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参考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计学练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练习题参考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学练习题参考答案应用型本科院校规划教材 统计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总论 一、单选题1 1 、D D2 2 、D D3 3 、A A4 4 、A A5 5 、C C6 6 、D D7 7 、C C8 8 、A A9 9 、A A10 、C C1 11 1 、B B1 12 2 、D D二、多选题1. ABCD 2. AC 3. BCE 4. BCDE 5. BCE 三、简答 题略其次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一、单选题1 1 、 D 2 、 A 3 、 D 4 、 D 5 、 C 6 、 A 7 、 A 8 、 A 9 、 B 10 、A A二、多选 题1 1 、 BCD 2 、 ACE 3、AD
2、E 4 4 、 ABD5 5 、 BCD 6 、 ADE 7、ACDE8 8 、 ABCDE 9 、 ACE 10 、 AB三、推断题1. . ×2. × 3.×4. × 5.√6.× 7.√ 8.× 9.×10.√ 四、简答题 1、 根据计量学的一般分类方法以及对事物计量的精确程度,可将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定类尺度是根据某一品质标记将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或组,对属性相同的总体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运用定类尺度方
3、法应以将总体单位进行分组或分类为前提,必需遵循互斥和穷尽两个原则。定类尺度只能根据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适用于品质标记,适用于离散变量。定序尺度是根据某一品质标记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有序的部门或组,对相同等级的总体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用定序尺度以分组或分类为前提、遵循互斥、穷尽、有序的原则。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客观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依次。适用于品质标记,适用于离散变量。定距尺度是根据某一数量标记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依次排列的部分或组,对事物类别或次序的间距的测量,其结果表现为数值。运用定距尺度需遵循互斥、穷尽、有序和可加减的原则。适用于数量标记,
4、适用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定比尺度是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先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的方法。运用定距尺度需遵循互斥、穷尽、有序、可加减、可乘除的原则。适用于数量标记,适用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2、定序尺度是根据某一品质标记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有序的部门或组,对相同等级的总体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用定序尺度以分组或分类为前提、遵循互斥、穷尽、有序的原则。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客观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依次。适用于品质标记,适用于离散变量。定比尺度是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先确定相应的
5、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的方法。运用定距尺度需遵循互斥、穷尽、有序、可加减、可乘除的原则。适用于数量标记,适用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3、(1)按不同计量尺度对事物计量的结果不同,统计数据可分为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均是上述计量尺度的计量结果。(2)按数据的性质不同,统计数据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1)定性数据也称品质数据、属性数据,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均属于定性数据;2)定量数据也称数量数据、数值型数据,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均属于定量数据。(3)按收集方法
6、不同,统计数据可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 (4)按被描述对象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统计数据可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不同类型的数据特点,见教材 P 24-25 4、(1)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于原始数据,统计报表是逐级上报和汇总的,包括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统计报表一般属于连续调查。(2)普查是一种特地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普查规定调查标准时点,时间要求性强,普查主要适用于调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一般属于特地调查、非连续性调查、全面调查。(3)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具有客观性,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取的部分总体单位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适用范围广,可以事先计
7、算并限制误差的大小,一般属于特地调查、非全面调查,既可以是连续调查,也可以是非连续调查 (4)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具有主观性,不能推断总体的特征,一般属于特地调查、可以是非连续性调查,也可以是连续性调查。(5)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具有主观性,在肯定条件下能估计总体指标数值,一般属于特地调查、非连续调查。5、普查是一种特地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普查规定调查标准时点,时间要求性强,普查主要适用于调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一般属于特地调查、非连续性调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具有客观性,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取的部分总体单位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节约人力、物力、财
8、力和时间,适用范围广,可以事先计算并限制误差的大小,一般属于特地调查、非全面调查,既可以是连续调查,也可以是非连续调查 6、干脆视察法、报告法、询问调查法和试验法。详细内容见 P 33-357、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问卷设计,选择调查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安排 五、 略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与显示 一、单选题 1. C2.D3.B4.D5.C6.A7. A8.C9.D10.D 二、 多选题1. ADE2. AB3. CDE4. ABE5.ABE 三、 推断题1. . √ 2. × 3. √4. × 5
9、. ×6. √ 7.√ 8.× 9.×10.× 四、简答 题略 五、计算题(1) 、 (2)某工厂 0 50 名工人按生产件数分组的频数分布表按生产件数分组 频数(人)频率(%)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7080 1 2 1 50 8090 4 8 5 49 90100 7 14 12 45 100110 14 28 26 38 110120 12 24 38 24 120130 9 18 47 12 130140 3 6 50 3 合计 50 100(3)某工厂50名工人按生产件数分组14714129302468101
