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服务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卫生服务研究01卫生服务研究概述一、卫生服务研究的一、卫生服务研究的的与意义在当今卫生服务领域中,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3个问题:一是提高卫生 服务的普及程度和居民接受卫生服务的能力;二是控制医药费用,提高 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改进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健 康和生活质量。认真研究这3个问题对妥善结局居民看病贵、看病难” 问题、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可持续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上,保证公平、提高效益、改善质量是也是卫生服务研究的永恒主 题。卫生服务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组织卫生事业,以有限的卫生 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和生活质量,改善
2、社会会卫生状况。二、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我国开展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1981年,中美两国科技人员在科技合作工程对上海县卫生服务状况进行描述性综合研究。03卫生服务资源卫生人力、经费、设施、装备、药品、信息、知识和技术是卫生资源的 重要组成局部。一、卫生人力卫生人力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在卫生系统工作、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 包括已在卫生部门工作和正在接受规范化医学教育和培训的人员。1 .数量.结构2 .分布.卫生人力规划(1)卫生人力需要量预测方法有:健康需要法;健康需求法;服务目标法;人口比 值法(2)卫生人力供给量包括现有卫生人力拥有量、未来卫生人力增加量及流失量3个局部。(3)卫生人力
3、管理 包括制订卫生人力管理政策和规范;调节卫生人力需要或需求; 卫生人力的监督和指导;卫生人力的激励;卫生人力的使用和评价 等。二、卫生费用狭义的卫生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通常所致的卫生费用是指狭义的卫生费用。1 .卫生费用来源我国卫生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和个人。2 .卫生费用分类卫生费用可分为直接卫生费用和间接卫生费用。直接卫生费用是指利用卫生服务而支付的费用,包括病人就诊支付的各 种服务费、化验费、药费及材料费等;间接卫生费用包括因病误工的工 资、车旅费、营养费、照顾病人的误工工资等。3 .卫生费用评价指标(1)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2 )人均
4、卫生费用(3)政府财政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4)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5)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6)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7 )医疗、预防保健的比例04卫生服务综合评价一、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概述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是卫生规划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项社 会性、政策性、连续性很强的系统工作。对于一项完整的卫生服务评价,在工程实施前,首先应做社区需求诊断 与计划评价,即评价工程是否符合卫生改革与开展的社会需要,制定的 计划目标和指标是否切合实际,实施时可能遇到的障碍,是否具备实施 的主、客观条件等。在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要做进展评价,即评价工作进程是否按预定的 实施方案执行,检查计
5、划目标和指标完成的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即相 应的改进对策和措施等。在工程实施结束阶段,要做结果评价,即通过比拟实施前后结果的变化, 评价工程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内容的特征.适宜程度1 .足够程度.进度2 .效率.效果6影响三、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原那么1 .重要性和实用性.有效性2 .特异性.敏感性3 .代表性.可靠性4 .可获得性、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WHO提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综合评价模式。(如表所示)表9 5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高需要低需要卫生服务利用高资源低资源高资源低资源高A型(平衡型)B型E型F型资源分配适宜资源利用率高过度利用资源利用率高低C型一D型G
6、型H型(平衡型)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投入低资源投入过度其基本思路是将人群健康需要、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资源3个方面有机 联系起来,以人群健康需要量、卫生服务利用量和卫生资源投入量3类 指标的平均数作为划分高低的标准,组成8种组合,以此对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卫生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卫生服务开展规划、合理配 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本次笔记对照社会医学第五版第九章一、二、三、四节内容。上海县卫生服务研究开创了我国卫生服务系统研究的先例,其研究经验 以及所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快速评估技术和方法,尤其是家庭健康询 问调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上海县卫生服务研究经验的迅速推广.卫生服
7、务研究范围、内容和对象的进一步拓展我国卫生服务研究范围从农村向城市,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地乃至 全国范围拓展;研究内容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向预防、保健、护理、康复 等领域拓展;研究对象从普通人群向特殊人群或弱势人群拓展。2 .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方法的拓展重复性或连续性的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方法已在国内一些卫生服务 研究工程中被采用。3 .多学科融合参与卫生服务研究格局的形成三、卫生服务研究的分类1 .卫生系统研究.卫生工作研究包括卫生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实施、监督、激励和评估等方面,可 分为工作开发研究和目标研究两类。2 .防治效果评价4行为医学研究、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
8、1 .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2 .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3 .卫生服务效果评价五、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1 .描述性研究 目的在于说明卫生服务或健康事件在人群中分布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1)考察卫生服务开展的变动规律,预测卫生事业开展的趋势。(2)比拟不同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状况及水平。(3)分门别类地研究卫生事业的特点,评价卫生服务地效益及效果。2 .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以社区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地对象,考察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治地效果。3 .数学模型方法.系统分析法4 .综合评价法WHO于1976年提出了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
9、式,即通过人群健康状况、 医疗需要量、卫生资源、卫生服务利用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评价卫生 服务的效益和效果,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5 .投入产出分析法.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卫生服务研究中,常规卫生信息登记报告系统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 性的健康询问抽样调查是两种重要而又互补的收集资料的方法。通常将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划分为一次性横断面调查、重复性横断面 调查和连续性横断面调查。02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重要口)一、基本概念1 .卫生服务要求反映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保妥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 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可以从两方面来表达
10、:一是公众对政府卫生与健康 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希望、要求和建议等;二是可以在专门组织的健康询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 服务要求。2 .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 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 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 需要,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3 .卫生服务需求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 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4 .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即有效需求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 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二、卫
11、生服务需要的测量和分析卫生服务需要量是居民实际健康状况的客观反映,通常可以通过对人群 健康状况的测量与分析来判断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包括需要量的水平、 范围和类型等。目前常用疾病指标和死亡指标来反映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在死亡指标中,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是总和反映 社会开展水平、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敏感指标,因而常 用这3项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水平。反映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和疾病负担的指标主要由疾病发生的频率指 标和严重程度两类指标组成。通常需要通过调查方能得到。1 .疾病频率指标(1)两周患病率二调查前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
12、2 )慢性患病率二调查前半年内患慢性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3)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2 .疾病严重程度指标(1)两周卧病率二调查前两周内卧床人(次)勒调查人数*100%(2 )两周活动活动受限率二调查前两周内活动受限人(次)勒调查人 数 *100%(3 )两周休工(学)率二调查前两周内因病休工(学)人(次)数/调 查人数*100%(4 )两周患病天数二调查前两周内患病总天数/调查人数三、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与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常规卫生工作等级及报表。卫生服务利用可分为医疗服务(包括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预防保健 服务及康复服务利用等。1 .门诊服务利用(1)两周就诊率二调
13、查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2 )两周病人就诊率二调查前两周内病人就诊人(次)数/两周病人总 例数*100%(3 )两周病人未就诊率二调查前两周内病人未就诊人(次)初两周病 人总例数*100%.住院服务利用(1)住院率二调查前一年内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2 )人均住院天数二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次)数(3 )未住院率二需住院而未住院病人数;需住院病人数*100%.预防保健服务利用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等。一般采取卫生机构登记报告和家庭询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通 过比拟居民实际接受的服务与按计划目标应提供的服务两进行测量与 评价。四、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指标的应用.测算目标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利用量1 .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计算疾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五、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人口数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1 .社会经济因素.文化教育2 .卫生服务质量及设施.医疗保险3 .气候地理条件7彳亍为心理 8.婚姻与家庭
限制150内