天的游牧地带。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与 精耕细作的农业定居者,在这一地带你来我往、拉锯争夺,催生 了人类史上规模最为壮观的军事遗产一一万里长城。值得特别提及的是,中国大陆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海陆分野, 形成了典型的东亚季风地带,冬夏之际交替出现的东北季风和西 南季风,使得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往来航行成为可能。泉州港正 是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季风气候,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 成为名闻遐迩的东方大港,由此而跻身世界遗产名录。人类一直在为适应气候而不懈的努力,由此造就了一批非凡 的遗产杰作。强盛的罗马帝国,为了对抗干旱少雨的半岛气候, 修建工程浩大的输水管道
5、,时至今日,人们还可以在古老的大地 上看到高悬在天际的石渡槽,让人叹为观止!波斯帝国腹地有广 袤的荒原,就是在这样干旱少水的极限地带,波斯人居然留下了 一处与水有关的世界遗产一一“波斯花园”,大漠孤烟、黄沙落 日的背景下,这座水流潺潺的景观遗产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 象。我国先民为抗击恶劣气候与环境,同样建造了不朽的工程遗 产一一钱塘江海塘。钱塘江海潮虽有“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 涌自天来”的美誉,但滚滚而来的海湾大潮,也让江岸腹地的鱼 米之乡饱受海潮漫灌之苦,直到被誉为“海上长城”的海宁海塘 拔地而起,由此垒石安澜、河清海晏,受到海塘保护的江南腹地 迎来了殷实富足、人文荟萃的繁华局面。人类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铃还须系铃人 写在 18 国际 古迹 遗址 之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