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邻水中学高2020级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 .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2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晋商具有开放经营的历史渊源晋商是指发端于明初、兴旺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至明末清初,集中在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 号生意兴隆,这一时期是晋商最辉煌的时期。五百年的晋商辉煌,得益于其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开放性。 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源源不断的开展动力,是晋商开放经营的具体表达。为引进人才实行
2、“经理制”。晋商商号职员的设置历来“因事设人”,从不“因人设职”。在普通员 工的选择上,晋商秉持开放的人才选用机制和观念。因为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所有权和 经营权两权合一的经营模式难免出现管理效率低、内部运营本钱高昂的弊病。晋商以开放的经营智慧,创 新人事管理制度,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别离的“经理制”,突破了所有者自身能力的限制,建立起高效、 有序的运营机制。在“经理制”下,财东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授予掌柜资金运用权、职员调配权、 业务经营权,委托掌柜具体管理。财东充分信任掌柜,令其放手经营。“经理制”打破了传统的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的封闭经营管理模式。经理人的选择突破了家族、宗
3、族、本村的固有限制,是晋商开放意识在企 业管理上的具体表达。为引进资金实行“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萌芽于明代,大兴于清代。晋商早期实行的独资制、 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远远不能满足大商业、大流通下的资金需求。晋商适时调整,不拘泥于本家、 本族、本地拓展融资渠道,广纳闲资,形成“股份制”这一开放的资本组织形式。开放的股本结构,使晋 商突破单纯依靠自身资本积累的局限,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充实资本,形成互利共赢、风险共担、休 戚与共的接近现代股份制的商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财 东对企业财产控制权与财东个人财产控制权有了一定程度的别离。财东将其个人私有
4、财产作为股本投入商 号、票号,与其他出资者的资本融合为一体成为企业资本时,便失去了这局部资金的自由支配处置权。作 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晋商股份制已明显不同于独资、一般合伙等传统企业制度,而更多表达了现 代企业精神,也表达出晋商开放的经营思路与高超的管理智慧。晋商还开创了 “人身顶股制”这一独具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经理的身股和财东的银股一样具有分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假设不经意,既成, 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俄直集贤院。先是, 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
5、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 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那么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 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 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 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 “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 ”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 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
6、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 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 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缺乏招圣虑,但当修人 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 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 宁府。(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B.帝曰/卿可谓责难/于
7、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C.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D.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进士,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殿试是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也就是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试。B.起居注,我国古代皇帝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皇帝都有起居注,这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C.敕,皇帝的诏令,“敕”作为一种文书,在古代常用于帝王训斥或贬责臣僚。D.翰林学士,官名。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
8、承唐制,掌制诰。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安石爱好读书,文采出众。他从小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才,文思敏捷,文章精妙,深受曾巩和欧 阳修的推崇。B.王安石不求腾达,不恋官场。朝廷屡次想提拔他,给他美差,但王安石屡次拒绝,还曾经为了逃避任职, 躲藏到厕所里。C.王安石广受赞誉,声名远播。不俗的文才、品行和见识,为王安石引来广泛的赞誉,很多士人,包括皇 帝都很想结识他。D.王安石曾受器重,终被冷落。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委以参知政事之职,但是由于王安石招致了天下大旱, 最终遭到贬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
