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新苏教版四下科学知识梳理超全整理全 jm jyt澎%*实验方法: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实验现象:实验中,在玻璃棒上出现了流下来的水滴。实验研讨: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呢?水蒸气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棒的时候,就从气态变成了液态,就在玻璃棒上凝结成了水滴。10.画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C?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Co2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直维持在零度,直到全部结成冰之后
2、才会继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温度。11.冰、水、水蒸气是如何相互变化的?在括号里填写变化条件。(遇冷)(受热)(受热)(遇冷)水蒸气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5 .地球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盖天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浑天说是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2 .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而船离开岸边时,都是船身 先消失,桅杆后消失。3 .历史上第一位进行环球航行的是航海家麦哲伦。麦哲
3、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 方向一一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4 . 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颗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地球 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 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自转。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5 .这是一幅地球的图片,是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蓝色部分可能 是什么?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又可能是什么?请大家比较一下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 面积哪个更大?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
4、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 能是森林或草原。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6 .地球陆地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 大陆等板块,亚欧板块的面积是最大的,最小的是大洋洲板块的大陆面积。7 .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实验:实验方法:第1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 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 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第2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实验现象: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
5、是同时看见帆船的全身,而模型小船 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返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 船身。实验结论: 由此可以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在下图标注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主要停靠点。6 .月球1 .人类对月球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神话阶段、观测阶段和登陆阶段。从最初先民用神话故事描述对月球的美好想象,到后来人类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猜测环 形山的成因,再到1969年“阿波罗计划”登月,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在月球表面进行科 学实验。2 . 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 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6、。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直 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又得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 而形成的。3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 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还是至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 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4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是27.3天,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周期也 是27.3天。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看不见月球的背面。5 .认识月相示意图上蛾眉月上弦月渐
7、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6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一一娥眉月一一上弦月一一盈凸一一满月一一亏凸一一下弦 月一一残月一一新月,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7 .月亮升起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每天固定时间观察,6点或者9点都可以,这样可以观察到月亮出现在天空的不同位置。 总体是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部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圆,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 空或者看不见(一天比一天出现得晚);下半夜则相反,上弦月基本上看不见,下弦月出现 在东部天空。8 .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有什么不同?地球表面有大气、土壤、岩石,还有液态水形成的海洋、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月 球表面没有大气(因而没有风
8、),没有液态水,有岩石,月壤因热胀冷缩而呈粉末状。 地球表面有地壳结构和地质作用,所以有山地、平原、盆地等地形;月球表面没有地 质作用,月表虽也有高低不同的地形,但大部分是由陨星撞击形成的。二者有完全不同 的成因。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1/6,人受到的重力要比在地球上小得多,走 起来很容易,但容易摔跤。9 .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实验器材: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等。实验原理:细沙模拟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星。陨星落在月球上会 形成凹坑,这就是环形山。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表示陨星撞击月面的速度不同。较大的 陨星撞击形成较大的环形山,较小的陨星撞击形
9、成较小的环形山。实验方法: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实验现象: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高度越高,沙坑越大,高度越 低,沙坑越小。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越大,沙坑越大,石子越小,沙坑越小。 手电筒代表太阳,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月球上的环形山时,形成的阴影不同,太阳光 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而直射时环形山不太明显。实验结论: 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10 .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 实验材料:台灯、排球等。实验步骤:拉上窗帘,关上顶灯
10、,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实验原理:在这个实验中,落地台灯相当于太阳,排球相当于月球,人的头部相当于地球。地球转 动一周,相当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可以看到台灯的光照在排球上的反 光,由于照射角度的不同,可以看到月相的变化。实验结论:月相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月球本身不透 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 们从地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实际上我们目睹的就是一个月时间里, 月球不同
11、地区经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过程。7.太阳1 .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5500 C,内部温度可达1500 万。Co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发光发热,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摄氏度。体积,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2 .太阳离地球约有1. 5亿千米,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也就是说,此刻照在我
