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及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及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及考虑【摘 要】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才能,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小学数学生活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课堂教学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起严密联络,一直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关键词】:p 】:】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生活化 考虑【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_27-0145-01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络生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地表达数学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2、感受数学的无穷兴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历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一、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建构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历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历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场,在详细、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了要减,少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对于这个算理的概括,看似非常的精练,实那么不然。一些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出错,究其原
3、因,恐怕是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经历构造。假如我们换一种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购物引入,比方:小方带了195元钱,买了一个书包用了98元。问:小方该怎样付款?他还剩多少钱?学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大都会说小方先付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他还剩95+2元,然后再将上述生活问题进展数学化,即195-100+2,于是,对于195-98这类的简便运算,学生就掌握得结实了。二、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
4、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幺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年历,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对校门外的小商家进展调查,并选择适宜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上课时,老师问:“你们喜欢吃哪家的早饭?吃什幺?”上数学课,讨论早饭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李家的麻酱烧饼。”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昨天早上,他家卖了54个,4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钱吗?”学生不但列出算式,计算出得数,还给
5、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学会了乘法口算,还对各家经营进展了评价,并提出有些食品怎样改良会更受欢送等,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小摊上吃虽然快、省事,但不卫生。有些学生商量说:“假如他们小商家结合盖间大房子,都在大房子里做饭,我们在大房子里吃饭就好了。”这是他们今天的想法,也许明天在他们那里会变为现实。三、回归“生活天地”,进步数学应用才能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详细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进步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
6、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理论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四、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充当某些角色,如营业员,装潢工人,车间工人,调度员等。当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学着安排生活。如学习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当空调零件装配车间主任,合理安排各组人员人数的编排,使消费效率最优化。当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作为土地管理人员去安排各农家宅院的用地面积。在这样一个以参与者身份进展活动的过程中,既进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实
7、际计算、测量才能。在体验活用知识的快乐中,他们对这局部知识的理解得到了稳固,老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亲密联络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此外,“让生活中的数学更语言化,数学中的语言更生活化”在21世纪现代数学教学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络。数学概念本身高度抽象概括,与儿童的认识才能不相符。所以要鼓励学生课堂中多讲、多问,是数学符号具有儿童化的语言功能。假如思维已生活化了,语言仍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未免有些教条,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展。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更贴近儿童生活,毕竟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老师的任务归根结底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更儿童化、生活化的设计引进课堂。正如,数学巨匠康托儿所说:“数学的精华在于自由。”数学知识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宏大的学生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课堂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联络,不仅扩大数学教学的信息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各方面的理论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扎实的根底。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