9、府。(2)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答案】10.A11. C 12. D13. (1)神宗因此很想见王安石,刚即帝位,就委任他为江宁府知府。(2)但是后代学者不能透彻地了解,认为(尧、舜的治国之道)高深而不能赶上罢了。【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爱卿可算是责难国君了,朕知道自己才能低下,恐怕没有方法助你实现这个愿望。你要全心全意地 辅佐朕,希望你我二人能共同完成治国大业。“君”作宾语,表示被责难的对象,不能和前面断开,排除BD;“副”是动词,意思是“相称”,宾语是“此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应选Ao【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
10、常识的能力。C. “在古代常用于帝王训斥或贬责臣僚”错误。“敕”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应选Co【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但是由于王安石招致了天下大旱”错误,结合“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 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可知,这是别人对王安石的诬陷,天旱不可能是某 个人招致的。应选Do【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 “由是”,因此;“甫”,才;“即”,就任;“命知”,任命担任。(2) “通知”,透彻地了解;“高”,高深;“及”,赶上。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一过目就终身不
11、忘。他写文章动笔就像飞 一样,初看好像漫不经心,写成以后,看到的人都佩服他写得精妙。友人曾巩,拿他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 阳修为他传播美誉。他考中进士,并排名前列,担任淮南签书判官。不久在集贤院当值。在此之前,掌管 图书、编修国史的官署屡次下命令,王安石屡次推辞;士大夫认为他对世间的一切不再留恋了,因没能亲 眼见他一面而感到遗憾,朝廷每当想要把好的官职委任给他时,都担忧他不就职。第二年,担任同修起居 注,连续几天推辞。阁门吏拿着朝廷的敕令前去交给他,他拒绝接受;阁门吏跟着他,向他行拜礼,他却 到厕所躲避;阁门吏就将敕令放到书案上离去,他又追上阁门吏,将敕令送还;他上奏章推辞至八九次, 才接受。于
12、是管理制诏事务,检察在京的各种刑事案件,从此之后,不再辞官。神宗在颍邸的时候,韩维 担任记室,每当讲述的事情被称赞时,总是说:“这不是我说的,是我的朋友王安石说的。”等到担任太 子庶子,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皇帝因此想见见这个人,刚一登基,就任命他担任江宁知府。几个月后, 征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才来到朝廷。入朝回答皇帝的问题。皇帝问,治理国家首先要干 什么?王安石回答说:“应首先选择治国的方法。”皇帝问:“唐太宗怎么样呢?”王安石回答说:“陛下应 当效法尧、舜,为什么要效法唐太宗的所作所为呢?尧、舜的治国之道非常简洁而不烦琐,非常简要而不 曲折,非常容易操作而不烦难。只不过后世学
13、习尧、舜的人不能透彻地了解,认为那是太高深的不能赶上 的罢了。”皇帝说:“爱卿可算是责难国君了,朕知道自己才能低下,恐怕没有方法助你实现这个愿望。 你要全心全意地辅佐朕,希望你我二人能共同完成治国大业。”熙宁二年二月,授予他参知政事的官职。 熙宁七年春天,全国久旱不雨,饥民流离失所,皇帝忧愁的神色表现在脸上,对着朝臣们叹息不已,想要 废除那些不好的法度。王安石说:“水灾和旱灾是经常会遇到的,即便是尧帝和商汤也在所难免,这些不 值得引起皇上的忧虑,只是应当修好人事来应对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将他所见到的流浪百姓扶老携 幼的困苦状况绘制成了图画献给皇帝,说:“旱灾是由王安石所导致的,去掉王安石,
14、上天一定会下雨。” 慈圣、宣仁两位太后流着眼泪对皇帝说:“王安石搞乱了天下。”皇帝也开始怀疑他,于是罢免了他的参 知政事,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江宁知府。(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郊闲望有感 韩傀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鱼冲骇浪雪鳞健,鸦闪夕阳金背光。心为感恩长惨戚,鬓缘经乱早苍浪。可怜广武山前语,楚汉宁教作战场。 注:韩保,晚唐诗人,曾深得昭宗器重,官至兵部侍郎,后为小人所忌,被迫流落至江西、福建等地。晋书阮籍传:“籍曾登广武,观楚汉交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选取了富有秋天
15、特征的“枫叶”“秋霜” “碧云”等意象,描绘了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深秋景色。B.诗歌颔联形象地写出了鱼儿在水中冲浪健游,鳞片如雪;乌鸦在夕阳下自由飞翔,翅膀闪着金光。C.全诗围绕“闲”字,写出了诗人悠闲地观赏眼前色彩斑斓、生机蓬勃的秋景,表现了诗人自在、悠闲的 心态。D.这首诗前四句描绘秋郊秋景图,后四句联系自己的遭遇,感时抒怀;以乐景衬哀情,脉络清晰。15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惨戚”的原因。【答案】14. C 15. (1)惨戚于皇帝 恩情、器重却无法报答。(2)惨戚于身处乱世,鬓发斑白,岁 月流逝。(3)惨戚于小人当道,无法建功立业,渴望有新的楚汉战场,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解析】1
16、4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 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 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表现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态”错误,作者不自在, 外表悠闲,心不悠闲。应选C。【15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分析诗人“惨戚”的原因,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诗句分析,概 括答题要点,此题可根据诗中的“心为感恩”和注释一中的“曾深得昭宗器重,官至兵部侍郎”概括第一 点;根据“鬓缘经乱早苍浪”概括第二点;根据最后两句和注释一中的“后为小人所忌
17、,被迫流落至江西、 福建等地”、注释二的内容概括第三点。【点睛】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 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重要的场面,景物进行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曹操在短歌行中表现自己广纳贤才的心胸,希望贤才多多益善的两句是“,。(2)归园田居(其一)中“, ”两句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这种性 格是诗人进入官场最终却辞官回归田园的根本原因。(3)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答案】.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少无适俗韵.性
