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情况汇总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情况汇总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情况汇总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情况汇总表推荐单位:(盖章)年一月0注:基地类型一栏请填写各类别对应的字母编号:A.科技场馆类,B.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C.“三农” 类,D.企业类,E.自然资源类,F.其他类。序号基地名称通讯地址联系人联系人 手机号基地特色基地类型 (字母)内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传媒出版机构、网络新媒体传播机构和 企业等。第三条 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 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局部,享有 开展科普活动的权利,享受国家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 惠政策。第二章创立与认定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创立与认定工作,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为目标
2、,旨在组织、鼓励 各类机构参与科普活动,按照新开展阶段科普高质量开展的要 求,依托各地域和各领域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资源要素,通 过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全社会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 质量。第五条 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由省科协、省社科联、省科 技厅和省教育厅(前述四部门简称“认定单位”)联合认定。由 省科协会同省社科联、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制定认定方法,协 调解决认定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 认定与管理办公室”)由省科协、省社科联、省科技厅和省教育 厅相关业务处室联合组成,设在省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负责 协调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相关工作。在省认
3、定与管理办公室统一指导下,自然科学类科普教育 基地申请受理、资格审查、评审组织以及年度考评等日常工作, 由省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负责。社会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申请 受理、资格审查、评审组织以及年度考评等日常工作,由省社科 联社科普及部负责。第六条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并已获得省全民科 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成员 单位、省级学会或设区市科协、社科联认定与命名的本地区、本 部门相关科普教育基地,均可自愿按照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认定申请条件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认 定申请条件(以下简称认定申请条件,后附)开展创立工 作,并适时在自然科学类或社会科学类科普教
4、育基地中择一申 请认定。对局部未获得上款所确定的下一层级科普教育基地认定, 但科普教育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力大,且符合认定申请条件 的基地,可由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社科 普及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级学会或设区市科协、社科联, 在自然科学类或社会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中择一推荐并申请认 定。第七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由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级 学会或设区市科协、社科联五类单位负责推荐。推荐单位负责 组织发动、指导具备一定条件的机构开展省科普教育基地创立 工作,按照认定申请条件推荐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认定申 请。第八条申请认定程序(一
5、)推荐。申请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的机构可任选省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 议成员单位、省级学会、设区市科协、社科联等五类推荐单位中 的一家提交申请,经推荐单位审核推荐后方可参评。每个推荐 单位按照推荐名额和认定申请条件对申报单位进行遴选,确 定推荐顺序。(二)初评。省认定与管理办公室依据认定申请条件对 被推荐的申报单位(机构)情况进行初评。评审期间对申报单位 (机构)实地抽查。(三)终评。省认定与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提出 拟认定名单。(四)公示和命名。拟认定名单经“认定单位”审定和社会 公示无异议后,自然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命名“江苏省科 普教育基地”
6、,社会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命名为“江苏省科 普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联合颁发牌匾。第三章管理与服务第九条“认定单位”对省科普教育基地负有业务指导的 职责和督查权利,各基地应自觉接受推荐单位和“认定单位”工 作指导与考核评估。第十条省科普教育基地上级部门应加强对其管理与服 务。各级科协、社科联、科技局和教育局要对各科普教育基地改 善工作条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给予积极支持。第十一条为加强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提高基地科普服 务能力,促进基地可持续高质量开展,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与 考核评估制度。考评结果“优秀”的基地优先推荐参评全国科普 教育基地。自然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认定工作每年进
7、行一次, 有效期限为5年,到期后原认定资格自动失效,需重新申报。 基地实行中期考评,认定命名有效期内的第三年进行,考评结 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优秀”比例原那么 上不超过20%,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考评结果“不合格”的 基地不得参与下一批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申请。社会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每4年组织一次申报认定和复评 考核,通过复评后取得继续认定命名资格。在复评考核期内,省 社科联每年从基地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普及活动开展和 社会普及成效等方面,对25%的省级基地建设进行调研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优秀”比 例原那么上不超过20%o考
8、评结果“不合格”的基地不得参与下 一批次江苏省社会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申请。第十二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认定 单位可在有效期内撤销其“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或“江苏省科 普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认定命名:(一)单位(机构)严重违法违纪、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或造 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二)宣传邪教、封建迷信,从事反科学、伪科学活动;(三)不具备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创立、认定基本条件或不 能履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职责;(四)不参加考评或考评不合格的。第四章附 那么第十三条 各设区市、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 本方法开展本级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第十四条本方法由“省认定与管
9、理办公室”负责解释,本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 试行方法(苏科协发2015) 179号)、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方法(苏社联发2019) 36号)同时废止。附件:1.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申请条件2,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认定 申请条件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申请条件一、基本条件(一)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法人单位,或以法人单位为依托 的内设(下属)机构。(二)具有明确的科普服务宗旨、开放服务和平安管理等制 度。(三)具备开展科普公共服务的室内外场所条件,积极开展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 精神,培育公众创新思维
