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树恩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树恩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树恩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树恩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 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 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 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 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 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
2、学世界 三重世界,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摘编自成中英红楼梦的世界、人生和艺术)材料二: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 学史领域里,它到达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 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开展论是历史开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红楼梦成书迄今已200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 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 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其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
3、音 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 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开展的主线与脉络, 到达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红楼梦融政、 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 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 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开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 全书。红楼梦不是死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间的“活”的化身。“红学”与“甲骨学” “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
4、之处,在于它“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摘编自李海林红楼梦赏析)材料三: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21年8月20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一舞绘千里江山图在国家大剧院完 成“首秀” o开演前,许多观众都对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有 所耳闻,因此,对于如何用舞蹈将其呈现也倍感 o随着大幕缓缓拉开,他们的疑问逐渐得到了解答。展卷人在书桌上 地将画作翻开。随后,抬头远望,穿越时空,来到了千年前
5、,少年画家王希孟即将完稿之时。浣纱织绢时的素净优雅,画院求学时的活泼俏皮,采石 制砚时的铿锵有力观众跟随着展卷人的步伐,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 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与王希孟一同度过了 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有观众说,展卷人和王希孟相互对视、王希孟致礼相谢的瞬间,让人觉得古与 今真的能在历史时空的某一点上,让人相信文物研究者是真的能够与文物“对话”的。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惊讶慢慢悠悠B.好奇小心翼翼C.惊讶小心翼翼千方百计交汇呕心沥血交汇呕心沥血交融千方百计交融20.以下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对话”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D.好奇慢
6、慢悠悠A.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C.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 阳兮极浦。”D.从“沙漠之城”到“森林之城”,这些年,我亲眼见证了榆林的可喜变化,更 是从心底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第10页,共25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的不可论证性就比德语占有重要得多的地位;但超等词汇的典型 是汉语,而印欧语和梵语却是超等语法的
7、标本。”():一种是最少组织性的;,即最多组织性的。最少组织性的语言倾向于采用词汇的工具;最少任意性的 语言倾向于采用语法的工具。索绪尔在举证时,恰以汉语与印欧语为例,指出, 而印欧语是“超等语法的标本”。对索绪尔有关汉语的这一评价,尽管有着不同认识, 但是两相比拟,确实更为重要,而语法在西方语言中的地位更为显著,这是 一个十清楚显的事实。22 .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索绪尔研究成果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B.索绪尔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C.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存在是索绪尔的研究成果D.存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是索绪尔的研究成果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8、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和解析15.【答案】C、D、B、【解析】(1) A.扩大范围,”其研究集中在”错误,材料一原文为“绝大多数集 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集中”前少了 “绝大多 数”。B.因果混乱,由材料二原文表述“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 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可知,红楼梦“在 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到达了高峰”是因为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D. “红楼梦的作者 不喜欢妙玉”的说法不对,原文是“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 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应选:Co(2) D. “这表
9、达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说法错误,“宝玉顺从的性格”于文无据, 并且也不符合小说中塑造的宝玉叛逆的形象特征。(3) B.材料二原文是“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 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是红楼梦风行世界的表现,不 是原因。(4)材料二关于红楼梦的要点有:“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 的重视与喜爱” “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歹匕、亡、血) 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到达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 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从内容、特点、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了红楼梦 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依据以上内
10、容概括,注意不超过70个字。另外注意题干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所以应该用“红楼梦是一部的中国古典小说” 句式表达。(5)从林语堂的思想取向角度概括,可依据原文“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 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 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从探春的表现角度概括,可依据原文“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 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 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答案:(1) C第12页,共25页(2) D(3) B(4)红楼梦是一部叙写了贾史王
