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 (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陋室铭》教案 (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教案 (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陋室铭教案教学重难点:1、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背诵全文。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一、作家作品简介。1 .作家作品简介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屡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2 .写作背景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 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 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
2、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 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 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 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 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 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 无言。由此可见陋室铭并非是自命清高、
3、孤芳自赏之作,而是愤世疾俗之作。所谓清高是 “不问政治,与世无争,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刘禹锡写陋室铭本身就是与恶势力进行不 屈的抗争,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他为政清廉的真实写照。3 .关于“铭”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开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 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自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 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二、朗读课文,正字音。lou xin taihong ru tiao du陋室馨 苔痕 鸿 儒调素琴 案牍ge shu诸葛西蜀三、掌握重点词语。知名。在:在于。灵:灵异,神奇。是:判断动词。惟: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陋室铭 陋室铭教案 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陋室 教案 16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