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准备单元 雪地上的“足迹”1 .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 度越(大)。2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3 .用控制变量法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第1课光从哪里来4 .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5 .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6 .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等。7 .光源发光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8 .从古到今灯的开展史:篝火一蜡烛/油灯一白
2、炽灯一荧光灯一LED灯第2课光的传播路线9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10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1L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12 .使用激光笔时,千万不要照射人的(眼睛)、(皮肤)等,以免产生危害。第3课光的反射13 .我们还发现镜子能(成像)。14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仅(镜子)能反射光,而且(一般的物体)也都会反 射光。15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6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 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一般
3、物体的外表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 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我们之所 以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在光源的照射下发 生了漫反射。第4课光线与视觉17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里才能看到物体。18 .不要使手电筒发出的光和镜子反射的光直接进入自己或别人的(眼睛)。19 .眼睛是感觉(光)的器官。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 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20 .平面镜能够把其他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保持(原有的状态)反射到我们的眼 睛里,所以我们能借助平面镜看到被(遮挡)的物体。(潜望镜)就是这样一种 装置。2
4、1 .制作潜望镜步骤:(1)把一只牛奶盒(或其他长方体纸盒)的顶部纸板割去。(2)在接近盒子上部割开一个方洞。(3)在方洞对面、盒子的另一端接近底部 处割开另一个方洞。(4)把两面小镜子都成45。角固定在纸盒两端,并使镜面 相对。第5课阳光里的色彩22 .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多种 颜色的光。23 .雨过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也能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这样就形 成了(彩虹)。我们平时能看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只(反射)或 (透射)了某些颜色的光。24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 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5、红、橙、黄、绿、蓝、靛、紫).快速旋转七彩陀螺,反射 的七色光又会混合成近乎白色。.第二单元第1课电磁铁25 .这种由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电线圈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26 .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7 .在铁钉上用漆包线缠绕(50100)圈即可。28.做简易电磁铁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耗电较多,不要长时间通 电。29电可以让用电器工作,说明电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作(电能)。电磁 铁通电后产生了磁性,把电能转化为了(磁能),就能够把铁质物体吸起来了。30 .通过实验发现,当电磁铁的导电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当
6、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的导电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 的磁性(越强)。31 . 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 他突然发现指南针发生了偏转。随后他又做了大量实验都是如此,由此发现了(电 生磁)现象。第2课电动机32制作简易电动机实验中,导电线圈通电后有了(磁性),并在(磁铁磁力)的 作用下转动起来,从而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33 .用小电动机做电风扇实验中,小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了(动能)。风扇的动能 转化成了(风能),风能就是(空气的动能)。电动机通电后(转动),能够把(电 能)转化为(动能)。34 .社区学校和家里哪些机器用到了电动机?电动汽车、扫
7、地机器人、洗衣机等。35 .(电动机)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之一。小到电动玩具,大到火车轮船,都 会用到它。36实际使用的电动机结构比拟(复杂)o第3课万能的电37 .(用电器)是用电“工作”的机器。通电“工作”后,它就能把(电能)转化 为(其他形式的能)。38 .在电路中使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叫(用电器)(简称电器)。如(电灯)、(电 视)、(电风扇)等。39 .用电器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炉把电能转化为(热 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等,.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表现形式。除了(电能)和(磁能),还有(声能)、(光 能)、(热能)、(动能)等。40 .形形色色的(
