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古文翻译.docx
《医学古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古文翻译.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古文翻译扁鹊传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 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长 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 谈,悄悄地告诉扁鹊说:我有秘方,我年纪老了,想传给你,请你不 要泄露。扁鹊恭敬地容许了。长桑君就拿出他藏在怀中的药给扁鹊, 说:您用天上降下的露水来服用这种药物,三十天就会洞察物体了。 于是拿出他的秘方全部交给了扁鹊,突然不见了,他大概不是一般的人 啊!扁鹊就按照他的话服药三十天,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凭这种能力 来诊视疾病,完全能见到五藏病症的所在,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 行医有时在齐
2、国,有时在赵国。在赵国的时候名叫扁鹊。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大夫的势力强大而国君宗族的势力弱小。赵简子掌 管大夫,独揽国家政事。有一次简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 害怕,于是叫来扁鹊。扁鹊进来,看了简子的病情,就出来了。家臣董 安于就向扁鹊询问简子的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 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 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从那以后,扁鹊来到虢国。听说虢太子死了,扁鹊就来到虢宫廷的门前, 问爱好医学的中庶子说:太子患什么病,使京城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 说:”不用担忧,天下难道会没有这种小人吗? 于是就在狱中处死了 华佗。华
3、佗临死前拿出一卷书来交给狱吏,说:这本书可用来救活人 命。狱吏害怕犯法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他收下,要了火来把它烧 To华佗死后,曹操的头风病还没有除去。曹操说:华佗能治愈它, 可这小子成心留着我的病,要用来抬高自己。然而我假设不杀掉这个人, 他最终也是不会为我断绝这个病根的。等到后来他心爰的儿子仓舒病 重,曹操这才叹息说:我后悔杀了华佗,让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死掉 了。 当初,军吏李成患了咳嗽病,昼夜不能睡觉,还时常吐出脓血,就将这 些病情来请问华佗。华佗说:你患的是肠痈病,咳的时候吐出来的脓 血,不是从肺里来的。我给您药末两钱,服了以后会吐出二升脓血,吐 完后,就感到舒服畅快了,好自调养,一
4、个月就能小有好转,一年便康 健了。十八年后会有一次小的发作,服这种药,也将会痊愈。如果得不 到这种药,一定会死的。又给了他两钱药末。李成得药后,过了五六 年,亲戚中有人患了像李成一样的病,对李成说:您现在身体强健, 我快要死了。您怎么忍心自己没有重病把药藏起来,而让我眼睁睁地等 死呢?请先拿来借给我,我病好了,再替您跟华佗讨取。李成就把药 给了他,随即特地到谯县去,正遇到华佗被逮捕,忧虑惶惑之中不忍心 跟他求药。十八年后,李成的病终于又发作,无药可吃,以至于死了。 广陵的吴普、彭城的樊阿都跟华佗学医。吴普依照华佗的疗法治病,保 全救活的人很多。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疲 惫
5、罢了。经常活动,那么五谷之气就能消化吸收,血脉流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譬如门轴由于经常转动不会腐烂一样。因此古代长寿的人, 创造了导引这类的体育锻炼的方法,他们像熊一样直立环抱,像鸣鸟一 样左顾右盼,伸展腰肢,活动各个关节,用来求得长寿。我也有一种方 法,名叫五禽戏:第一是虎戏,第二是鹿戏,第三是熊戏,第四是猿戏, 第五是鸟戏,也是用以驱除疾病,并使双脚轻便灵活,用来当作古人的 导引。体内不舒服,起来做一禽之戏,湿润地出一身汗,于是就在身上 扑些粉,身体就感到轻快,腹中也就想要吃东西。”吴普施行这种体育 锻炼的方法,活到九十多岁,耳聪目明,牙齿完好坚固。樊阿擅长针刺 技术,但凡医生都说背和胸之
6、间为重要脏器所居不能随便下针,针刺这 些部位不能超过四分深,可是樊阿针刺背部深入一二寸,针刺巨阙胸脏 部位竟然达五六寸深,而病总是治好了。樊阿跟华佗求取服食了能够对 人有补益的药方,华佗就把漆叶青黏散的药方传授给他。漆叶屑一斗, 青黏屑十四两,以此为比例。说是长期服用这个药方,可以驱除各种寄 生虫,能通利五脏,使身体轻便,使人头发不白。樊阿依从华佗的话去 做,活了一百多岁。漆叶处处都有,青黏生于丰、沛、彭城及朝歌一带。丹溪翁传 丹溪翁是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讳震亨,表字彦修,学习的人尊称他 叫丹溪翁。他自幼爰好学习,每天能记千字。稍微长大,跟从辞官居乡 的老先生学习经书,研习科举考试的学业。后
