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收看民法典公开课学习心得以及总结2023.doc
《2023收看民法典公开课学习心得以及总结20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收看民法典公开课学习心得以及总结2023.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收看民法典公开课学习心得以及总结2022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收看民法典公开课学习心得以及总结5篇,!民法典公开课心得12022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此,我们迈入民法典时代。新编纂的民法典包括总那么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七编。民法典是对过去民事单行法以及司法解释的传承继受和创新开展,一些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也表达在民法典中。民法典的变化还表达在,基于立法严谨性的技术要求,对过去民事单行法和司法解释中表述不够清楚或者不够准确的规定进展了非本质性修正;基于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对其局部内容进展了本质性修
2、改。非本质性修正主要包括概念使用与语言表述的改变,局部法律条文中个别词语的改变,句子前后标点符号的改变等。作为我们法律人,不但要关注民法典中的本质性修改,还要关注非本质性修正。下面就民法典中的局部非本质性修正谈几点学习心得:民法典对过去民事单行法和司法解释局部法律条文中的“要求”一词修改为“恳求”。立法机关之所以把“要求”一词修改为“恳求”一词,这说明“要求”和“恳求”二词的含义肯定不一样,二者有细微的差异。“要求”是指提出详细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而“恳求”是指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恳求”含有处于被动地位的意思,希望别人能按自己的意思办。而“要求”是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带有命令似
3、的口吻。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除了通过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用“恳求”一词外,立法机关用的都是“要求”一词。看来,在立法者眼里,家事是可以天经地义的“要求”。除了家事外,要么“要求”,要么“恳求”。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民法典继承编中,“恳求”一词只出现了一次,“要求”一词一次也没有出现。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个别语句的表述进展了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约定的违约
4、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恳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恳求予以适当减少”。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的“当事人可以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只是表达了当事人有恳求的权利,至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当事人的恳求这层意思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中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恳求”就表达出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恳求可以支持也可以不支持这层意思来。这前后的变化表达了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表述的更清楚。以上摘出的只是民法典非本质性修正中的一小局部,个人的理解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
5、。民法典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先理解吃透民法典后再运用到实务中去,在实务中成熟运用民法典也需要一个过程。民法典公开课心得2经过党支部党课的学习,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考虑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人民利益至上,举起法律武器维护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表达在经济社会开展各个环节。民法典增强了民事权利种类,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利,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那么,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实在维护了广阔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进人民福祉。公平正义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6、的前提。新时代下,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然对公平正义有更好层次的需求。要顺应人民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民法典确立了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关民事法律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实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广阔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让民法典的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标准。这部具有着中国特色、表达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志的民法典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奋斗征程上树起又一座法制丰碑。民法典公开课心得3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
7、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才能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在这部七编,84章,1260条的民法典中,处处彰显着对“人”的深层次关切。可以说,民法典中的每个条款都是民本情怀的生动映照,字里行间都书写着“接地气”的关心,是一部彰显“人民至上”理念的人民法典。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格平等是关键。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宗旨。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平等”与“保护”贯穿法典始终。在体例上将人身关系置于财产关系之前,表达了“祖先后物”的立法精神。法典单列了人格权编,广泛确认公民享有的各项人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收看 民法典 公开 学习心得 以及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