8、用电器),可以方便地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多种能量形式,以满足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电能)是最方便使用的能量形式之一。41 .电热水壶的用途是烧水,把电能转化成热能。手电筒的用途是照明,把电能 转化成光能。电视机的用途是娱乐,把电能转化成声能、光能。42 .演员的歌声是怎样传到听众耳朵里的?声能一电能一声能 第4课电从哪里来.要想发电就必须使发电机转动起来。手摇发电机消耗人的(化学)能,并将 其转化为电能。柴油发电机消耗柴油的(化学)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43 .发电厂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工厂,比方火力发电用(煤)来烧 水,把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喷出推动汽轮机转动,汽轮
9、机带动(发 电机)发电。它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煤的(化学能)一水的(热能)-水蒸气 的(动能)一-汽轮机的(动能)-一发电机的(电能)。44 .发电机: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 (其他形式的能量)。45 .新能源发电有:潮汐发电、光伏发电第5课能量大转盘46 .人类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食物,人类需要把食物的(化学能)储存在身体里。47 .可燃冰也称为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能源。利 用可燃冰发电比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发电产生的污染(小得多)。我国可 燃冰储量丰富,用于(发电)的前景广阔。48 .(能量)无处不在。太阳不停地散发着(光能
10、)和(热能),生物体内有(化 学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如果没有能量,世界就不会运转,生命也不 复存在。49 .伴随着物体的运动、生物的活动、物质的变化、机器的运转,能量也在不断 地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50 .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被列为 世界上的五大问题。世界性的能源问题主要反映在(能源短缺)及(供需矛盾) 所造成的能源危机方面,所以世界各国都提出要(节约能源)。53 .我国对新能源(可燃冰)和(干热岩)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初步成果。54 .干热岩是指一种不含或含少量水或蒸汽的热岩体,埋藏于地下2000
11、6000米 的深处,温度为150650。在干热岩上打两口深井,将冷水从一口井注入到干 热岩上,由岩体加热产生的蒸汽从另一口井喷出,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我国干热 岩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量还要多。因此,干热岩发 电的潜力巨大。第三单元转动的地球第1课昼夜交替55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刚好(一 天)。56 .为了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斯就提出(地球自转) 产生昼夜交替的假说;而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却认为是太阳在绕地球旋转。57 .使用手电筒进行实验时,不要让手电筒发出的光直接照射自己或同学的(眼 睛),以免损伤(视力)。
12、58 .傅科法国物理学家。傅科摆的故事说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的。第2课谁先看到日出59 .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我们在地 球上看到其他星体(如太阳等)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60 .为什么上海会比拉萨天亮得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位于东边的 上海总能先看到日出。61 .地球不停地自转,我们就像坐在一个巨大的圆形“转椅”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看到日出的时间也(不同)。62 .北半球的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而其他的 恒星每天都在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63 .原来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轴一地轴进行自转的,(
13、地轴)贯穿地球的南北两 极。而北极星的位置恰好与地轴的北部延长线非常接近,所以夜晚看北极星几乎 是不动的,而且位于正北方向的天空。64 .恒星的位置是不变的,因为地球在自转,所以在地球上看去就像恒星在旋转。65 .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并没有绕着地球转,是由于(地球 自转)形成的。第3课变化的影长.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引起了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也引起了(气 温的变化)。上午,阳光照射角度逐渐(变大),影长逐渐(变短):气温逐渐(上 升)。一般在(午后两小时左右)气温到达最高。之后随着阳光照射角度持续(变 小),影长逐渐(变长),气温开始(降低)。夜里没有阳光照射,气温继
14、续(降 低)。66 .早上和黄昏阳光斜射过来所以影子(长),中午阳光几乎从头顶上直射过来, 所以影子很(短)!67 .注意用电平安;不要触摸灯泡,以免烫伤。68 .早上和黄昏阳光照射角度(较小),同样的光被分散到更大的范围,所以物体 的温度(较低)。69 .中午时阳光照射角度(大),阳光接近(直射),光线集中,所以同样的面积 接收到的热能更(多),物体的温度也就高了。第4课四季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天正午时阳光的(照射角度)和每天的(日照时间)也 在不断变化。冬季,正午时阳光的照射角度(小)每天总的日照时间(短),因 此气温(低);夏季,正午时阳光的照射角度(大),每天总的日照时间(长),
15、因 此气温(高)。70 .(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创造的一种度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水 平且处于南北方向的圭尺(圭)和直立的标杆(表)两局部组成,表与圭垂直。71 .每天正午时刻,表的影长在一天中(最短),而且刚好投影在圭尺上。根据圭 表的观测结果,人们发现一年中随着四季变化,每天正午时刻表在圭尺上的影长 也发生着(变化)。72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设计建造的观星台就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观星台上的横梁相当于表的(顶端),地上的“量天尺”就是(圭尺), 午12点整(不一定)是正午。76 .古人就是通过测量(正午)时竖直物体的影子所在的方向,来准确测定(南北) 方向的。由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科学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