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语文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1.docx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语文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语文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语文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1.基础知识(共1小题)1. (2020秋西湖区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毛主席笔下,白雪覆盖下的陕北是妖姨的;林徽因笔下,人间四月天是ping婷 的,她带着冠冕 而来,沉zui 其中,起伏而飘yi o(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pi ng婷沉zui飘yi(2)根据加点字写出相应的注音。妖姨冠冕 *一 .选择题(共4小题)2.(2020绍兴)根据语境,选出用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检测出了商人的,专家的,媒体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oA.水平良知
2、能力和状态B.良知水平能力和状态C.能力和状态良知 水平.(2020秋滨江区期中)小江摘抄诗歌月亮游向了他乡时,不慎打乱了顺序,请帮他选出最正确的选项()我在瓦盆里养一尾月亮少年长大,月亮游向了他乡后来啊,花落了,瓦盆碎了小时候,榆钱开花嘟噜噜黄A.B.C. D.(2020秋余杭区期中)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其中表达上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自强不息,就是需要人们在困厄的时候,勇于向命运挑战,向逆境挑战,不屈服,不【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 理解不正确。【解答】水平:在某一专业方面所到达的高度。
3、良知:道德观念。能力和状态:指的是工作能力和状态。根据“商人”的提示,第一空选“良知”恰当;根据“专家”的提示,第二空填“水平”恰当;根据“干部”的提示,第三空填“能力和状态”恰当;应选:Bo【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 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3 .(2020秋滨江区期中)小江摘抄诗歌月亮游向了他乡时,不慎打乱了顺序,请帮他 选出最正确的选项()我在瓦盆里养一尾月亮少年长大,月亮游向了他乡后来啊,花落了,瓦盆碎了小时候,榆钱开花嘟噜噜黄A. B.C. D.【考点】排列句子顺序.【分析】此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题,
4、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 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解答】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 句子,可知写出了月亮游向了他乡。按照时间顺序,确定为首句,接着写他在瓦盆里 养一尾月亮,最后后来和长大后。所以顺序为,据此可知答案为D。 应选:D。【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4 .(2020秋余杭区期中)下面是儿位同学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其中表达上 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自强不息,就是需要人们在困厄的时
5、候,勇于向命运挑战,向逆境挑战,不屈服,不 妥协,不消沉,不退避,并有勇气去战胜它。B.自强者的勇气,不仅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更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中,这是 一种日积月累的考验。C.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于有多好的环境,而在于有坚定的意志、 必胜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D.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 成就。【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 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 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6、。【解答】ACD.正确;B.有误,语序不当,将“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与“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中” 调换位置。应选:Bo【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 .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2 .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 .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4 .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
7、,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5.(2020秋萧山区期中)以下关于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例如,在诗仙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就有涉及。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庆历四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 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C.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局部。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可以算作是一个成语。D.有人拟写了关于自强励志的上联“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是 “半载苦乐铸就辉煌同享”。【考点】文学常识.【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
8、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ABC.正确;D.有误,下联的结构与上联不符,“磨砺前程”是动宾结构,下联“辉煌同享”是主谓短 语。应选:Do【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 籍等必须熟记。三.名著阅读(共2小题)6.(2020秋杭州期中)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以下内容主题相对应的艾青诗选的具体 篇目。(1)大堰河- -我的保姆(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C(3)煤的对话 D(4)火把 AA.通过对唐尼和李茵的形象刻画,表
9、现人物内心的苦闷与追求。B.倾诉了作者对乳母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C.控诉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勾勒了三幅饥憧流亡图。D.诗中的“我”被埋到地层深处,蕴藏着无穷的热量。【考点】名著情节.【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内容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解答】答案:(1) B(2) C(3) D(4) A【点评】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舌L, 必要时死记硬背。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7.(2019秋滨江区校级期中)阅读艾青的短诗礁石,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礁石
10、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1)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短诗中的海浪象征 一切旧势力和反动势 力。(2)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 石有着怎样的性格品质?【考点】诗歌阅读综合.【分析】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诗中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 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 “礁石”的光辉形象。【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象征手法的理解你了。海浪象征了一切旧势力和反动 势
11、力;“无休止” “扑”这两个词是说旧势力和反动势力力量的强大及冷酷无情。(3)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 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 “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 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受海浪的无婿扑打, 礁石该怎么办呢?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斗争。“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 碎沫、散开”这是何等镇定、勇敢!面对强敌,面对困难,礁石主动迎击,把敌人 踩在“脚下”。这里,寥寥数语便把礁石坚强、勇敢的形象