10、214167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频数(人)六、实训 题1.(1)依次数据 (2)高校生按服务满足程度分组的频数分布表按服务满足程度分组 频数(人)特别满足 14 满足 21 一般 32不满足 18 特别不满足 15 合计 100142132181505101520253035特别满足 一般 特别不满足高校生按服务满足程度分组频数(人)高校生按服务满足程度分组14%21%32%18%15%特别满足满足一般不满足特别不满足2.50 只灯泡按运用寿命分组的频数分布表 按灯泡的运用寿命分组 频数(只)800 以下 1 800900 16 900100
11、0 26 10001100 5 11001200 2 合计 5050只灯泡按运用寿命分组1162652051015202530800以下8009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频数(只)(3)数据分布大体呈右偏分布。第四章 综合 指标一、单选题 1. A2. A3.D4. A5.B6. D7.B8.A9. C10.C 二、 多选题1.ACD 2. ABC3.BCD 4.AC 5.ABCE 三、 推断题1. . × 2. × 3.×4. ×5. √6.× 7.√ 8.× 9.&tim
12、es;10.× 四、简答 题略 五、计算题1解:(1)由于 2009 年销售额在各季度的安排是匀称的,所以,2009 年各季度各种产品的安排销售额为:甲产品安排销售额为:万元 2004800=乙产品安排销售额为:万元 754300=丙产品安排销售额为:万元 254100=则:其次季度各种产品销售额的安排完成状况为:甲产品为:% 110 % 100200220= ,说明甲产品其次季度超额 10%完成安排。乙产品为:% 33 . 113 % 1007585= ,说明乙产品其次季度超额 13.33%完成安排。丙产品为:% 140 % 1002535= ,说明丙产品其次季度超额 40%完成
13、安排。(2)各种产品累计至其次季度末销售额全年安排完成状况:甲产品为:% 25 . 46 % 100800220 150= +,说明甲产品上半年安排执行进度有些慢。乙产品为:% 33 . 48 % 10030085 60= +,说明乙产品上半年安排执行进度稍慢。丙产品为:% 55 % 10010035 20= +,说明丙产品上半年超前完成安排执行进度。2解:甲市场平均价格:375 . 15 . 1150004 . 1280002 . 11200015000 28000 12000=+ + += =xmmH (元/千克)乙市场平均价格:3 2 5 . 11 0 0 0 0 5 . 1 1 0 0
14、 0 0 4 . 1 2 0 0 0 0 2 . 1= + + = =fxfx (元/千克)因此,甲市场的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3解:平均合格率 G= % 37 . 98 %) 0 . 1 1 ( %) 0 . 2 1 ( %) 0 . 2 1 ( %) 5 . 1 1 (4= - - - - = 平均废品率= % 63 . 1 % 37 . 98 1 1 = - = -平均合格率 4解:(1)因为次数最多的组是第三组(次数为 1200),所以,第三组(500600)为众数组。23 . 569 100) 800 1200 ( ) 300 1200 (300 12005002 110 - + -+
15、 D + DD+ i L M (元)(2)中位数的位置= 1575231502= = f(户),中位数在第三组(500600)为中位数所在组。58 . 589 10012005002315050021 -+ -+ -ifSNL Mmme(元)5解:(1)374014806 12 10 8 46 55 12 45 10 35 8 25 4 15= =+ + + + + + + + = =fxfx 甲 (件)5 . 274011004 12 10 8 64 35 12 30 10 28 8 25 6 20 =+ + + + + + + + = =fxfx 乙 (件) (2)( )122=-=ff
16、x x甲s (件)( )42=-=ff x x乙s (件)(3)% 43 . 32 % 1003712% 100 = = =甲甲甲xVss % 55 . 14 % 1005 . 274% 100 = = =乙乙乙xVss 所以,乙组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高。第五章 章 抽样调查与抽样分布一、 推断题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 二、 选择题1 1 A 2 B 3 C 4 C5 C C四、计算题1 1 (1 1
17、 )15.87%(2 2 )38.29%2 2 (1 1 )871,1529(2 2 )1167.1,1232.93 3 (1 1 )3% 。(2 2 )84.12%,95.88%4 4 3 35 5 14.23% 第六章 章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一、 推断题1 1 √2 2 ×3 3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二、 选择题1 1 A 2 A 3 B 4 A5 B B四、计算题1 1 (1 1 )1224.52,1275.48(2 2
18、)1237.26,1262.742 2 (1 1 )84.12%,95.8 8%(2 2 )n=4005 3. 225 人4. 不合格。5 5 . 精确 第七章时间序列 一、选择题 1.C2.C3.A4.D5.B6.A7.B8.C9.D10.D 二、简答 题1. 时间序列又称动态序列,指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测值排列而成的序列。由两个要素构成:反映时间依次改变的数列和反映各个时期指标值改变的数列。2.答:时期序列的特点: (1)时期数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2)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干脆的关系。时期愈长,指标数值愈大,反之,则相反。这里所说的时期是指每个指标
19、所包括的时间长度; (3)时期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登记得到的。时点序列的特点: (1)时点数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2)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干脆的关系。这里所说的间隔是指两个相邻指标数值在时间上的距离。 (3)时点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肯定时期登记一次得到的。3.答:时间序列的变动形式有: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4.答: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和数学模型法。5.答:测定季节变动的常用方法有同期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两种。()同期平均法 探讨季节变动的目的,在于驾驭季节变动的规律性。测定季节变动的
20、主要方法是计算季节比率(即季节指数),称季节比率法。季节比率高的是旺季,反之则是淡季。季节比率法又称季节系数法。基本原理是:先计算同期平均数,即计算出同月(或同季)的平均数;然后计算总平均数,即计算出全部数据的平均数;最终,计算季节指数,将各同月(或同季)平均数除以总平均数。()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长期趋势和不规则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从时间序列的实际值中剔除掉,然后再计算各月(或季度)的季节指数,从而使计算更精确。三、推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1. 答案: (1) 年份 1997 1998 1999
21、 2000 2001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50 56.15 78.3 85.4 80.85 发展速度() 环比 112.3 139.4 109.1 94.7 定基 112.3 156.6 170.8 161.7 增长速度() 环比 12.3 39.4 9.1 -5.3 定基 12.3 56.6 70.8 61.7 (2)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 ( 14 . 70585 . 80 4 . 85 3 . 78 15 . 56 50亿元 =+ + + + (3)19992001 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 % 6 . 101 032567 . 13 . 7885 . 80= = 1999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练习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