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美国红学之路——范式、意义、不足与启思.docx
《百年美国红学之路——范式、意义、不足与启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美国红学之路——范式、意义、不足与启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百年美国红学之路范式、意义、缺乏与启思【中华文明海外传播专题】海外红学中,美国红学的成就独树一帜、成果斐然。回顾百 年美国红学开展史,其研究分期、学术范式、所用版本、研究方 法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但可与西方文论相结合,亦可开拓出 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方式。美国红学的活力和开展,不但与中 国红学密不可分,也对中国红学颇有启思。美国红学之分期、代表人物与研究范式美国红学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前此属于草创时期。1848 年美国汉学家卫三畏出版中国总论,已经注意到红楼梦 的存在与影响,“其中最流行的小说是红楼梦,但遭到不少 反对”。两位华裔翻译家王良志和王际真分别在1927年和1929 年着手把红
2、楼梦译成英文,为美国红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 奠基作用。1938年12月12日,赛珍珠在诺贝尔颁奖礼上所作 的中国小说的致谢词中,发表了对红楼梦的看法。20世纪60年代之后,每隔十年,就约有一两位领军人物在 红楼梦的研究方面另辟新说。60年代研究代表之一为史景 迁的曹寅研究,代表作为曹寅与康熙:奴才与主子。史景迁 也局部借助霍译本的启思,因为在霍译本中,石头变成了神瑛侍 者,神瑛侍者又下凡成了贾宝玉。美国红学研究者的身份构成可粗略分为两种一一华裔和欧 美裔。美国红学研究有两个不同的赞助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 纪60年代为多元赞助时期,其赞助人主要由出版商、群众媒体 及教育研究机构组成。最初为英
3、文评介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 教育研究机构逐渐成为单一赞助人,从英文评介期转向专业研究 期。美国红学研究特点在于:一、追随学科开展与理论更新,不 断将新的观念、方法引入红楼梦研究。二、以学刊为阵地进 行互评交流,不定期召开主题明确的红学国际学术会议。三、体 现了与西方学术一致的学术规范。四、美国红学从事研究者不乏 翻译和创作经验。综合来说,美国红学也存在以下缺乏之处。一、红学研究不 够全面和丰富。具体而论,除了 “比拟文学派”做出相当成绩外, 其他考证、索隐等都较为薄弱。美国红学以方法为引导、以问题 为中心,自有其长处,但由于不够全面与丰富,缺乏学科内的相 互照应。二、和流行思潮、批评互动
4、过密过遽导致理论先行。理 论对应于历史和社会语境,是一种动态的生产过程,即以知识介 入的方式在特定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形成的由历时性经验到共 时性话语的过程。是在相应的地域,伴随相应的思潮,针对相应 的文本而开展出来,有类于“因病发药,随时处方”,理论从发 源地被挪用,实质上是被“某种学术权威吸收、规化、非历史化 到新的地域”。在挪用中,西方理论将失去原初语境中的过程意 义,而只能以静态的知识文本形式介入红楼梦经验的阐发研 究,不免有削足适履之处。三、局部研究过于求新而失去延续性。 美国红学有些研究虽然不无新意,但有颠覆传统,刻意“翻新” 的倾向,忽视红楼梦文本中的情感、想象、审美个性等问题。
5、在某些论作那里,文学性被放逐,文本分析只是作为理论的例证, 红楼梦变成可以用西方理论拆解的对象,变成支持问题阐释 的材料,把这些“材料”整合镶嵌到说明“寓意”“反讽”或者 “女性主义”等理论框架中去。这样事实上也是背离文学研究的 本意,是貌似新鲜的理论僵化,和“阶级分析法”实际上是殊途 同归的。要警惕某些西方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不断重复的论述中成 为新的简单化的模式之倾向,这同样可能简化了红学,束缚了未 来红学的开展。( 张 惠,系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研究员)(2022 年)指出是红楼梦把他引向学术研究之路:“1962年左右,我 读了红楼梦的英译本,于是开始留意曹雪芹这个人。其后我发现 曹的祖
