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有规律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是有规律的》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运动是有规律的说课稿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_21-0038-011.教材分析p 1.1 本框题的地位与作用。从内容上看,本节课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的内容。第四课介绍有关物质,运动和规律的知识,共分为两目。第一目分析p 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本节课内容是第二目,在认识了运动的知识后,进一步分析p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且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为第五课埋下了伏笔。从知识构成上看,第二框既是第四课第一框教学内容的逻辑开展,也是引出第五课教学内容的中介。同时,本节课内容具有非常广泛的世界
2、观、方法论的意义,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非常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从地位上看, 本节课内容对于帮助学生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物质观、运动观有积极意义。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1.2 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内容目的:辨析实例,说明运动是有规律的,阐释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1.3 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1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准确表述规律的概念,正确判断什幺是规律;2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理解规律的特征;知道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3 学习从详细到抽象的思维方式。过程与方法目的:1体会详细与特殊相结合的认识过程;2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1初
3、步树立求真务实的意识;2激发学习哲学的兴趣。1.4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的重难点作如下设计:1 重点:按客观规律办事。确立根据:该知识点是对规律认识的最后落脚点,对学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难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确立根据:该知识点教材中未有完好表述,但考试中却常出现。且这二者关系具有一定的辩证性,对初学哲学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打破方法:要求学生在通过实例考虑问题后,对二者关系有一定正确认识能做出正确表述。降低难度,不强调二者的辩证关系,经过后一阶段的学习,学生的思辨才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进步后,最终完全理解二者关系。2.教学方法
4、2.1 学情分析p 。本节课学习者是油田一中高一九班学生。2.1.1 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当代高中生的思维活泼,可塑性大。已初步具备了运用观察、理论、讨论、阅读等方法进展分析p 、概括、总结而获取新知识的才能,但还需要通过训练加以进步。经过前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意识,但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考虑。因此要注意从现象入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才能。2.1.2 学习者详细特。高一九班共有学生41人,女生人数较多。学生学习态度较好,根本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学习积极性差,主动性缺乏,不愿意主动答复下列问题。2.2 教学理念分析p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新
5、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人都应该具有学习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才能。人本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本节课我通过设计课前预习和课堂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训练学习的才能。2.3 教法学。2.3.1 教法。阅读法:通过预习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根本知识。提问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考虑。2.3.2 学法 。自主学习法:按照预习学案要求进展自主学习,掌握根本知识,进步自学才能。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课堂展开讨论,对老师提出问题的考虑分析p ,进而进步发现问题,辩证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6、并在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3.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发放课前预习学案并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学案。3.2 课堂教学。发放课堂探究学案以及案例材料。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根据学案和老师提示进展探究,完成课堂学习。3.2.1 导入:布丰公。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学案,感受生活当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2.2 新课学习:1规律的概念的。第一步:学生完成探究。学生联络实例理解规律概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络,感受详细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增强对规律概念的把握。老师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适当的指导。第二步:稳固加深对规律概念的认识。2规律的特征的认。学生完成探究。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目的是为了
7、帮助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进步对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规律概念目的是想让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推导出新知识。3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包含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学生完成探究三。本环节中,学生联络正反两那么材料在已有知识的根底上展开讨论,老师点拨指导。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方法论,知道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明确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突出重点,打破难点。3.2.3 稳固知。学生对预习学案中的自测局部纠错。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对学习内容(转自:wWw.bdFqy. 千 叶帆 文摘:运动是有规律的说课稿)的掌握更加充分,通过对预习自测题纠错,实现对课堂学习的稳固,让本节课的学习前后照应,有始有终。3.2.4 课堂小。小结第四课,并引出下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后面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3.2.5 拓展延。探究四: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如何解决敦煌生态环境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学会对知识的运用。3.3 布置作业1 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布置作业,稳固所学。2 完成学案。进步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才能,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别人和自己。3.4 板书设计。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规律普遍性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违犯认识、利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