10、和能力,积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 的社会气氛。(四)每年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江苏省科普宣传 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以及当地科协、科 技部门组织的大型科普活动时,能够免费对公众开放,积极参 加科普活动2次以上,每年地市级以上媒体有宣传报道科普工 作信息。(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 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六)有稳定的科普经费投入或专项科普经费。资金应列入 该单位年度财务预算并实行专款专用,确保科普教育工作正常 运行。(七)有较稳定的专兼职科技志愿者队伍,能够开展经常性 科技志愿服务。(A)原那么上已持续提供科普公共服务满
11、三年。二、基本分类和相应条件(一)科技场馆类1.设施条件(1)综合性科技馆用于科普展教活动的室内展厅总面积不 小于1000平方米;专业科技馆用于科普展教活动的室内展厅总 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2)科普展教设施设备形式多样,包括展品、展板、说明 牌等基本展教设施,以及多媒体、数字化、互动体验类展教设备 等,并根据科技前沿开展和社会热点定期更新扩展内容。2.科普服务(1)常年对公众开放,每年开放天数综合性科技馆不少于 240天,专业科技馆不少于220天。年接待参观人数综合性科技 馆不少于5万人次,专业科技馆不少于1万人次。(2)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 动。每年地市级以上
12、媒体宣传报道科普工作信息3次以上。(3)针对热点科技问题组织公众科普报告、科学家科普讲 坛等活动每年不少于8次。(4)以场馆特色科普资源为基础,举办青少年科技夏(冬) 令营,或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学、社会实践等青少年科普活动每 年不少于5次。(5)每年开展中小学教师科技培训或研修实践活动不少于 2次。(6)利用新技术手段提供互动讲解或线上虚拟展示等服 务。(7)建有专门的科普网站,科普教育网站内容应做到及时 更新,每月更新不低于3-5篇文稿或图片。通过各种媒介持续传 播科普图文、视频、书籍、课程、展教器具等,具有一批质量好、 传播广的优质原创科普资源。3.人员保障(1)配备不少于5名的专职科技辅导
13、员或讲解员,并建立 长期稳定的科技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100人以上。(2)每年开展专职科普人员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兼职科 普人员业务交流或培训不少于1次。(二)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1.设施条件(1)具有公共科普服务功能的区域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2)科普设施设备形式多样,包括展品、展板、说明牌以 及多媒体等,并根据本单位最新科研、重大科技工程成果、国内 外科技前沿开展以及经典科学技术知识,及时更新扩展内容。2 .科普服务(1)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本单位科教资源,能够提供团队 预约科普服务(包括外出服务)全年开放在110天以上,年接 待参观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2)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及时
14、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大力弘 扬科学家精神。每年开展3次以上重大科普活动。每年市级以 上媒体宣传报道科普工作信息2次以上。(3)以本单位特色优势科技资源为基础,举办青少年科技 夏(冬)令营或承接科普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4)每年开展中小学教师科技培训或研修实践活动不少于 1次。(5)利用本单位特色优质科教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高质 量原创科普图文、视频、书籍、课程等科普资源,并利用各种媒 体广为传播。3 .人员保障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申报单位(公章):推荐单位(公章):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4月(1)有公共科普服务联络人或负责人,参与本基地科普工 作的科研人员不少于15人。
15、(2)每年开展专兼职科普人员业务交流或培训不少于1次。(三)“三农”类.设施条件(1)具有公共科普服务功能的区域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 米。(2)科普设施设备形式多样,包括展品、展板、说明牌等, 并根据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前沿开展和相关社会热点 及时更新扩展内容。1 .科普服务(1)每年实际服务公众天数不少于50天,能提供团队预 约科普服务(包括外出服务)。(2)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弘扬劳 动精神,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推广普及农业科 研成果,培育健康文明乡风,培养农民群众文明生活、科学生产 和科学经营能力。(3)开展进乡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动。开展针对
16、欠发 达地区农民群众的科普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4)每年承接青少年农业实践(实习)等活动不少于2次。(5)制作并传播高质量农业科技、农耕文化、农民生活、 农村环境相关的科普图文、视频、书籍、课程等科普资源。2 .人员保障(1)有公共科普服务联络人或负责人,专兼职科普人员不 少于10人。(2)每年开展专兼职科普人员业务交流或培训不少于1次。(四)企业类.设施条件(1)具有公共科普服务功能的室内区域面积(不含厂房) 应不少于400平方米。(2)科普设施设备形式多样,包括互动体验设备、展品、 展板、说明牌、多媒体等,并根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企业或行 业装备和技术升级迭代历史,及时更新扩展展教内容。1
17、 .科普服务(1)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本单位科教资源,能够提供团队 预约科普服务(包括外出服务)。企业生产线年开放日应不少于 50天,企业室内科技展厅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50天。企业年 接待公众参观人数应不少于8000人。(2)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 神,展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场景、推广现代化生产技术与工艺,传播先进的管理思想,展示工业遗产文化,营造劳动光荣的 社会风气、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气氛。(3)以本单位特色优势科技资源为基础,承接大学生专业 实习、中小学学生职业体验、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每年不少于 3次。(4)每年承接职业教育教师、中小学教师科技培训
18、或研修 实践不少于1次。(5)围绕行业和企业创新成果、科技前沿,制作并传播高 质量的科普图文、视频、书籍、课程等原创科普资源。2 .人员保障(1)配有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并配备规范的讲解词。 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志愿者队伍,人数不少于10人。(2)每年开展专兼职科普人员业务交流或培训不少于1次。(五)自然资源类.设施条件(1)科普展示面积在9000平方米以上,并备有开展科普 活动所需的演示设施设备等。(2)科普展教设施设备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展品、展 板、专业说明牌、多媒体等。结合本单位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季 节变化等及时更新扩展科普内容。1 .科普服务(1)常年对公众开放,年开放天数不少于3
19、00天,受气候 等外在因素影响的基地可酌量减少。每年接待观众不少于6万 人次。(2)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促进公 众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保护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3)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 动。每年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科普工作信息3次以上。(4)以本单位特色科普资源为基础,组织青少年科技夏 (冬)令营,或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每年不少 于5次。(5)开展中小学教师科技培训或研修实践活动不少于1次。(6)有专门的公共服务网站或自媒体宣传平台,其内容要 做到及时更新,每月更新不低于3-5篇文稿或图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科普 教育 基地 申报 情况 汇总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