18、本爱丘山.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此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厌”“适”“韵”“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珠峰没有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渴 望离她再近一点,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 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 壮。但对珠峰来说,或许“保护”比“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 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形势就 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定日县珠 峰管理局统计,2018年以来,自治
19、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 4吨。极寒之地的环保 难度 ,7000米以上清运垃圾,()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命 危险清理。人的和自然的宽以待人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难题中。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 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珠峰永远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人,但每一个登山的人要带着垃圾离开。虽说“珠 峰无限期关闭”是误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这才是对自然最大 的敬畏。16 .文中画横线的局部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B.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C.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
20、朗玛峰,D.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A.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B.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C.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D.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A.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B.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C.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D.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熙熙攘攘A.熙熙攘攘A.熙熙攘攘岌岌可危不言而喻为所欲为B.纷至沓来岌岌可危显而易见随心所欲C.熙熙攘攘刻不容缓不言而喻为
21、所欲为D.纷至沓来 刻不容缓 显而易见随心所欲18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因为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B.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而且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C.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D.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所以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答案】17. D 18. B 19. C【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对于”和“关于”这两个的明显区别: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 “关于”。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 O第二,“对于”可用在
22、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 于只用在句首。例句中介词“关于”用错,应改为“对于”。因为句子已经明确了对象是“世界第一高 峰珠穆朗玛峰”,所以要用“对于”。还有,该句后一句动宾搭配不当,“一窥”“面纱”在此语境中搭 配不当。语境说的是“揭开”珠穆朗玛峰“神秘的面纱”。A、C两项,与例句中的错误一样,首先就是介 词“关于”用错。B项,“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搭配不当,这与例句中的错误一样,不合语境,文中说的是 许多人都梦想“揭开”珠穆朗玛峰“神秘的面纱”。应选Do【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第一处,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强调人多热闹。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
23、来。强调接连不断地来。语境说的是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当作人生目标,接连不断地攀登珠峰。所以此 处应选用“纷至沓来”。第二处,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强调危险程度重。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 不允许拖延。强调形势紧。根据语境说的“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承载力正逼 近极限”可知,此处是说珠峰原本生态形势危险到快要消失了,所以此处应选用“岌岌可危”。第三处,显而易见:意思是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 很浅显。前者强调明显,后者强调浅显。语境说的是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很明显,所以此处应选用“显而 易见”。第四处,为所欲为
24、:意思是指做想做的事,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 用于贬义)。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据语境中“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 饮料罐”这句话,可知该句说的是人们扔垃圾太随意了,所以此处应选用“随心所欲”。应选Bo【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这两句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是递进关系,要 用“而且”连接。所以排除A、D项。文中括号前一句说的是“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显而易见”,该句强调 清理垃圾的只能有人工进行,所以说完“7000米以上清运垃圾”这句以后,从上下句之间的衔接紧密来看, 应紧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四川省 广安市 邻水 中学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