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7篇】_1.docx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7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7篇】_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7篇】篇一: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安排 篇一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其次单元“缩短时空的通讯”,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历史、文化古迹、历史名人、风俗到通信、交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相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化,探究和相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化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以家乡的历史、文
2、化古迹、家乡的历史名人、风俗作为基本领实,把赞美家乡和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化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其次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化、将来通信的发展作为基本领实,将文明通信,敬重他人劳动,爱惜通讯设施等好习惯的培育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化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化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二、目的要求:1留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从学生熟识的生活动身,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相识和了解。3留意了相关学问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4将引导学生获得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育学生对社会的相识实力和社会探讨实力。5通过活
3、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加实践。三、重难点1、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历史文明古迹、家乡的历史人物及家乡的风俗2、了解通讯的种类和它的发展过程,懂得敬重邮递员的劳动,知道爱惜通讯设施,遵守通讯规范。3、了解常用的交通工具及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懂得敬重乘务员的劳动,做文明乘客,知道爱惜交通设施。四、学生素养分析:本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须要不断督促。五、教学措施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品德教化要回来生活,突出课程的阅历性。3
4、、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六、教学进度篇二: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安排 篇二第一单元教学安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1、我的家乡在哪里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3、浓浓的乡土情组成。二、教学目标:1、本单元在使学生具有家乡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使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2、正确分辨地图上的简洁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索方式。3、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唤起学生对家乡的骄傲感和责任感。三、教学建议:1
5、、本单元是对小学低年级家乡内容的拓展和延长,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俗文化、地域特色、历史变迁等方面,多角度的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的丰富性。2、本单元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留意培育学生调查了解事物的基本方法。四、课时安排:共有3课每课两课时共计6课时其次单元教学安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生产与生活由1、吃穿用哪里来2、从电视机的改变说起3、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组成。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了解工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形成“生产”概念,从而建立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2、视察日常生活运用的某件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并体验农夫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才智
6、。3、了解生产的发展与人们需求改变的相互关系,并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的强度。三、教学建议:1、本单元将农业和工业方面整合为一个单元,目的事使学生立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能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社会生活本身。2、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大家对生活中各种物品越来越要求多样化和便利化。3、本单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四、课时安排:共有3课每课两课时共计6课时第三单元教学安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交通与生活由1、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2、交通与我们的生活3、从古到今话交通4、交通问题带来的思索组成。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相
7、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状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改变。3、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在让学生相识交通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力的培育。因此,让学生了解车站、码头、机场有哪些是为旅客服务的机构,乘车、乘机时要履行那些基本程序。随着交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汽车噪音、尾气带来的污染,以及发展交通带来对耕地的占用和城市交通的堵塞、能源的消耗等问题。四、课时安排:共有4课每课两课时共计8课时第四单元教学安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通信与生活由1、通信连万家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3、小窗口大世界4、
8、从看电视说起组成。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初步了解通信发展的状况。3、学习利用传媒,平安、有效地获得信息。三、教学建议:1、本单元将课程标准中通信与传媒两个要点的教化内容融合在一起。一二课内容主要侧重于通信,三四两课内容侧重于大众传媒。由于通信和大众传媒与当代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因而本单元在编写时留意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贴近,力求让同学相识到通信、传媒与人们之间的关系。2、半单元注意将社会常识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品德教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特殊留意针对当前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现实状况来组织教学内容。四、课时安排:共有4课每课两课时共计8课时
9、篇三: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安排 篇三一、 学生现状分析:四年级学生虽然驾驭的基础学问比较坚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学问知道的比较少,同学们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不强。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品社,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需克服。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三个单元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活动,第一主题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从学生身边最为熟识的人和事为切入口,了解在我们四周还有很多人须要我们帮助,我们应当为他们伸出友情之手。其次主题单元我的家乡在改变通过设计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酷爱家乡。懂得怎样爱护
10、家乡的一草一木。第三主题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与外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如何正确让学生处理媒介的利用,了解我国的媒体发展改变日新月异。这样的编排目的是:一是在学生生活阅历、学问水平的基础上的自己的交往面越来越广三、教学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二)老师的角色和任务在本课程中,老师要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
11、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育儿童的品德和习惯,爱护儿童的新奇心,引发儿童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三)教学活动指导的留意点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教案,帮助儿童绽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安排性和敏捷性。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
12、童的生活。老师要擅长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学问的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老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老师应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四、教学措施: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2、 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 引导学生
13、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爱好。4、 充溢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五:教学进度(略)篇四: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安排 篇四一、教学内容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化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当加强相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育,要为学生呈现出详细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学问,给学生留有肯定的空间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并要留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化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育回来生活。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3、选取有教化意义的教化内容,引导学生生活。4、追求情感、看法、行为习惯、学问技能培育的内在统一。5、体现课程标准的
14、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提倡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活中讲规则,分别介绍我们的约定;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我做小小普法员。其次单元健康的生活,支配了走进健康;远离“诱惑”;健康生活每一天;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从马车到飞机;天涯海角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二、教学目标和任务:1、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看法。(2)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遵守法律自律。(4)酷爱生活,感受生活的欢乐。(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爱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
15、为。(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养。(8)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供应的便利。2、实力目标:(1)能与他人同等的沟通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探究活动。(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视察、相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实力,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4)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爱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5)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养。(6)树立
16、法制观念,培育学法、用法的意识。3、学问目标:(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3)知道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4)知道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5)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健康的东西,用主动的心态促进自己健康成长。(6)知道生活中的很多规则能给社会带来秩序与公允、平安与信任。(7)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从小做一个诚恳守信的人。(8)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9)初步懂得讲文明、遵守法律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三、方法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2、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形成符合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篇 四年级 下册 品德 社会 教学计划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