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docx
《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质检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 .以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兴旺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铁制农具包括犁锌、掘土工具、刨土工具、铲、锄等,这说明农业生产具有精 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从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中不能推断当时的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故B项错误;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无法得出官营手工冶铁 业兴旺和
2、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故C、D两项错误。2. (2021云南曲靖质检二)考古开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西周遗址开掘出土的农具情况统计(局部),据此可以反映的历史事实是()遗址地点石器蚌器骨器铜器陕西长安张家坡93173820陕西长安客省庄6921610陕西扶风县云塘18870河北磁县下潘汪4411740小计2243191540A.西周青铜用具尽在宫廷使用B.农具使用显现生产力水平低下C.西周农业开展分布范围较广D.西周生产工具使用频率较高答案:B 解晅根据西周遗址开掘出土的农具情况,可知石器、蚌器、骨器等原始农业器具是农业生产的主 要工具,反映了西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
3、明铜器在宫廷的使用情况,排除A项; 材料并未反映西周农业开展的分布情况,排除C项;材料并非强调西周生产工具使用频率问题,排除 D项。3.下面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锌由生铁铸造,比拟笨 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锌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说明 ()A. 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力开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开展D. “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开展答案:|b麻布|根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锌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可知冶炼技术的进 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的革新,应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耕作方式的革新,与土地私有
4、无关,排除A项;材 料强调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开展,排除C项;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项。4. (2021云南模拟)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 “规范” 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表达在当今的各行 各业之中。这说明()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1) .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答案:|c瓯根据材料“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表达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 可以看出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C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商周青铜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不能说明
5、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A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排除B项;人文精神在 材料中没有表达,排除D项。5 .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的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 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 事”。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是明朝中后期()A.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B.环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C.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D.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答案:k解比宋元以前国家征收赋税的形式主要是谷物和布帛。明朝实行“一条鞭法”,规定赋税一律征 银,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开展,应选A项
6、。材料无法表达气候的 变化,排除B项;宋代之后,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并不是明代农业变革的背景,排除C项;海上 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兴盛于唐宋,明中后期已由盛转衰,排除D项。6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织作在城东,比户习织,其专业者不啻万家”,估计有织机12 000台。据此 可知,当时苏州民间丝织业()A.超过官营手工业B.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C.专业化特征明显D.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答案:|c瓯材料仅反映了苏州民间丝织业的开展情况,未反映官营手工业的开展状况,苏州民间丝织业超 过官营手工业的结论无从得此故A项错误;材料表达了清朝苏州民间丝织业规模较大,未表达新的 生产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
7、知清朝时苏州民间丝织业规模较大,这说明苏州丝织业实现了 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丝织业的海外贸易情况,故D项错误。7 .(2021广西5月模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汉代的城市经济也获得开展。当时的长安,设 “市长(以下图为长安市令印章)一人,秩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这说明汉代()长安市令印章A.城市商品经济已高度兴旺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商业 C.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经济开展促进了政策调整 答案:I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由于汉代城市商业的开展,政府在长安设立管理官员以规范商业秩序,故D 项正确;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兴旺在材料U 不能表达,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国家税
8、收来源问题,排 除B项;汉代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8 . (2020山东淄博一模)据记载,海神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的福建,到明清时期普及山东乃至整个北 方地区,并从海神兼而“河运之神”。这一变化是由于()A.明清海外贸易兴旺B.运河流域商业的繁盛C.妈祖信仰更符合人们的需求D.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答案:B瓯明清时期运河沿岸商品经济繁荣,南北经贸往来频繁,妈祖从海神兼而“河运之神”有利于满 足人们祈求过往船只航行平安的美好愿望,应选B项;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并不兴旺,排除A项;题干 材料未涉及其他信仰,无法推知妈祖信仰是否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排除C项;明清时期男尊女卑,女 性地位仍然较低,D项与
9、史实不符,排除。9 . (2021内蒙古模拟)下表所示为清朝前期公布的局部诏令。表中信息主要反映了()年份诏令内容顺治六年(1649年)“各州县以招民设法劝耕之多寡为优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自后永不许圈(地)”雍正四年(1726年)“专设营田水利府治河与营田并举”A.社会经济转型的迹象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 土地兼并现象的减轻D.政府经济职能的凸显答案:|d画“以招民设法劝耕之多寡为优劣”反映了政府鼓励农耕,“永不许圈(地)”反映了政府抑制 土地兼并,“专设营田水利府”反映了政府主持兴修水利,这些都是政府发挥干预经济职能的表达, 应选D项;材料无法表达社会经济的转型,排除A项;材
10、料没有重农抑商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 表达的不只是土地兼并问题,C项说法片面,排除。10.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公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 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据此可知,田制所有权属于()A.国家土地所有制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C.地主土地所有制D.佃农的土地所有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央政府公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 制、隋唐均田制”,可知材料反映的田制都是中央政府把国家掌握的土地授予农民,土地所有权归 国家所有,故A项正确;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指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制度,与材料中的授田制、屯 田制、占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专用 2023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质检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人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