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 语文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7.古诗三首 课型 阅读 主备 费海燕 教材、学情分析 古诗三首一课由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雨后望洞庭三首诗组成,描绘的都是祖国山河的美妙,赞美大自然的奇妙壮美。望天门山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头两句描写山川气概。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奇妙壮美,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望洞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全景由面到点,点面结合。从月夜遥望角度进行视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方,描写了秋天月夜的洞庭美景,抒发了作者酷爱大自然
2、的思想感情。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观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实力不是很好,而且“观赏意境“的训练在很多老师的教学中也经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望天门山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育实力,又为本课其次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3、 1.相识“亦、宜”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断、楚”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抓住关键词体会诗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诗句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思。 课前打算 课件及相关素材、搜集已学山水诗等。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关注要素 同学们,我们宏大的祖国幅员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观赏到漂亮的景色。今日起,我们要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4、“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我们先翻到书目,看看本单元共有哪几篇课文?都和什么有关。(课文都和祖国的壮美河山有关。齐读人文导语: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的土地,我爱你壮丽的山河。今日这节课,我们走进古诗中的壮美山河。二、通读诗题,理解题意 1.出示三首古诗诗题: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2.读好题目,联系注释说说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些壮美山河,分别在哪里。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合称。“望”是什么意思呢?(向远处看。)之前学过望庐山瀑布的“望”是一个意思。 西湖:从哪里看出来的?“饮湖上”的“湖”就是西湖。就是在西湖的船上饮酒。当时天气怎么样?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
5、今湖南省北部。 3. 小结:借助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展示图片)望见这一幕,写下了这首千古七言绝句望天门山。2.自由读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师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4.指导读出节奏,并且声断气连。 四、精读古诗,进入诗境 1.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假如说望天门山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景物呢?再去读读,边读边圈出诗中写景物的词语。 2.全班沟通:“天门、楚江、碧波、青山、孤帆、日” 。 3.咱们一起读读这些景物词。这些词让你想到了哪些颜色? 4.寥寥数词,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的美。李白作为诗
6、仙的宏大之处还在于能让这些景物在我们的眼前动起来呢!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或词感受到景物在动呢?请你默读古诗,用“”画出关键字词。 全班沟通 :“中断”“开”“东流”“回”“出”“来” 5.这些动词让这幅画活起来了!请带上自己的理解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利用字理识字理解“断” 相机板书:天门 中断 楚江 开 那这把锐利的斧头是什么?(楚江) 抓住“断”“开”让学生感受浩荡江水的威力。(抽生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6.楚江水虽然波涛汹涌,似乎将天门山劈成两半,可天门山也不甘示弱。哪句诗体现出来了 出示诗句:“碧波东流至此回”。 哪个字最能体现山的险峻不行侵扰? 师:通过,我找到了“回”的三种说明,
7、你认为古诗中应当是哪一种说明? 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回”字就是回旋,变更方向。 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变更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 (秀丽雄奇) 7.指导朗读。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概,师生合作朗读,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字。 8.豪情万丈的诗人乘着小船越走越近,这时,他看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板书:青山 出) 9.什么叫“相对”?假如这是一条楚江,(指中间巷道,手势动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这座青山相对的是哪座?(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两座山原来是静止的,可李白为什么感觉它们会相对着走出来呢?李白在
8、哪儿?(船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比如乘车坐船时候,两旁的景物现象帮助理解“相对出”。 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好像正张开双臂迎接李白呢!读两岸青山相对出。有青山的热忱相接,你瞧孤帆一片日边来。 (板书:孤帆 来) 孤孤寂单的一只小船从太阳边而来,渐行渐近,渐行渐近咱们再来读读。师:这一“出”一“来”,画面动起来了。看,青山张开了热忱的双臂,孤帆直奔自己而来,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生:激烈 愉悦) 10.假如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主子。激烈的李白可能会对迎接他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预设:啊,天门山,我最终见到了你的姿态!天门山,你真美啊!天门山,我的好挚友,感谢你的迎接
9、!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 这青山,这白帆,在李白眼中,是多么好客啊!齐读。 11.指导朗读。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假如在一般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烈万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PPT:李白年轻时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为了早日实现志向,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他来到天门山,看到眼前宏伟险峻的山、翻滚回旋的水,想到自己的志向很快就会实现,不禁激烈万分。) 生齐读古诗。 高高的山,汹涌澎湃的水正如李白远大的志向,广袤的胸怀!再读。 配乐读。 12.观赏古诗新唱。 13.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把古诗背给同桌听。 五、领悟写法,拓展延长 在李白眼里,山山
10、水水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就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将自己的感情寄寓在这山水景物中,借着山水景物抒发自己对天门山的酷爱,(板书:酷爱)这叫“借景抒情”。 李白在许多诗中都运用了这样的写法,比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我们在今后的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六、 指导书写,作业布置。 1.出示生字:断 楚 至 孤 帆 2.指导书写。“断”的笔顺,“楚”利用熟字“蛋”。 3.师作示范布置学生回家默写望天门山。 4.作画配诗,制作“我的山水诗画册”。 其次课时 一、 看图背诗,导入课题 1.看图背诗,激趣温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17 古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