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23 马说(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马说(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马说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中“伯乐” “千里马”与“食马者的比喻义。2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伯乐本来是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春秋时秦人孙阳因为善于相马,世上就 称他为伯乐。战国策楚策四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原文 如下:夫骥(千里马)之齿至(年老)矣,服(拉)盐车而上太行,蹄申(伸)膝 折,尾湛(沉)的(脚背)溃,漉(马口鼻中流出的白沫)头洒地,白汗交流, 中阪(山坡)迂延(步履艰难),负辕不能上。伯乐道(遇)
2、之,下车辕而哭之, 解,幺宁(苧麻织成的布)衣以赛(覆盖)之。骥于是傀(俯)而喷,仰而鸣,声达 于天,假设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二、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三、背景介绍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 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 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 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 感叹。四、“说”和“序”的
3、区别“说”是古代表议论的一种文体,注重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说”奇巧而言辩。古代的“序”,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多为颂赞勉励之 辞。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议时事, 咏怀抱,劝德行等。“序”恳切而意长。五、朗读课文,理解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2 .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 出韵律。3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5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4、。六、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骈死(pi an ) 槽才历(II)祗(zhY ) 外见(xidn)2 .通假字(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祗(只)”,只、仅)(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二 喂)(3)才美不外见(同现”)3 . 一词多义(1)常千里马常有(常常,经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的,凡庸的) (2)以不以千里称也(介词,凭借)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3)而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示修饰)(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指代千里马)其真无马邪(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5)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马之千里
5、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4 .古今异义(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这样;今义:对;正确(工艮“非”相对)】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 “怎 么;今义:平安,平安)5 .词类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2)才美不外见(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素质)(3)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4)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让竭尽)6.文言句式(1)倒装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马说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教案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