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TLAB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MATLAB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摘要:该文通过原理探究、数值计算和数学建模三大模块展示了MATLAB模块化教学模式。从学生课堂的参加度、对学问点的把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学效果,根据试验班与对比班的统计数据,说明MATLAB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确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反思,继续优化教学模块方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反思针对高等数学的重点难点学问制定MATLAB解决方案,在教学中运用。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1课堂教学实践本文以极限部分为例,演示课堂实际教学过程。1.1原理探究模块以“第一重要极限公式为例1.
2、1.1教学内容1.1.2教师活动1发布第一重要极限分析单,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第一重要极限分析单中设置了实际操练、指令验证、特征分析三项递进式环节,以此对学生进行任务驱动1;2跟踪指导,答疑解惑;教师关注学生商量讨论动态,对有困惑或错误的地方准时给予指导;3巡察指导学生求函数的极限;查看学生MAT-LAB指令的操作状况以及分析单的完成状况;4强调第一重要极限的特征;使学生能够明确该公式的特征,能够敏捷应用该公式来求极限;5总结点评。1.1.3学生活动1合作探究,完成问题分析中画图指令的填写,绘制出图像;2利用MATLAB计算分析单中各函数的极限值;3依据上面商量过程,分析总结第一重要极限的公式及
3、特征。1.2数值计算模块以“求函数的极限为例1.2.1教学内容1.2.2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分式,明确讨论对象的特征;通过分析函数,让学生知道求极限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计算分母分子的极限,确定极限所属的类型;2引导学生发觉引起分子分母极限值为0的缘由零因子的存在,让学生商量找到解决对策因式分解,消去零因子;3进行例题演示;通过教师的整体演示,对该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4教师介绍求极限的MATLAB指令,对例1进行MATLAB求解,展示指令格式,运行求解,对比验证2;5发布PK赛规则,自行选择笔算或计算,要求结果上传至职教云;6跟踪指导,答疑解惑;7进行总结点评、打分。1.2.3学生活动
4、1仔细听讲,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索问题,知道讨论对象的特征00型;2进行商量讨论,找到解决该类型问题的方法;3认真观看教师解题过程,明确解题步骤与方法;根据解题流程进行练习;4仔细听讲,明确MATLAB求极限的指令及其使用格式;5跟随教师进行程序操作,把握求极限指令;6每名学生均根据要求进行计算,将求解过程上传至职教云;7依据教师的点评,进行自我总结、纠错。1.3数学建模以“函数的应用为例1.3.1教学内容1如何建立函数模型?通过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将其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方法解答得到数学问题结论,再将该结论应用到实际问题,得到实际问题的结论。2人口增长模型案例;以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模型为例进行分
5、析;3分析案例,建立模型。1.3.2教师活动1教师对建模的过程和步骤进行讲解;2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模型:分析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初始人口数的选取,利用MATLAB画图检验;3发布模型分析单;批阅各小组方案,并与学生沟通,答疑解惑3;4对各组的模型进行点评。1.3.3学生活动1仔细听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案例,把握教师的提示要点;2各小组商量讨论,查阅资料,完成模型分析单,并上传至职教云;3小组代表讲解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过程。2教学效果分析将高等数学的MATLAB模块化设计方案在试验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在对比班的教学过程中不引入MATLAB软件,采纳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选择高铁2002班
6、为试验班,高铁2001班为对比班。下面对试验班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2.1学生课堂的参加度试验班和对比班均采纳网络教学平台职教云进行各项活动的设置,包括测验、商量、头脑风暴、问卷调查、作业等活动。对平台上各项活动的数据进行统计,对于测验和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必需完成,所以两个班级学生均能较好地完成,参加度都到达了百分百。对于商量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对其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商量头脑风暴等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充分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来,试验班参加商量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对比班。具体的商量数据显示,在试验班中,关于MATLAB探究、计算商量的参加度更是普遍高
7、于其他类商量。由此结果显示,MAT-LAB模块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更喜爱这种可操作的、自主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觉原理学问,在操作过程中得到数值结果,使得更多的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更情愿参加其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商量、探究、合作,这样一个思想上互相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数学思维正确形成的重要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参加度的提高,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4。2.2学生对学问点的把握2.2.1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教师对每一章的教学内容设置了重要学问点把握程度的自我评价表,每一项考核内容的标准分
8、数为5分,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打分。试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自我评价分数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试验班的平均分远高于对比班,优秀率也远高于对比班,说明MATLAB模块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起到了主动正向的影响,而且效果显著。2.2.2学生考试成果的反馈用同一份试卷对试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测试,对试卷的成果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发觉,试验班的平均分比对比班高了近12分,这充分说明了试验班的学生对学问的把握效果更好,MATLAB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确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试验班的优秀率远远高于对比班,显示了MATLAB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因为MATLAB模块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所学
9、学问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探究出来的,学生对学问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忆更坚固。同时,对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信念,他们更情愿学习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增加了。所以,试验班不及格的学生也少于对比班的学生,学生整体的成果都提高了5。2.3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经过MATLAB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试验班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明显提升。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应用模块的参加度更高了。他们更喜爱动脑思索来解决实际问题,每节课的应用模块各小组都主动参加、仔细解决,更有许多学生参与了数学建模协会,大家相互沟通沟通数学建模方面的问题;二是学生应用问题的成果更高了6。试卷中应用问题的总分数为1
10、2分,将试验班和对比班的成果进行对比,如表4所示。3教学反思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笔者也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思索,在以下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3.1需要适时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在进行MATLAB模块化教学时,学生使用的是MATLAB手机版APP,手机版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较为方便。但是对于有些探究性问题,需要输入的程序较多时,手机版输入的速度较慢,比较浪费时间,对于团队的商量效果也有肯定影响。所以,依据MATLAB探究的冗杂程度,适时支配一些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上,这样将手机与电脑充分结合,能够到达更好的课堂效果。3.2需要轮换学生在小组中的任务支配在小组任务中,个别学生参加度不
11、够,依靠于小组中的能力强者,不利于个体的全面进展。在以后的教学任务中,轮换学生在小组中的任务支配,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加进来,引导学生全面进展。参考文献1卫军超,丁嘉昕,常在斌.MATLAB软件与高等数学课程深度融合J.科技与创新,2022(7):5-7.2黄慧青.MATLAB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2(19):96-98.3张雄伟,李栋浩,呼青英.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三维延长J.高教学刊,2022(4):117-120,125.4刘熙娟,刘云.Mathematica软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讨论J.教育教学论坛,2022(5):254-256.5刘新红,冯媛,乔德贤.“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J.大学数学,2022,36(3):45-50.6刘新.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22(52):143-144 张茜 李巧侠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