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 (2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
《《爱莲说》教案 (2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案 (2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莲说教案一、课前自学(-)读一读,尽量记住以下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馨(xin):文中指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苔(tai):苔群植物的一纲,茎和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案牍(Gn du):公事文书a 蕃(fdn):多。淤泥(yd ni):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亵玩(xie wan):亲近而玩弄。出淤泥而不染(chu yu ni er bu ran):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淤泥所污染。(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 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 言迁客似沙沉。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J就是其中的一首。陋室,是刘禹锡 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 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 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日“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开展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
3、各种问题的 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4、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表达,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 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 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字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领略作者的情怀;3、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导学活动(一)检查陋室铭背诵(二)导入课文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古
4、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 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四)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放录音(要求仔细听,注意字音及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能当堂背诵。2、字、词、句过关(1)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宜乎众矣()(2)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
5、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句段品读(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明确: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2)提问:作者写莲花之前,先写菊花与牡丹,其用意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 反衬
6、,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3)提问:“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这样评价莲花原因是什么?请在课文中找出相 关语句。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4)提问:学习了莲花的美好品质后,.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先在小组上互相交流,然后推荐较好的在班上交流。4、探究质疑(1)作者在文章中对三种花的不同评价,以及人们对三种花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生活态度和情怀?明确: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2)同学们在学习中还存在哪些疑问,请提出来。(五)快速复习,准备检测(六)课堂检测题目另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莲说 爱莲说教案 2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教案 29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