7、来听说许文懿公是朱熹学 说的第四代传人,在八华山讲学,又前去拜他为师。逐渐了解了道德性 命的学说,广博深奥,精专严密,于是作为专门学业。有一天,许文懿 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久,如果不是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使我病愈。 你是聪明非凡的人,大概肯学习医学技艺吧? 丹溪翁因为母亲患脾病, 对于医学也粗略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便感慨地说:读书人 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把仁爰推广于众人,即使在当世没有做官, 也像做官一样了。”于是全部焚毁抛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 学方面尽力。当时正在盛行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丹溪翁日夜 学习它,不久他醒悟说: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它们的情况
8、不能 完全符合。如果要建立法度,确定规范,制定标准,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了。但是我们本乡的各位医生很少有能够通晓素 问、难经的。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访,寻求别的老师请教这方 面的知识。于是渡过浙河,奔波吴县,穿越宛陵,到过南徐,最后抵达 建业,都没有遇到良师。等他返回武林,忽然有个把他郡中罗先生来相 告的人。罗先生名叫知悌,表字子敬,世人称他太无先生,曾是南宋理 宗时的宫中近侍,学问上对于医学精通,得到金代刘完素的再传,并且 广博地通晓张从正、李杲两位医家的学说。然而他心胸狭小得很,凭借 医技厌烦侍奉他人,难以满意如意。丹溪翁去拜访他,共屡次往返,不 能跟他见面。后来丹溪翁求见更加诚恳
9、,罗知悌这才让他进去,问道:“你不是朱彦修吗? 当时丹溪翁已经具有医学声名,罗知悌所以知道 他。丹溪翁见到老师以后,就面向北方两次叩拜请收留为弟子,接受他 传授的医术。罗知悌见了丹溪翁也很高兴,就把刘完素、张从正、李杲 三位医家的著作传授给他,为他讲述阐发三位医家的学术要旨,而完全 用医学经典理论为论断依据,并且说:全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 那是不正确的。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豁然开朗,胸中没有一点凝结 滞塞,过了没有多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说而返回家乡。乡里的拘泥陈师文、裴宗元学说的各位医生,听了丹溪翁的言论,就大 为惊讶地又是讥笑又是排斥,唯独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将要 治愈了吧
10、!”许文懿得四肢疾病,医生不能治疗的时间已十年有余了, 丹溪翁按照他自己的疗法医治,确实有效验。在这种情况下,原先又讥 笑又排斥的那些医生们,才都在心里佩服在口上赞誉。几年之间,丹溪 翁的声誉顿时显著。丹溪翁不自我满足,更把刘、张、李三位医家的学 说推广开展。他认为刘完素、张从正的学说,他们论述脏腑感受致病之 气,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而湿热相火三气导致疾病最多,于是用推陈 致新泻火的方法治疗,这固然是超过了前代医家。然而有阴虚火动,或 是阴阳两虚而湿热自盛的病证,又应当斟酌地使用。又认为李杲论述饮 食劳倦、内伤脾胃的疾病,是胃院阳气不能升发,连及心肺之气,都陷 入中焦,而用补中益气的方剂治疗,
11、这也是前代医家没有阐述的。然而 天气缺乏于西北,地气不满于东南,天属阳,地属阴。西北地区的人们, 阳气易缺乏;东南地区的人们,阴火易亢盛。如果不了解这点,而只是 拘泥李杲的补中益气法,那么脾胃阳气缺乏的病人当然能够治愈,但对 于那些阴火亢盛的病人也沿用这种治法,我怕反而增加病人的疾病。于 是把三位医家的学说,去其短而取其长,又再根据太极之理,易经、礼记、通书、正蒙等各书的思想,贯穿内经的理论, 来探寻其学说的主旨。认为内经中论述的火,大概跟太极动而产生 阳气、五行相感而运动的理论符合;他又认为内经中论述的人体阴 精容易虚损,又跟礼记中谈到的养阴的意思正好相同。丹溪翁于是 提出了相火易动和阳常有
12、余阴常缺乏两条理论,来阐发他的观点。从此,丹溪翁的医术更加闻名。各地因为疾病来迎请的人,就聚集在路 上,丹溪翁都前往奔赴医治他们。他所治的病有多少,病状怎样,施用 何种良方,服用何种药剂治愈,从过去到现在,取得效验的是哪些人, 住在何县何里以及病人姓名,都可以从所见所闻中得知,清清楚楚地可 以记载。浦江郑义土患痢疾,一天晚上忽然昏倒,两目上视,小便失禁并汗液泄 出。丹溪翁为他诊察,脉象虚大没有规律,就告诉家人说:这是阴虚 而阳气突然断绝,是由于病后饮酒并且行房事而得这种病,然而我能治 愈他的病。随即让人配制人参膏,并且急忙灸病人的气海穴。一会儿 病人手能动,又过一会儿嘴唇也能动。等到人参膏配制
13、好,给病人饮服 三次,病人就苏醒了。以后病人又服用几斤人参膏,疾病痊愈。天台周进士患恶寒证,即使在暑天也须用棉织物蒙裹着头部,服用附子 数日,病情加重。丹溪翁为他诊察,脉象滑而数,就告诉病人说:这 是热极而反现的寒象。于是用辛凉药剂,病人服后吐出一升左右痰水, 蒙头的棉织物就减去了一半;接着用防风通圣散给他服用,病愈。周进 土实在高兴得很,丹溪翁说:病愈后必须用清淡饮食来养育胃气,排 除杂念来保养精神,那么肾水得以滋生,心火才能下降;否那么,附子的 毒性必将发作,恐怕就不能救治。周进士没能这样做,后来听说痈疽 发于背而死去。一个男子患小便不通,医生用利尿药治疗,病情更加严重,丹溪翁为他 诊察,
