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摘要:运用 SWOT 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本文综合而客观地分析了青海 M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优势及机遇,同时也面临发展劣势和挑战。最终从优化人才培育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强化专业实力培育,建设试验室和实训基地;探究新机制,加强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四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建议,以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供应依据。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SWOT 分析;青海 M 高校一、青海 M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概况2000 年青海 M 高校经省教化厅批准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03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省级探讨
2、机构青海省旅游文化探讨所,是青海省第一个从事旅游与文化探讨的省级科研机构。2006 年在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下设立了西部旅游规划与开发方向;2007 年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批准为省级重点课程,同年在 MBA 中设立西部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硕士探讨方向。2008 年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化分会理事单位,同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1 年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旅游管理二级硕士点。2013年被青海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旅游人才小高地;2016 年旅游管理专业被青海 M 高校确定为本科转型试点专业之一。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 S
3、WOT 分析(一)优势分析 1.国家级特色专业树立了良好专业品牌形象。青海 M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目前青海省唯一的旅游类学科方面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个项目的获得大大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增加了社会认可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招生,与政府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宣扬作用。同时,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资金保障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为专业内涵建设树立信念。2.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发展有坚毅后盾。青海 M 高校旅游学院现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藏汉双语文化旅游方向)等专业。学院办学阅历丰富,重视学科发展是学院优良传统,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学校名牌专业,特殊是在省内
4、外具有肯定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学院以青海 M 高校内涵建设和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为契机,主动争取学校政策支持,召开多次旅游管理发展研讨会,派出全院老师分赴广东、湖北等地高校考察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状况。做到与时俱进办专业,吸取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先进阅历,适时适度调整课程设置及办学形式,做到有特色有水平。同时,旅游业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明确了人才培育思路。2013 年,青海 M 高校获得青海省旅游业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支持,一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全省高校旅游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研讨会,力求使本专业能够引领全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3.16 年办学奠定了扎实的基
5、础。青海 M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 2000 年,是青海省最早开设的旅游类学科专业,为省内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依托青海 M 高校在人文社会学科深厚的办学基础和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特点,明确以民族文化旅游的教学科研为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 16 年的发展,在培育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学生培育、科学探讨上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奠定了扎实的办学基础。4.较高的师资队伍素养保障专业健康发展。老师学历水平较高:现有 20 多名旅游管理专业老师,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其中 1 人已获得博士学位,3 人在读博士。老师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科研时间长:15名老师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 10 年以
6、上。教学科研方向较齐全:教学科研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要特色,涵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规划、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社区旅游等方向。科研成果丰硕: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和课题多项。(二)劣势分析1.培育方案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随着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旅游业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学问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肯定的适应新业态的策划实力和创新实力。现行培育方案与日益改变的旅游业发展形势紧密结合程度不高,优化培育方案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同时,双师型师资缺乏影响实践教学开展。双师型老师是旅
7、游管理专业实现高质量实践课程必备的条件,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老师较少,严峻制约了学识与操作并重的办学理念的有效实施。由此引发办学规模不够大,专业影响度不够高的问题。专业压缩以来,招生受限,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仅有 9 个班 300名学生,导致本专业在学校乃至在省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2.实践场所和专业设备的缺乏影响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具有肯定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需的专业实力,实践环节的强弱确定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应用型人才。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专项的实践场所和设备,造成教学受限,学生受训力度不够。同时,与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旅游 管理 专业 发展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