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卧虎图(局部)(中国画)兴安为且噬己也,甚恐”。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 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可笑归可笑,不过老 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这就进入柳宗元笔下的第三步,老虎 “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是呀,祖祖辈辈都是食 它者,没有它食者,丢掉自个的性命是小,毁掉先祖威名是大。 可不搏这大家伙又不甘心,这就进入第四步,“稍近,益狎,荡 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稍微接近,轻佻撩逗,看看老虎多 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 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领。第
2、五步就简单了,老虎“断其 喉,尽其肉”,打着饱嗝走了。聪明,实在聪明,老虎乃大智者也。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我再举一例。据说老虎一胎假设是产下三个儿女,内中必有一个最 为厉害的彪。彪之厉害不在别处,竟然要趁母虎不在吃掉同胞兄 弟姐妹。母虎只好严防死守,不让彪的野心得逞。要是涉深水过 河,小虎无法渡过,需要母虎背过去,可是一次只能背一只,如 何背?这可真是个难题。对我来说是难题,对老虎未必是。只见 母虎先把彪背过河去,放在对岸。返回来背着一只小虎过去,放 下,再把那只彪背过来。放下后,将另只小虎背过河,再返回来 背彪。彪就是再厉害,面对母虎的严密防范也无可奈何。聪明, 老虎真是聪明过人。那么,
3、狐假虎威中的老虎如何解释?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哪有如此绝对的判断,过年了,逗你一笑,也凑全了老虎身上的 仁义礼智信。虎符与王权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动摇其在国人 心目中的重耍地位。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 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老虎何其勇武,何 其威风也!为此,国人才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 梁启超甚至将伏羲视为老虎的化身,寄之以身,托之以命。如果 能够敬假设神灵,祷之拜之,便可百邪不侵。所以,很早以前老虎 就与王权联系在一起了。如果这种说法虚空得不无猜想之嫌,那 么,可以请出虎符作证。虎符,是兵符、军符,是古代帝王掌握 兵权,调发军队的
4、信物。一般用铜制作,分为左右两半,有子母 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赐予将领。帝王假设派人前往调 动军队,必须携带右符,验合无误,将领才能出征。战国、秦、 汉时期,几乎各国通用。称作虎符,缘于兵符就是老虎造型。尧 舜之后,自夏代灭亡起,王权交替多是暴力厮杀。厮杀的主力就 是军队,调动军队须使用虎符,足见老虎就是皇权的象征。有没有事例?有,窃符救赵就是证明。战国时期,强秦东征, 旨在吞并各国。大军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 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不敢去救。可要不救,唇亡齿寒, 魏国也岌岌可危。危急关头,信陵君魏无忌唆使魏王姬妾如姬窃 得虎符,调动军队,解救了赵国,也缓解了魏国
5、的危机。看看虎 符的作用有多大?改变了历史啊!老虎不仅在兵符上大显神威,周天子还嫌神威不够,为将士 的头盔、兵器,全都雕饰虎纹。这还不够,将军假设是作战宿营, 帐篷要称虎帐。至于皇家议论军机大事的地方,不称宫,不称殿, 而叫白虎堂。白虎,据说在老虎中最为骁勇,最为珍贵,才将此 名赐予军机处。水浒传里林冲误入白虎堂,就是为奸人诱惑, 携带兵器去了不该去的军事重地。用白虎命名的不只是白虎堂,还有白虎观。汉朝的白虎观, 设在未央宫中,主要讲经论道。唐朝张九龄留下这样的诗句:“论 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在白虎 观召集博士、儒生陈述己见,进行学术思想大讨论。讨论结束, 他亲
6、自裁决经义奏议,记录成文白虎通德论。之后又命班固 撰写成书,名为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在战场上威名 赫赫的老虎,芳名居然与典籍共存,千古流传。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皇家借助虎威,以武力征服天下,以经文通令天下。老虎那么 借助皇家的极权,让声名到达了巅峰。巅峰也是险峰,无限风光 在险峰,险峰背后是深壑。世人逃不出这个怪圈,老虎能不能跳 出来?翻开水浒传一看,不仅跳不出来,还两次遭受大难。首次蒙难的是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虫即老虎,把老虎称为 大虫,至少看出古人甚是畏惧老虎,不然不会如此贬低这厮。这 可能是鲁迅笔下,阿Q精神胜利法源远流长的一个例证。虽是这 样贬低老虎,并没有影响老虎威猛亮相。施耐庵这段
