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藏戏(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藏戏(2).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藏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读读记记“脱缰、吞噬、琼结、雅鲁藏布江等词语。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在读悟中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绘,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藏戏的形成与特色,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构造,领悟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回忆学法,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课,我们跟随老 舍先生的脚步理解了老北京的春节风俗。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吗?2、两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全面,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来阅读第15课?藏戏?二、检查预习,理解新词1、认读课文出现
2、的新词:脱缰 吞噬 青面糠牙原野钺招徒优哉游哉赵曼彤2、认读民族特点词语:雅鲁藏布江 唐东杰布 琼结 阿吉拉姆 雄谢巴齐月锐)3、这几个民族词语各讲的是什么?课前有理解吗?谁来介绍?小结:通过资料理解了这三个词语的意思,这是非常好的学 习方式。关注课文下面的注释也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三、梳理目的,明确学法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还要关注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请同学们 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找出学习要求。2、有心的孩子抓住几个词,就能根据阅读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 主要写的是什么?3、结合阅读提示要求和上节课的阅读方法梳理这节课我们从哪几个方面进展自主学习:默读考虑,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藏戏的形成?那几自然段写
3、了藏 戏的特色。细读感悟,说一说藏戏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色品读批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四、小组合作,自主阅读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2、交流课文构造: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落讲了藏戏的特 色?2)指导学生抓住“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 吧。正确划分段落。3)理清课文的构造:总一一分一一总3、交流藏戏的形成(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4-7段,看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 是什么?2)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局部。13)如今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讲藏戏的形成吗?指导学生找出 引出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一一那时候、于是、就这样4自由练习借助关键词
4、来复述故事。5)请一位同学当雄谢巴,用上关键词加上动作讲解藏戏的形 成。4、交流藏戏的特色,相机交流表达方法(1)藏戏有什么特色呢?我们哪个小组想来交流?2)学生交流: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3)作者是如何把藏戏的特点写清楚的,在表达方法上你们有 什么收获?14)交流前三自然段的写作特点,相机指导朗读:a.我们小组发现课文开头的前三个自然段三个反问句,作者用反 问的方式概括出了藏戏的三个特点,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起到突出 面具特点的作用。b.我们小组发现,这三个句子不仅是反问句,还是排比句,运用 排比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C.排比句的运用能表达出民族自豪感。齐读三个排比句,读出民
5、 族自豪感!5)交流8-16自然段段a.我们小组发现课文的8-16段详细描写了藏戏的面具,使我们对 面具的理解更加全面。b.师引导能详细说一说:身份一样的人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根本一样。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意义。面具运用象征、夸大的手法,使戏剧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c.看来大家对面具都特别感兴趣,想不想看一看。好,咱们一边 看着面具一边说一说每个颜色的面具是什么面具,象征着人物的什么 特征好吗?师生对,白色是什么面具,它象征着一一d.出示9-15段内容,请看这局部句子,你发现了什么?e.作者为什么用排比段去写面具?一目了然,个性鲜明,把面具的特点介绍的比较详细)(6)交流17-
6、18自然段a.我们小组发现课文第17、18段对应的是课文的第二段,虽然 写得没有面具局部详细,却让我们读出了藏戏舞台简陋的特点,我是 从这里发现的一一雪山江河做背景只要一股、一钱为其伴奏。b.我来补充,我还读出了艺人们的朴实无华我找到的是这一句一 他们别无多求,只要有观众就行。c.你读出了对藏族艺人的敬仰之情,把你的敬仰放到朗读当中去 吧!7)交流19-20自然段a.我们小组发现第19、20段对应的是藏戏演出时间长的特点。“随 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这几个词能让我们体会到看藏戏 的那种自由自在。b.真会读书,你们是从作者的用词上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是那 样的丰富形象。五、总结特色,学习表达
7、1、结合藏戏的特色,大家总结出来了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1) 反问句突出了藏戏的特色,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排比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凸显了面具的特点2、我们再来看看介绍传奇故事的这一局部,它穿插在藏戏的特色中间,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色中间,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插叙板书:插叙),假如去掉它,也不影响我们理解藏戏的特点,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来介绍呢?3、这又给了我们启示:一参加传说、故事等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和知识性。二在研究民俗文化时我们要关注它的起源与历史。六、比较阅读,提升才能1、这节课,我们运用第十四课的阅读方法学习了第十五课,我 们都是从这四个方面把握课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小组合作,完成 表格,看一看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北京的春节??藏戏?说明角度节日风俗表达顺序以时间为序表达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语言风格自然、平实、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2、全班交流七、推荐作业1、阅读?京剧脸谱?一文,与?藏戏?进展比较阅读。2、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