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docx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R730. 5A2095-1752 (2017) 21-0110-03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大城市中恶性肿瘤已成为 死亡的首要病因。目前常规手术、化疗、外照射放疗等手段对恶性肿瘤的治疗 有效率仍不十分理想,且存在各种明显的不良影响,寻找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 法势在必行。随着交叉学科及介入微创技术的兴起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恶性肿瘤逐渐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热点,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 治疗恶性肿瘤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现就这一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应用加以综 述。1 .历史背景放射治疗技术与外科切除、内科化疗以及介入治疗是当今肿瘤的四大治疗体
2、系。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是1901年由PierreCurie首先提出,其 定义为将具有包壳的放射性核素埋入组织进行放射治疗。法国的Pasteau和 Degrais医生在1914年首次采用组织间近距离镭管插入治疗前列腺癌,开创了此技术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后期,图像分析技术、新型放射性核素及模板 指导系统、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及开展使近距离治疗的精确性得到了显著 提高,同时还明显减少了并发症,其适应证选择也得以扩展,在多个系统的恶 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渐重要。1998年国产1251粒子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问世。随后谢大业和罗开元两位教授在国内率先利用125T粒子治疗
3、肿瘤。2001年王俊杰等首次应用图像引导技术,开创了我国现代粒子治疗时代。2 .相关概念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源(封装的放射性核素)经人体腔道置于肿瘤附近、插 植到肿瘤体内、或放置在瘤体外表实施照射的一类放射治疗手段的总称。临床 上将放射性同位素放置在距肿瘤组织5cm范围内,甚至在肿瘤组织内进行治疗 认为是“近距离”。放射性粒子的植入是目前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粒子植入是通过手术或 微创方式将具有一定规格、活度的封闭性放射源用施源器直接施放到人体组 织,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到达治疗目的。植入方式可以分为暂时性插植和永 久性插植两种。术前治疗计划、预期剂量分布等需在粒子植入前制定,粒子的 处
4、方剂量(prescriptiondose, PD)那么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planningsystemTPS)进行计算并确定。CT、MRI、B超等影像学方法 可帮助确定靶区,依据肿瘤形态、横断面确定植入导针和粒子的数量、粒子活 度及总活度,调整导针及粒子位置,得出最正确的剂量分布方案。通过对肿瘤组 织的精确定位,到达对肿瘤细胞最大程度地杀灭、对正常组织最低程度地损伤 的治疗效果。植入后的计划(postplan)是粒子植入后必须进行的步骤,通过对 剂量再次评估与验证,了解实际的肿瘤内剂量的分布情况,客观评估疗效及可 能发生的并发症1。3 .植入粒子的选择肿瘤的病理类型、粒子植入的
5、方法、放射源的供应及核素的特性等是选择放射 性粒子的依据。通常选择初始剂量率高的核素作为短暂插植使用的放射源,如 192Ir. 60Co、137cs等。反之那么可以作为永久植入使用的放射源,如1251和 103Pdo1251粒子的相对生物效应为1.01.5,接近于1.3,半衰期较长(60天),可 穿透组织距离为1.5cm,平均光子能量27.4keV,生物等效剂量为160Gy。广泛 应用于头颈部肿瘤、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和胰腺癌等肿瘤的临床治疗。103Pd的相对生物效应接近2,半衰期较短(16. 9天),初始剂量是1251粒子 34倍,组织间穿透距离1.7cm,因此适用于增殖较快的肿瘤组织,而
6、1251那么 适用于繁殖周期较长者。同时由于这两种粒子的半衰期不同,潜在并发症出现 的时间不一致,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其混合应用。103Pd释放50%的剂量需要8. 5天,1251需要30天,两者配合,可先后杀灭癌细胞。同时由于粒子有效治 疗时间和肿瘤细胞倍增时间有关,初始剂量率较高的放射粒子适用于倍增时间 较短的肿瘤细胞,宜采用初始剂量率较低者对倍增时间较长的肿瘤细胞效果较 好,假设二者合用,将尽可能发挥其不同的生物学特点,更全面的攻击肿瘤细 胞。198Au半衰期为2.7d,射线能量为410keV,组织穿透距离4. 5cm,穿透力强, 不易防护,在口腔肿瘤方面有一定的应用。169Yb的初始剂量率
7、为12.5cGy/h,光子能量为93Kcy,相较于103Pd、1251粒 子,源剂量分布更均匀,周围正常组织接收的剂量更少。有实验证实169Yb粒 子源在体外及动物体内对肿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比拟平安,其效果优于 125T2,但是,在300KeV处169Yb粒子源出现的一个小的光子峰会明显影响 辐射防护,这是需要引起临床注意的地方。1921r属于丫射线源,平均能量为400Kev,半衰期72天。在前列腺癌短暂插 植治疗方面有一定应用。4 .粒子植入的方法目前粒子植入主要是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来辅助完成。TPS是将CT、B超 检查通过扫描仪输入到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三维重组立体图像显示在屏幕
8、上, 并提出避开敏感组织或重要器官接近肿瘤的最正确途径。根据肿瘤需要的放射治 疗剂量,通过TPS计算绘制出放射等剂量曲线、放射性粒子的数量、活度及放 置部位,粒子与敏感组织之间的平安距离,微创治疗中肿瘤病灶范围及剂量分 布,并预测放射源衰减曲线,进行质量验证,明确肿瘤及周围器官实际接受的 放射剂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式包括:适于人体表浅肿瘤治疗的经皮穿刺植入术;在 超声引导下的术中植入术,在腹腔、胸腔、盆腔及颅内肿瘤的治疗方面应用较 多;适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模板引导植入术;体内较小体积肿瘤、空腔脏器肿 瘤或微创手术时可借助各种腔镜引导完成粒子植入,B超、CT引导下植入术, 适于直肠癌术后复发
9、和锥体转移癌治疗3 - 7。5 .治疗原理及作用机制植入肿瘤组织间的放射性粒子发射出Y射线,通过不断破坏进入繁殖周期内 DNA合成期及有丝分裂期的肿瘤细胞的DNA双链,到达破坏其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而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持续繁殖的细胞只有一小局部,静止 期的肿瘤细胞对丫射线相对不敏感。持续不间断的照射使细胞死亡超出了细胞 新生,使肿瘤体积变小。而一般处于细胞分裂静止期的周围正常组织多对放疗 不敏感,同时由于粒子放射活度小,正常组织所受剂量少,因此周围正常组织 发生损伤的几率较小。有研究8提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在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还通过下调 PCNA表达和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同
10、时还发现1251粒子和5-FU缓释粒子 联合治疗还可明显上调肿瘤细胞FAS蛋白表达,抑制DNA合成9 o.临床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特别是1251粒子的近距离治疗在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已经成 为首选治疗方法。对肝癌、胰腺癌、直肠癌等方面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0-12 o对头颈部复发肿瘤和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也显示其优势13, 14。近年来,粒子植入治疗也逐渐扩展到对软组织肉瘤,盆腔恶性肿瘤等方面。Gutierrez等报道8249例软组织肉瘤,认为手术切除和放疗是提高软组织肉瘤 患者生存率的惟一的治疗模式15。朱丽红等研究说明放射性1251粒子植入单 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射性 粒子 植入 治疗 恶性肿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