11、薛四大封建家族兴衰的到达了艺术性、文学性和 思想性统一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古典小说。(5)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 限制的解放能力。探春聪明,大器,她极力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努力为自己的 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处事公正不徇私,展现出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探春 的形象符合林语堂的思想取向,探春是林语堂尊崇的生命典型。(1)此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 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 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2)此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12、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拟得 出正误。(3)此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 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此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 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5)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 然后概括。“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那么:(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69.【答案】C、A、(3)伍万
13、里:天真,倔强,易冲动,爱国,服从命令。伍千里:有责任,有担当,保护弟弟,严格遵守纪律。、(4)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 氛。与后文形成比照,突出了主题,是战士们在前方的英勇无畏才有后方的安静祥和。高 度赞扬了战士们的不畏牺牲,艰苦奋斗。表达了伍万里内心憧憬的未来,暗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战争会结束,大家都能过上安 静祥和的生活。【解析】1.(1) A. ”也表现出他好斗的性格”错误,这应该是他的方言,说明志愿军 来自五湖四海。B. “父母表现得比拟迟钝,也许是失去了大儿子后他们麻木得认命了 错误,父母已经 习惯了,并且这是儿子的任务。D. “他们在战场中都不会恐惧”错误,根据原文“战场的二次恐惧,书上
14、说的,像当新 兵的时候害怕,那感觉,一模一样”,可知,两人是恐惧的。应选C。2.(2) A. “火车上伍万里和老兵们产生了冲突,原因是旅途枯燥,老兵们觉得伍万里比 较稚嫩,逗他取乐”错误,这是为了能让伍万里清楚的知道打仗的危险,帮助他更快的 融入这个环境。应选Ao(3)伍万里:根据原文“什么时候发我的枪啊”,这里表达了伍万里天真的性格特点。根据原文“看什么看啊? ”“放开我。我干死他。”“老子不干了!你从头就不想让我 当兵!行,老子走”“余从戎捏着万里的领口推揉,挑衅地笑,看到万里生气,哟的一 声转身就跑,万里追打他”,这些关于伍万里的描写,表达了他的倔强,易冲动的性格。 根据原文“伍万里似有
15、所动,不再提退伍之事,笔直站立直到深夜”,伍万里的动作描 写,表达了他内心深处想为国效力的冲劲。根据原文“(接过枪,乐)连长让我站到天亮,还没到时间呢”,表现伍万里服从命令 的性格特点。伍千里:根据原文“我听下河滩的陈跛子说,政府给咱分了两亩三分地?四七年,我们打蒙阴, 我在那儿看见一房子,硬山搁顶,两进院,那檐子底下,能住五窝燕子。咱家世世代代, 在这水上漂着,等把那房子盖起来,看这十里八乡咋看咱家?(说完数钱,给母亲)妈, 这是我津贴,咱明年二月二开工,立冬就能完活。等我再回来,给老三好好说个媳 妇” “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第14页,共25
16、页 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这一段描写,表达了伍千里是一个有 责任有担当的人。根据原文“(耳语)他叫伍万里。.您教教他。雷睢生:这仗就要打起来了,我怎么教 啊?千里:您怎么教我的就怎么教他,(低声)教他怎么活下去,哥”,这一段与雷爹 的对话,表达了他对弟弟的保护之心。根据原文“不用再说!该记得住的时候一定记得住!伍万里,你害怕老兵们不接受你,我 给你说,到了战场上,一个蛋被从外面破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 (顿一顿)没准是只鹰!(环顾四方)我宣布,伍万里同志,无组织无纪律,原定授枪 仪式,取消,解散!”,这一段训斥伍万里的话,表达了他严格遵守纪律的同时,包含
17、 着对弟弟浓浓的关爱之情。3.(4)根据原文“浙江湖州,渔火点点,橹声咿呀,一片宁静祥和”,与后文“妈, 不打仗了,没仗打了!”相对应,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与后文“水乡船上,伍千里抱伍百里骨灰上” “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 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 身”“敌人的后方,就是我军的前沿。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换来了我军的小伤亡。伤 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懂了吗?你现在是第七穿插连,第677名战士。你会说, 哪有那么多人啊,这个车厢,不就是100多来人吗?我们是把七连一直以来牺牲的、退 伍的战士,全加在一起”,形成比照,突出主题,
18、是战士们在前方的英勇无畏才有后方 的安静祥和。高度赞扬了战士们的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根据原文“浙江湖州,渔火点点,橹声咿呀,一片宁静祥和”,与后文“我听下河滩 的陈跛子说,政府给咱分了两亩三分地?四七年,我们打蒙阴,我在那儿看见一房子, 硬山搁顶,两进院,那檐子底下,能住五窝燕子。咱家世世代代,在这水上漂着,等把 那房子盖起来,看这十里八乡咋看咱家? ”,这两处的描写其实表达的是伍万里内心憧 憬的未来,暗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战争会结束,大家都能过上安静祥和的生活。1014,【答案】D、C、C、【解析】(1)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句意完整,“魏尚为云中守”是主谓宾结构, 作“闻”的宾语,“云中
19、守”后停顿;“其”为下一句的主语。排除AC两项。“远避” 作“匈奴”的谓语,“不近”作谓语,承前共用主语“匈奴”,“不”前断开,排除B 项。应选D。句意: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稿赏土 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 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应选:Do(2) C “代指军人”错。尺籍伍符,代指的是军规。应选:Co(3) C.“威慑东胡”错。文中画曲线局部说“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军市租尽以飨 土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由 此可知,魏尚厚待军吏,威慑的是“匈奴”,而非
20、“东胡”。应选:Co(4)“让”,责备;“奈何”,为什么;“谢”,谢罪;“间处”,私处、隐秘处。 句意:过了很久,(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下 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乃”,竟然;“卒”,最终;“是以”,因此;“为所”,表被动;“禽 通“擒”;“北”,败逃。句意:赵王迁即位,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 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逃,被秦俘虏消灭。(5)原文第二段提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网以内者,寡人制 之;间以外者,将军制之”,冯唐这是在委婉暗示文帝对待将帅做不到“跪而推毂”。 原文第二段提到“
21、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冯唐认为文帝不会把 军功爵赏权完全交给将帅。原文第二段提到“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冯唐认为汉文帝法令 严明,赏轻罚重。答案:(1) D(2) C(3) C(4)过了很久,(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 下告诉我吗? ”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第16页,共25页赵王迁即位,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 士兵溃逃,被秦俘虏消灭。(5)冯唐认为文帝对待将帅做不到“跪而推毂”。冯唐认为文帝不会把军功爵赏 权完
22、全交给将帅。冯唐认为汉文帝法令严明,赏轻罚重。参考译文:冯唐,他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 奉汉文帝。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屡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 讲述了他在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银鹿之战时的李齐。 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 ”冯唐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 说:“凭什么这样说呢? ”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 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 为人。”汉文帝听过廉颇、李牧的为人,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
23、、 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 ”冯唐说:“臣诚惶 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 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 我吗? ”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杀死北地都尉孙印。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 于又一次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回答说:“我听说 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 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高级中学 期中 语文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