12、们身上的太阳光,是太阳8分20秒之前发出 来的。3 . 1. 5亿千米究竟有多远?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20秒。假如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每小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万千米/每小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多月。4 .与太阳运动有关的成语:东升西落 日上三竿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日落西山5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太阳在一天中运动变化的最直观的描述。清楚地表述太阳在一天中 的位置变化需要用到一个量: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是描述长度,而是描述角度,因而不 能用尺子去量。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6邛日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
13、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 阳的高度。通过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的位置。7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任何物体, 他们的太阳高度角是相同的。8 .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方法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9 .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以正午太阳高 度为对称点,上午和下午的太阳高度呈轴对称。如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相同, 只是方向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有
14、规律地变化。10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正午为界,呈现出轴对称性。上下午的太阳高度相等,只是方向不同。11 . 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小?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呢?一天当中,正午12:00太阳直射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接近于90度,而太阳升起 和太阳落下的那一瞬间,太阳高度角最小,接近于0度。12 .测量并画出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9:0012:0015:008 .太阳钟1 .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有什么影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位置相 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 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2
15、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3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4 . 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改变着: 影子的长短有规律地变化。早晨的影子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正 午它又重新变长。影子的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正午的影子 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5 .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辱面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 称为“日辱”。6 .日辱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阳光”下,唇针影子投于号盘,影子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
16、移动,古人根据唇针 的影子落在劈盘上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间一一义时X亥1)。7 .日号赤道日暮日皆是有唇盘和唇针两部分组成,赤道日唇的唇盘平行于赤道面,唇针指向北极星。牛顿钟立式日犀地平日鼻2022新改版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冷和热1 .冷热与温度1 .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2 .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3 .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如右图)4 .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5 .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6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7、:懑粒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液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7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8 .正确的读取温度计示数的姿势:9 .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10 .在实验中,如果发现结论与自己的假设不一致,也不要紧。因为假设仅仅是我们的 主观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的实验结论与自己的假设不一致, 这也是很正常的。牛顿钟属于地平日辱,根据竖立在平坦地面的竿子在不同时刻的影子和线条的相对位置,直接读取时刻,是最原始的地平日唇。地平日辱的愚针始终
18、指向北极星,也就是辱针与辱盘的夹角是当地的纬度。立式日唇的暑盘垂直于地平面,唇针的反向延长线指向北极星。8 .记录一天中阳光下小棒影子的长短。东方 7:009:0012:0014:0017:00 西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影子较长,然后逐渐变短,正午最短,然 后逐渐变长,直至日落影子消失。9 .做物体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方法: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画出手电筒从不同方向和角度照射时小棒的影子。实验现象:改变照射的方向,铅笔的影子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改变照射的高度,手电筒越高,影子
19、越短;手电筒越低,影子越长。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呢?当手电筒垂直于铅笔照射的时候,桌子上就不会出现铅笔的影子。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影子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光源、不透明物体和承接影子的屏。10 .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实验实验方法: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利用指南针确定方位,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实验问题: 问题1:最长的影子会出现在什么时候?最短的影子会出现在什么时候?一般来讲,最长的影子会出现在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刻,最短的影子出现在太阳 与小棒垂直的时候。问题2:早晨和上午的影子为什么
20、都在西边?而下午和傍晚的影子为什么都在东边? 因为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早晨和上午太阳在东方,因此影子都在西边,而 下午和傍晚太阳在西方,因此影子是在东方。问题3: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均匀的吗?影子长短的变化不是均匀的,越接近正午,影子长短变化越慢,越接近太阳升起和太阳 落下的时候,影子长短变化越明显。问题4: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呢?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改变着:影子的长短有规律 地变化。早晨的影子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正午它又重新变长。(2) 影子的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正午的影子
21、在北 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昆虫9.庞大的“家族”1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 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有100余万种,占动物总数的61%。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家族”。这个“家族”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类生活密 不可分。2 .昆虫的共同特点: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大多数昆 虫都有一对或者两对翅膀。3 .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4
22、.甲虫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和其他昆虫一样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不过他 们也有自己的独有的特征一一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 上。5 .常见的昆虫主要有: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步行虫、螳螂、 蟋蛀、地老虎、蝉的幼虫、负子蜡、田鳖、龟蜻、划蜡、石蛾、蜉蟾、跳蚤、虱子等。6 .描述昆虫的特征蜻蜓一一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是飞行能手,不仅可以朝前、朝后、朝侧面飞,还会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嶂螂一一身体翠绿,常常扮成绿色植物来隐蔽自己。它的前足很发达,上面长满锋利的 尖刺,捕捉猎物很方便。7 .把不是昆虫的找出来,在里打“X”。蚕和蚕蛾马陆 X2.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改版 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