12、,写出了礁石的性格品质。 答案:(1) 一切旧势力和反动势力(2)礁石坚强不屈,笑对生命的苦难,是个硬汉子、大丈夫的形象,一种坚强不屈,傲 视苦难、乐观向上的性格品质。【点评】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答题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 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四.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8.(2019秋下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以下各题。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1)有人评价“日高”两字用词凝练且表意丰富,请陈述理由。(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里,这么写符合
13、题意吗?【考点】山水田园诗.【分析】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没有象其他访友篇那 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 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 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 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通读全诗, 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正确翻译句子,领会诗意,即可联系题意作答。“日高 犹未到君家”的意思是太阳已经很高,但还没有到友人的家里。可知“日高”二字不仅 写出
14、了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还能引导读者想象诗人在太阳越升越高之时,穿行在 乡间小路上的情景,同时结合“犹未”二字,不难体会诗人想早点到达友人别墅的焦急 之情。可见“日高”二字表意之丰富。(2)此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 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作者并没有在诗中描写友人的别墅, 也没有描写友人的风姿,只是描写了村中优美的田园风光,是如此让人心情愉悦而舒适, 那居住其中的友人的风姿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一种以景托人的烘托手法,这与题目访 城西友人别墅是相符的。答案:(1)“日高”两个字,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
15、远,连同 他不辞劳顿地穿行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足见诗人用字之精 炼,表意之丰富。(2)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感受并能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译文:走过澧水桥西弯弯的小路,太阳已升的老高还没有到达朋友家。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 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想从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 相似,到处析子花开。【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 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9.(2019
16、秋余杭区期中)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日月湖明末清初张岱宁波府城内,近南门有日月湖。日湖圆,略小,故日之;月湖长,方广,故月之。 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纽之。*日湖有贺少监祠。季真朝服拖绅,绝无黄冠气象。祠中勒饯行诗以荣之。 季真乞鉴湖归老,年八十余矣。其回乡诗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孙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八十归老,不为早矣,乃时人称为急流勇退,今 古传之。季真曾谒一卖药王老,求冲举之术,持一珠贻之。王老见卖饼者过,取珠易饼。 季真口不敢言,甚懊惜之。王老曰:“悭吝未除,术何由得!”乃还其珠而去。那么季真直 一富贵利禄中人耳。隐逸传,亦不
17、伦甚矣。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 木以萦带之。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 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壬是丕至芟暮楚朝秦故园海犯 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屠赤水娑罗馆,亦仅存娑罗而已。所称“雪浪”等石,在某氏园 久矣。清明日,二湖游船甚盛,但桥小船不能大。城墙下趾稍广,桃柳烂漫,游人席 地坐,亦饮亦歌,声存西湖一曲。【注释】绅:士大夫所束的长腰带。黄冠:道士之冠,代指道士。勒:刻石。 冲举:成仙飞升。屠赤水:明代文人屠隆,号赤水。趾:指墙角空地。西湖:月 湖又称西湖。(1)以下对回乡诗作者判断正
18、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李贺 B.贺知章 C.杜牧 D.刘禹锡(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3)分别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纽之。 像纽带一样,连通那么季真直一富贵利禄中人耳。 只不过桃柳烂漫,游人席地坐。 以为席(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5)第二段详写季真“归老”“求仙”两件事有何用意?【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译文:宁波府城里面,靠近城南门的地方,有个日月湖。日湖是圆形的,稍微小点,所以 叫“日湖”;月湖是长形的,面积稍大,所以叫“月湖
19、二两个湖连在一块就像一个圆环, 中间隔着一道湖堤,小桥像纽带一样跨在上面。日湖边上有贺少监(贺知章,做过少监的官职)的祠堂。贺知章的塑像身着宽长的 朝服,一点都没有黄冠(戴黄帽子的人,指诗人)的架势。祠堂中刻着唐玄宗为他写的 饯行诗,表示他的荣耀。贺知章请求回鉴湖老家养老,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 回乡诗说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孙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八十才告老回家,不算早了,当时人却称他是急流勇退,世代相传。贺知章曾经拜访一 个卖药的姓王的老者,求延年益寿的方法,拿一个珍珠送给他。老者看见卖饼的人路过, 就用珍珠换了饼吃。贺知章不好意思开口,非常懊恼悔恨。老者说:“吝
20、啬的毛病没有除 去,长生的方法从哪来呢!”于是把珍珠还给他走了。这么说贺知章只不过是一个追求富 贵利禄的人了。隐逸传写进唐书,也算是很不伦不类了。月湖一湖浩荡的湖水,明亮闪耀惹人可爱,直通南城。城下面种植的桃树柳树密密 麻麻,布满在湖岸四周,中间也种植了名花果木来穿插。湖中鳞次栉比的都是官人们修 的园亭,楼台都已倾斜破败,而松树石头依然苍翠悠久。石头上的凌霄藤有像斗一样大 的,大概是活了百年以上了。四明一代的官宦世家,田宅留给后代,园亭自己享用(意 思是死后埋葬于此)。喷泉树木石头,大多暮楚朝秦(经常变换风格),所以园亭也姑且 这样,就像驿馆衙门。屠赤水娑罗馆也只剩下娑罗一个了。所谓的“雪浪”
21、等石头,在 其中一家的园林里面很久了。清明时节,两个湖里的游船非常多,但桥太小所以船都不大。城墙下走得稍远一点, 桃花烂漫柳树成荫,游人席地而坐,一边饮酒一边唱歌,有一首歌被录入西湖里面。【解答】(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回乡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应选:B(2)此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 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 意思是:喷泉树木石头,大多暮楚朝秦(经常变换风格),所以园亭也姑且这样,就像驿 馆衙门。故停顿应为: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3)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
22、力。作答此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 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两个湖连在一块就像一个圆环,中间隔着一道湖堤,小桥像纽带一样跨在上 面。纽,像纽带一样,连通。句意为:这么说贺知章只不过是一个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了。直,只不过。句意为:桃花烂漫柳树成荫,游人席地而坐。席,以为席。(4)此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重点词语:缙绅,官宦
23、世家。及其身,自身享用。句意:四明一代的官宦世家,田宅留 给后代,园亭自己享用(意思是死后埋葬于此)。(5)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第二段详写季真“归老”“求仙” 两件事交代了少监祠的来历,同时引用神话传说,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增强了文章的 生动性。神话故事的引用,也表达出作者对贺知章的诗受到世人好评的不满之意。答案:(1) B(2)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3)纽:像纽带一样,连通。直:只不过。席:以为席。(4)四明一代的官宦世家,田宅留给后代,园亭自己享用(意思是死后埋葬于此)。(5)交代少监祠的来历。丰富文章内容,使日湖的介绍更生动。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上学 杭州 初中语文 九年级 期中 典型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