6、父曹寅曾经是康熙的臣子,康熙六次南巡,都寄居于曹寅 在南京的家。我因而对曹氏家族大感兴趣,并且想找出红楼梦 与历史的联系。”他认为曹家在南京的豪邸,以及这个家族在雍 正朝戏剧性的覆没,一定深深触动了曹雪芹,从而构成了红楼 梦的关键面貌。史景迁的研究方法是“曹贾互证”,而这正是 中国国内“曹学”研究的典型方法之一。60年代研究代表之二是夏志清的红楼梦解读,代表作 为1963年的红楼梦里的爱与怜悯和1968年中国古典小说 中对红楼梦的相关论述。夏志清采用心理学来揭示红楼梦的优长之处,借助心理 学的显微镜探触到人物的内心,并以此观照人物本身所负载的崇 高与渺小,把人物还原为更自我的个人,在红楼梦研究
7、领域 中另辟蹊径。在心理学视角下,夏志清提出解脱论,评议后四十 回的艺术价值和拥钗反黛说。王国维认为宝玉还玉出家,放下了 玉(欲望)得到了解脱。但夏志清认为此非解脱的真谛,“但是 宝玉决定放弃的,不仅是他的感性自我,也是他积极的同情和怜 悯,这样他才可能从长久以来的困惑和折磨中解脱出来”。自从 胡适新红学指证后四十回为程高作伪,不少学者响应,甚至有把 后四十回割下来扔到垃圾堆里的说法。但夏志清却推崇后四十回 的艺术价值,如果只有前八十回,那么宝玉只是在喝酒作诗吃螃 蟹,但是他人生的打击幻灭和醒悟其实密集地表达在后四十回, 故认为“但是任何阅读这部小说时对著作权没有先入之见的头脑 公正的读者,将
8、会觉察没有理由贬损后四十回,因为它们对任何 中国其他小说都无法企及的这部作品的悲剧和哲学深度,提供了 印象最深刻的证据”。当时国内的观点一般多认为黛玉是叛逆的新人,而宝钗是狡 猾、虚伪、在封建制度下获得成功的阴谋者,但夏志清推崇宝钗, “由于她的早熟和家庭的复杂生活,她必须具备圣徒的耐心和谦 卑塑造自己成为社会接受的美德的类型”。并且认为黛玉不会为 人处世,最终只能怪自己毁坏了自己的健康和疏远了长辈们最初 的爱。黛玉不配得到宝玉的爱情,因为黛玉以自我为中心而且神 经质,即使他们结婚也不会幸福,“假如宝玉仍然爱她,那很大 程度上也是出于怜悯一一就像白痴中的梅思金公爵对娜斯塔 霞那样。”由于夏志清
9、在西方汉学界的地位以及淹通中西的学识,他对 红楼梦的评价对后来学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70年代研究代表为浦安迪的原型与寓意说。在1976年的红 楼梦的原型和寓意中,浦安迪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国文 化中根本的宇宙学说和“原型格式”,并自铸术语,将“阴阳” 命名为“二元补衬”,代表两个对立因素互相济补、互相交叠、 彼此替代、反复无穷的关系;将“五行”命名为“多项周旋”, 代表多种相关因素相生相胜、循环不已的关系,这种“中国逻辑 方法”为中国寓言文学提供了一个复杂的、独特的叙事结构模式。浦安迪认为大观园既寓含万物富足之意,同时也暗示人生的 无常。钗黛之间,社会责任和个人修身之间,以及爱情与死亡之
10、 间那种几近辩证对立的东西,宛如两个互补共济的投梭,在单一 的人生观基础上往复不停地摆动,正唯如此,大观园才有寓意可 言。80年代研究代表人物为周策纵。1980年6月16日,在周策 纵的多方努力下,首届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得以在美国威 斯康星大学得以召开,其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值得珍视。首先成 为红学研究正式走向世界的标志,这是红楼梦的首次国际学 术研讨会,也是首次单独为一部中国小说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 并且此次会议以中文作为会议语言,与会学者无论国籍皆要求使 用中文,极大拓展了红楼梦的国际影响,促进了中美两国红 学界的接触、联系和交流。其次成为推动中国红学开展的一股外 来动力,由于首届红楼梦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年 美国 红学 范式 意义 不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