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经典的固有教法.docx
《中华文化经典的固有教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经典的固有教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文化经典的固有教法2017年版课标与中华文化经典教学 杨邦俊作者简介:杨邦俊,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原发信息:中学语文(武汉)2018年第20184上期第3-6页内容提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中华传统文化 经典纳入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在语文课程中有效推进中 华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开展成为语文教学着力探究的问题, 文章通过梳理解阅读方法与学习之道,试图对中华文化经 典教学有所助益。关键词:中华文化经典/2017年版课标/教学方法期刊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8期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纳入重要
2、的教学内容,从课 程理念的界定,到学习任务群的设置,乃至教材篇目的推荐,都表达了以 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底的要旨。中华文化经典走进教材以后,应该怎样施教?语文课程怎样才能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开展呢?我们在对中国象鲜明,意境优美,读了这样的诗,真让人羡慕先民的生活。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读懂诗歌,获得审美的愉悦,是诗经教学的主要目 标。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在我国古代很长时期,诗经是作为儒家 经典而存在的。以关雎而论,固然是一首爱情诗,但它同时又是诗 经国风周南的第一篇。唐代经学家陆德明经典释文说:周者, 代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岐山之阳。南者,周之德化自岐阳而先 坡南方,言文王之道被于南
3、国是也。这个解释告诉我们,孔子编订后的 诗经,已不再是单纯的诗歌,而是借助诗歌形式教化天下民众的儒家 经典。所以,汉代经学家毛亨认为:关雎是写后妃美德的诗,是诗 经十五国风的起始,可以用来教化乡村百姓,也可以用以教导诸侯邦 国。窈窕淑女,德配君子;贤良美才,辅佐国君。家庭和睦,国家安 宁,人民幸福,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治国安邦的根本,也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精髓。这些也应该教给学生。最后,诗经在古代是配乐演唱 的,时人通过咏唱诗歌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接受文化熏陶。今天诗 经教学,仍然要借鉴古代的经验,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如果能够配乐演 唱那么更好。2017年版课标推荐静女无衣等篇目,我们认为 还可
4、以把阅读面放得宽广一些,充分发挥诗经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和 教化作用。4.离骚的读法自从屈原赋离骚,南国宗之,名章继作,通号楚辞,开启了 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对离骚的评价很高,认为学诗不从离骚开始,那么为浅陋,历代教材也多收此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借鉴意义。(1)通文本,辨方言。离骚 用楚地方言创作,文中含有大量方言词汇,要读懂作品,先要过语言文字 关。因此,古代有很多学者为离骚作注和撰写章句,如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北宋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 清初王夫之的楚辞通释都对离骚有详细解说,今天,我们备课中 翻翻这些书,对教学很有裨益。(2 )赏风格,玩诗
5、味。古人认为,屈原 的离骚具有诗经国风言情但不过分、小雅讽上但不作乱 的特征,很好地继承了诗经的风格,并有创新。诗歌寓情草木,托意 男女,用云霓来譬比奸牙隧佞的小人,用香草美人来喻指自己的政治理 想,比兴手法运用得非常高明,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到达很高的艺 术成就。只有引导学生仔细玩赏,方能体会其中的诗味。(3 )观人品, 赏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楚国广阔美好的山河,孕育了一代伟大的作家。屈原惊人的才华,豪壮的 志气,浓烈的情怀,又创造了伟大的诗作。欣赏离骚,最终是要欣赏 屈原,欣赏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4 )察旨本,观政治。离骚中跌宕神怪的内容,怨怨激发的
6、感情,缱绻恻怛的至意,都是 为了表达作者忠君爱国的诚心。阅读楚辞最终要知本见底。楚 辞的气概压倒古人,文辞超越后学,华采使人惊奇,艳丽使人叹绝。2017版课标仍然保存了离骚(节选),我们要把这篇传统课文古代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一些固有教法, 试图为这类课文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一、中华文化经典教学的基本方法章太炎先生晚年在苏州开讲国学,总结我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经验, 提出国学经典阅读的五种基本方法,我们认为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当今语文 课程中的中华文化经典教学。1 .辨书籍真伪2017年版课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要求选择 中华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7、进行精读。中华 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又指出:要选读表达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代 表作品,参阅相关的研究论著,确定专题,进行研讨。”怎样才能保证这 些任务的落实,并收到实效呢?首先要选准阅读的经典及其参考论著。章 太炎先生说:四部的中间,除了集部很少假的,其余经、史、子三部都 包含着很多的伪书,而以子部为尤多。近代以来,关于传统文化解读的 论著更是浩如烟海,其中有很多粗制滥造的作品。如果不加筛选,以假为 真,就会把学生引向迷途,就会玷污真正优秀的中华文化。因此,我们对 古籍的真伪要慎重甄别,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原著和参考书籍。2 .通小学通俗地讲,古代的小学就是语言文字之学。阅读古代典籍,章太
8、炎先 生认为:一是要通音韵。古人用字,常同音相通,同源相转,如孔和空,老和考,但是这些同音字在当今读音已大不相同,这就 给今人的解读带来很大困难。所以阅读古文,要懂得一点语音学常识,大 致“知道某字即某字之转讹。二是要明训诂。古人解释某字为某义,后 人又转为他义,有一套训诂的方法。如示故训为:从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意思是:示的字义,取自上天垂象, 见吉凶,所以有示人之意,后又引申为神事。知其源流,理解才能透 彻。三是要辨形体。近代以来的字(特别是简化字),字形有了很大的变 化,其中象形成分,与篆文的写法已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阅读古籍时要弄 清一些关键字的本体,知道它们原初的写法,帮助分
9、析字义,读懂原著。2017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 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语文的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文字之学 才是真正的语文之学,可惜以往对此教得很少,亟待回归本体。3 .明地理要读懂史记一类的中华文化典籍,一定要有一些地理知识。一是 要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山脉和河流,梳理它们古今名称的变化及其对应关 系;二是要了解历代郡县建置沿革方面的知识。不明白地理,读中华经典 对文中的地名臆测的就多,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就难免出现错讹。例 如,苏轼就曾把黄州赤壁误作三国时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尽管写出了念 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杰作,但也不能抹去他对历史地名误解的事实。此 外,我
10、国幅员辽阔,地名相同的很多,相互混淆,如果纠缠不清,就会出 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影响到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如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一事,泸水,当指今金沙江,真正的渡所应在现在四川 宁远一带。后人因为唐朝在四川设泸州,就以为当年诸葛亮渡泸在泸州, 实那么谬之千里。2017年版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语言的积累、梳理 与探究,要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就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4 .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修德养性。修什么样的德, 养什么样的性?需要认真对待。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开展,基本的人伦关 系,人之为人的本性可能不会变化,但是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道德标准和 风俗习惯那么会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化 经典 固有 教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