14、右手寸脉相当弦滑,丹溪翁说:这是积痰病,积痰在肺脏。肺 脏属上焦,而膀胱属下焦,上焦肺气闭塞那么下焦膀胱就郁阻不通,比 方像滴水的器具,必须是上面的孔通透,然后下面的孔才能滴出水。 于是按照疗法使病人大吐,吐完,疾病好象消失一样。一个妇人产后有物像衣襟一样不回缩,医生们不知道是何物。丹溪翁说: 这是子宫,由于产妇气血虚,所以随着胎儿下垂脱出。立即给病人 黄苗、当归之类药物,并加上升麻提举它,接着用制皮工人制革的方法, 用五倍子煎煮成药液浸洗,使子宫收缩。过了一会儿,子宫上缩了。丹 溪翁抚慰产妇说:”三年后能继续生育,不要担忧。后来果然如此。 一个贫妇守寡独居患麻风病,丹溪翁见她后心中怜悯,便说
15、:这种病 世人称为难治的原因,是因为病人不遵守禁忌。这个妇人贫困而没有膏 粱厚味,寡居而没有性欲房事,或许能够治愈。丹溪翁就自己备药治 疗她,疾病治愈。随后又服用四物汤多日,终于不再复发。丹溪翁行医治病,都是这样一类情况。因为他遇病施行治疗,不拘泥于 古方,而所治疗的病都治好了;然而对于各家的方论,却是没有什么不 通晓的。别的医生拘泥固执,死守着古法,他却灵活运用,但最终又与 古法相吻合。一时间,学医的人都像声音一样跟随,像影子一样依附着 他,丹溪翁教导他们十分勤奋,忘记了疲倦。丹溪翁年老以后,就依从弟子张翼等人的请求,撰写格致余论局 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新论等书,学医 的人大多
16、背诵学习,而且从中取得治疗法那么。 老人简朴老实,坚贞善良,刚毅严肃,独特非凡,心地正直,为人忠厚 老实。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实在是出于天性。供奉一年四季 的祭祀,他订出礼仪祭文而恭敬地哀悼先人。事奉母亲,那么适时照料她 的饮食起居而忠心奉养。在财物方面宁可让自己欠缺,而一定让兄弟们 富有。宁可少给自己的孩子,而一定要厚待兄弟的孩子。不是志同道合 的人就不跟他交朋友,不是正道的话就不说。喜欢谈论古今的成败得失, 慷慨激烈的样子,有以天下为忧的大志。社会上有名的士大夫,大多都 降低身份,虚心地向他请教,丹溪翁直率地向他们陈述治世之道,没有 什么顾忌。然而只要有人说到名利之事,他就生气地甩
17、开衣袖起身走了。 跟人交往,完全用三纲五常作为行事的准那么。他曾经说:天下有清明的 政治,那么人的行为就表现出美德;天下没有清明的政治,那么人的言 辞就表现出虚华。品德行为是根本,言辞是随着它而产生的。假如他见 到有人喜欢浮夸的言谈,舍弃德行这个根本而追求虚荣,就怒气充满在 面容上,像将要受到玷污似的。他的高尚的品行都像这样,而行医仅仅 是一个方面罢了。不过他讲学行事的主要方面,已经载在我的朋友太史 宋濂为他写的墓志里了,这里不再记录,而只是记下他行医中值得传布 的事情给他撰写的传记,希望使后世的君子能够来互相参考。评论说:过去,汉代的严君平广泛学习,没有什么学问不通晓,在成都 大街上占卜为生
18、。如果人有邪恶不正当的人问卦,就依卦象给他们陈述 行邪害正的危害。给当人儿子的人讲卦,就依据于孝道;给当弟弟的人 讲卦,就依据于顺从;给当臣子的人讲卦,就依据于忠心。史书上称颂 他的风度、声望、志气、品节,足以使贪婪的人受到感动,使庸俗的人 受到劝勉。丹溪在婺州学到了宋儒道学的源流,而置身在医界,有人以 就医的身份来求见,他总是拿保全精气、养育神气来启发他们的思想。 至于日常生活中的或语或默,或出外或居家,但凡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 道德伦理的,特别谆谆教诲,使人立刻精神振奋,感慨激动不已。左丘 明说过:仁德之人的话,它的利益很广大啊!真是千真万确。像丹 溪翁这样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正直、老实而博
19、学的良师益友,又怎能 因为他是医师就小看他呢?伤寒论序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和在齐国望 齐侯面色的记载,未尝不感慨地赞叹他的才华出众。奇怪当今生活在社 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 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 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 仰慕权贵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追求名利;崇尚讲究次要的身外之物,轻 视抛弃生命的根本。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皮都不 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 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