7、描写非常精 彩,“一阵狂风”和“扑地一声响”,老虎跳将出来。“两只爪 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撞将下来”。假设对手 是个凡夫俗子,当下就会成为虎口美食。可对手是武松,一闪就 躲过了。那老虎“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幸 在武松又躲过了。老虎并不气馁,“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 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 只一剪”。按照常情这一扑、一掀、一剪,猎物便会到口。偏偏 常情没有出现,出现的是老虎失算,三招落空,局势逆转,“气 性先自没了一半”。每读至此,我都会想到施耐庵精通兵法,熟 稔曹刿论战,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以人 度虎
8、,施耐庵让武松逐渐占了上风,瞅个机会两只手就势把虎头 死死按住,把只脚对准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进而“提起 铁锤般大小拳头”,一顿猛捶,“吊睛白额”老虎竟如此蒙难而 死。第二次在老虎身上大显身手的是李逵。不怪李逵惨杀老虎, 谁叫这一家子把李逵的老娘给吃了。李逵本是接老娘上梁山享 福,前去给老娘打水解渴,回来时不见了老娘,却见地上有血。 顺着血迹找到一个洞口,两只小虎正舔一条人腿。无疑老娘死于 虎口,李逵心头火起,“挺起朴刀”捅死了一只。另一只逃进洞 里,他钻进去“乱刀砍死”。此时,母老虎张牙舞爪回窝里来, 李逵“放下朴刀,拔出腰刀”,准备搏杀。然而,那母老虎尾巴 一扫,“后半截身子坐进来”
9、。李逵一刀正中母老虎的粪门,那 厮吼了一声,“负痛掉下山岩去了”。李逵正要下沟去追,雄虎 卷起狂风扑面而来。李逵不慌不忙,手起一刀,刺中颔下,“轰” 的一声响,老虎倒在岩下死了。一家四虎就这样惨死于李逵刀下。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武松打虎,要写李逵杀虎?还不是因为老 虎威猛盖世,与它们搏杀才能显示英雄气概。要是让武松和李逵 打老鼠、杀老鼠,莫说打死一只,杀死四只,就是打死千只,杀 死万只,也比衬不出英雄气概。古代精通此道的不只是施耐庵, 在二十四孝里也出现过扼虎救父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晋 朝人杨香,14岁时随父亲田间割稻,突然跑来一只猛虎,叼着 父亲就走。杨香飞身跃起,扼住了猛虎的咽喉。直到扼疼猛虎,
10、 放下父亲。猛虎溜走了,父亲得救了,杨香美名远扬。又是一个 比衬,比衬出一个人人敬仰的大孝之子。别看武松、李逵对老虎又打又杀,然而梁山好汉仍对老虎敬 慕不已,108将中绰号以虎为荣的就有11位:插翅虎雷横、锦 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青眼虎李云、 笑面虎朱富、病大虫薛永、中箭虎丁得孙、母大虫顾大嫂、打虎 将李忠。人虎之间我的家乡东临汾河湾,西依吕梁山。吕梁山这段属于最南端, 史称姑射山。姑射山便是庄子笔下出现过的“藐姑射之山,有神 人居焉”的那座名山。有次走近山麓,一位朋友指着山径告诉我, 那是虎迹坡,虎迹坡自然曾有老虎走过。我并不相信。小时候跟 着伙伴瞎唱:“太阳落,狼
11、下坡。太阳高,狼回窝。”对应着儿 歌心想,要是山上有老虎,肯定会唱:“太阳落,虎下坡。太阳 高,虎回窝。”哪料前数年偶然看到姑射山的碑文拓片,竟然是 县令组织打老虎。姑射山中有个乡宁县,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新县令 葛清翻山越岭赴任。天黑时人已很困,随便找个山神小庙勉强栖 身。黎明即起,一早走进县城。看见他的人无不惊愕,夸他胆大 无比。原来山野老虎泛滥,几乎每天都有人被吃。果然县令屁股 未坐稳,就有人报,前来送公粮的山民被老虎吃掉了。虎患早已 成灾,有个三十家人户的要里村,半数人死于虎口。为保一方平 安,葛清发动打虎,山民不敢,都说老虎是神灵。缓慢几天,又 有人到县衙哭诉老虎吃人。葛清
12、不再犹豫,由三名衙役和七名猎 户组成打虎队。方法是“人日给口粮银七分,获一虎赏银三十两, 劳以花酒;受伤者月米三斗资调养;不幸遇害,棺木银四两”。 重赏之下,个个奋勇,两年间打死老虎十只,虎崽六只,还有母 虎孕怀的四只腹崽。从此,姑射山中再无虎患。一场人虎之争以 人的胜利,老虎的失败而告终。如今讲究生态文明,生态平衡。昔日虎患成灾,是老虎过多, 捕光了有限的活动范围内的禽兽,不吃人就会饿死。而人一旦抱 团取暖,再凶狂的猛兽,也不是挽弓箭、持利刃者的对手。回首 当年这场人虎搏斗,并没有过多欲望,而是出自活着这个最低本 能。虎食人是要活着,人打虎也是要活着。可是,后来老虎岌岌 可危,不少种族几近灭
13、绝,那么是因为打虎的那些人超出了活着的 最低本能,不是谋虎皮,就是谋虎骨。利欲熏心,金钱迷魂,老 虎再多也经不住他们捕猎。据说,到20世纪70年代,野生东北 虎仅剩缺乏十只。老虎濒危这才引起社会关注,这才纳入野生动 物保护范围。这些年悉心保护,成绩斐然,经监测野生东北虎, 2021年发现了成虎27只,幼崽10只。野生东北虎煎熬过了断 代的危机,虎族继续繁衍着威猛骁勇,向世人展示祖辈的风采。积淀丰厚的虎文化老虎的形貌凝结在了文物上,老虎的神威融化进了精神文化 里。在文物上,能看到造型各异的老虎。食人卤,是中国商代晚 期的青铜器珍品。称之食人卤,是因为一只老虎与人相拥在一起, 而且人头紧挨老虎的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漫谈 中国文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