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三上数学教学安排 学情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教学两年,了解下来尖子生少之又少,而学困生的百分比大大提高已使,这对于教学来说难度有提高了不少。一二年级采纳了零基础素养教化,相对来说作业量较之前削减了许多,相对应学生的解题娴熟程度远远不够。用了两年的试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学问有了初步的相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相识到数学学问无处不在,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实力和实践实力创建了条件。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学问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的培育,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高。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相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相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相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育他们的计算实力及空间思维实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实力。最终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方面多找寻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学问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3、。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相识简洁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相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洁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分辨四边形,驾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相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
4、进行简洁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相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驾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索方面 1、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敏捷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详细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验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5、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阅历。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看法方面 1、在他人的激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新奇心,能主动参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激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念。 3、经验视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觉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刚好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6、养
6、成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相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支配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实力。 从本册起先引入分数的初步相识,内容比较简洁。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学问和问题,这部分学问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洁的分数进行表达和沟通,进一步发展数感,
7、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教学措施 1、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动身,多实行嬉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当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看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好玩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4、加强家庭教化与学校教化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5、对学困生老师要多倾注些关切和爱心,耐性辅导谆谆教导,给他们创建表现机会,激励他们。 6、常常家访,取得家长的协作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知
8、家长。 7、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擅长发觉问题,培育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进度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相识1课时( ) 时间的计算1课时( ) 练习一1课时( )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 整理和复习1课时( ) 三、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相识3课时( ) 千米的相识1课时( ) 吨的相识1课时( ) 解决问题1课时( )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1、加法3课时( ) 2、减法3课时( ) 3、解决
9、问题1课时( ) 整理和复习2课时( ) 五、倍的相识(3课时) 倍的相识1课时( ) 解决问题2课时( )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 2、笔算乘法8课时( ) 整理和复习1课时( ) 数字编码1课时 ( )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7课时) 四边形1课时( ) 周长1课时(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4课时( ) 复习1课( ) 八、分数的初步相识(7课时) 1、分数的初步相识4课时( ) 2、分数的简洁计算1课时( ) 3、分数的简洁应用1课时( ) 复习1课时( )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 )十、总复习(7课时)( )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1课
10、时:秒的相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情境中沟通、合作,自主相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疼惜时间的教化,教化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打算:(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打算一个时钟。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
11、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相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细致视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觉。2、学生自主探究,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假如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4、体验1秒钟 师:1秒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细致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
12、数得最精确。¥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知同桌的小挚友你是怎么知道的。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改变。2、让学生小组合作,细致视察钟面,自主探究。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
13、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跑步竞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惊慌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果吗?从这张成果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宁静,快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须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老师报时) 师:信任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子。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相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14、2、会进行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打算: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 一、猜谜嬉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老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4、引出课
15、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老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 (4)老师小结。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老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1)老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探讨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
16、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3、竞赛:老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老师赐予嘉奖。四、全课总结,回来评价: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