20、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 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方法穷尽,就只好 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珍贵的 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 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尸体,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 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人都昏昧糊涂,没有人能觉 醒省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 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爰护别人,了解别人的疾苦;不做 官又不能保护自身,了解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 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
21、 会上奔波的人,追逐着去争夺外表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 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到了这 种地步!我的同宗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 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占十分之七。我为 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 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各种医方,选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结合辨 别脉象和区分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 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 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对
22、于伤寒病的问题)就能 理解一大半了。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来运化万物。人体禀承五行运化之气,因此有 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 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 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 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 及仓公,自此往后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比得上他们的人呢。看看当今 的医生,不想思考研求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知 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观察疾病,询问病情 时,只图口头应付;对着病人看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
23、;诊脉时只按寸 脉,没有按尺脉,只按手部脉,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 象不互相参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诊察病人脉膊跳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 结束;病人快要死了还不能确诊,九处诊脉部位的脉候竟然没有一点模 糊的印象。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罢了。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 之证,实在是很难呀!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 第二等的。又说:多听广记,是懂得事理的人中第二等的。我素来爱好 医方医术,请允许我奉行多闻博识这句话。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要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保全人体的真元,通导人体的元气,拯救百
24、姓使他们得到长寿,帮助瘦弱有病的人获得平安,不是伏羲、神农、黄 帝的医学理论就不能到达这个目的。孔安国为尚书作的序文里说:伏羲、神农、黄帝的书,称为三坟,讲的都是重要的道理。班 固汉书艺文志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就是这部经 了其他事情? 中庶子说:太子患血气运行不正常的病,气血错乱不 能够疏泄,突然在体表发作,就造成了体内的病变。由于体内正气不能 制止住邪气,邪气蓄积就不能散发,因此正气虚而邪气实,所以突然昏 倒而死。扁鹊问道:他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说:鸡鸣至现在。 扁鹊说:收殓了吗?回答说:没有,他死了还没有半无扁鹊 又说:请您进去禀告,就说我是齐国勃海秦越人,家住郑县,不曾仰 望过国君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古文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