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语文教案.docx
《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语文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九下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教学设计课题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习 目标1、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 意” “活读2、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比照论证的方法。3、了解本文论证的层进结构。重点1、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的方法。2、了解本文论证的递进结构。难点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 “活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设计意 图导入新课“不求甚解” 一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 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
2、句上花工夫, 属褒义。今多谓学习或工作态度的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 辄止,含贬义。速读思考,整体感知,把握要点: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反驳的?3、作者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准备课 堂笔记课堂导 入,激发 兴趣讲授新课一、作家作品马南邨(cdn) (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 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 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20世纪60年代初,马南邨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 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 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 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
3、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 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 文字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 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马南邨针对有些人对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关于驳论文驳论文驳论可以鲜明地反驳一个错误观点,也可以是就别人论述的一个 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进行商榷(qu。)。1.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反驳对方的论点2,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服,不能扣了解作 者,弄清 写作背 景主动积 极作答简介作 家作品检查预 习情况大帽子。二、课文探究L本文是驳论文。文
4、章批驳的观点(文章的靶子)是什么,作者 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批驳的观点(文章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的观点: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2 .作者是怎样批驳别人的观点?第二段:说明人们曲解了 “不求甚解”的意思。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第四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 解”。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六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第七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第八段:说明陆象山语录的意思。第九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第一局部(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 问题不求甚
5、解都是不好的。第一层(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 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二层(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 以说明。第三层(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 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五局部(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第二局部(第2-8段)阐述不求甚解的真正意义。3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 据对否认“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认,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 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 点。4 .作者是怎样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求甚解 初中部 九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